英國家庭教育素有把餐桌當成課堂的傳統(tǒng)。從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父母就開始對其進行有形或無形的進餐教育,目的是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學會良好的進餐禮儀。我國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有食不言,寢不語的禮儀之語。
記者在采訪一些在餐桌禮儀教育方面有成功經驗的父母時,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那就是:在吃飯的時候,不要大聲喧嘩或敲打碗筷。長輩入座后,晚輩才可以入座。吃完后,要給長輩打招呼:我吃完了。然后才能離開。孩子如果要大小便,一定要悄悄地告訴媽媽,不要在大家面前大聲地說我要撒尿之類的不文明語。同時,吃飯時不要用手摳牙,如果塞了食物,要悄悄地告訴媽媽,請媽媽幫忙。大一點的孩子要學會使用牙簽,并用手捂住牙簽剔牙。
當你有一天發(fā)現孩子在餐桌上,伸長手在抓最愛吃的菜或嘴巴里塞滿了喜歡吃的飯菜;有時還旁若無人、口沫橫飛地大聲講話時,該對孩子怎么辦呢?下面是一些父母對孩子餐桌上的禮儀進行教育的成功經驗:
1、一起用餐。孩子與父母一道用餐的機會越多,越會學到應有的禮儀?!?
2、不要求快。在同一時期內有計劃的教會一個或兩個禮儀。
3、目標合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要盡量了解孩子的能力,對某個孩子有效的方法在其他孩子身上可能完全不管用,要注意年齡的差別?!?內容來自www.zhgax.com
4、要有彈性。如果你的孩子哪天很不對勁,就放松一下,延到第二天?!?
5、生動有趣。孩子想象豐富,都喜歡扮演生活中的人物,有時不妨擺設精美的餐點,邀請他們盛裝赴宴,教會他們舉止要與扮演的人物身份相稱?!?
6、經常操練。父母帶孩子到餐館用餐,在公眾場合讓孩子熟悉平時所學的禮儀?!?
7、正面教導。孩子對禁止他們做的事易生反感。與其在他們做錯事之后批評他們,不如事先告訴他 們應該怎么做?!?
8、善用機會。在節(jié)假日或節(jié)慶場合,抓住時機教導孩子穿著、餐飲及應對的原則?!?
9、解釋原因。在任何時侯都盡量向孩子解釋要遵守禮儀的原因,這樣做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自覺性?!?
10、樹立榜樣。教孩子向做得好的小朋友學習,也可借助錄像帶、書籍、圖片等進行教育。
相鄰博客
- 世界上最著名的六種教育法 [2009-08-06 00:16:00]
- 日本特殊的家庭“食物教育” [2009-08-06 00:17:00]
- 韓國人人注重的禮貌教育 [2009-08-08 00:00:00]
- 澳大利亞:讓孩子懂得名譽很重要 [2009-08-08 00:0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