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最要好的朋友和姐妹到加拿大去做為期四個月的交流學習,判每次纂文描述加拿大孩子的學習情況,鑿總能讓我感慨萬千,凧摘錄一二,判和大家一起探討:這樣的教育是你喜歡的嗎? |
參加畢業(yè)班聚會
應女主人的邀請,我們參加了她們學校六年級畢業(yè)前的一個聚會,要求:自愿參加,每人交6加元。我們也各交了6加元,帶著疑問,晚飯后就和她一起來到學校。
學校的體育館外已來了部分家長,陸續(xù)還有很多家長進來,有的是全家總動員,爺爺奶奶叔叔姑姑都來了。雖然人越來越多,但進來的每一位家長都自覺地在門口排隊,低聲地交談。
前面的隊伍開始慢慢地移動,我們跟著隊伍進入體育館。體育館中央擺了十幾張大桌子,正前方擺著一張長長的桌子,上面擺滿了甜點,據(jù)說這些甜點都是家長自愿做好了帶來的。在大廳的一角很多穿白色服裝的學生正在演奏各種樂器,一位老師坐在鋼琴邊指揮。
我們按照桌子上的名單坐定,一位老師致辭歡迎各位家長的光臨,對本次每位家長捐的6加元表示感謝。原來這次活動是捐助六年級學生出去旅游用的。是的,加拿大的學校經(jīng)常會搞一些家長助學活動,并請家長來做義務工。
開始吃甜點了,家長排著隊去領甜點。隊伍很長,但大家都不著急,邊聊天邊往前走。為我們分甜點的仍是家長志愿者,每個人都可以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甜點和飲料。坐在座位上,又有六年級的學生來為我們服務,送上喜歡的飲料,把吃過的盤子收回去。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一角的學生還在不斷地演奏,家長們在享受甜點、享受著音樂、享受著孩子們悉心地服務,我想每一位家長都非常開心,他們看著自己的孩子通過六年的學習真正地長大了,對他們在不久的將來進入高一級的學校充滿著信心和希望。
聚會在一個小時后就結束了,但縈繞在我心里的是中加學校的對比。育人不是急功近利的事,學校都是教育人的地方,但是怎樣育人卻是那么的不同。我看到這里的學生是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做人做事的教育,同時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家長自制的各種甜點非常精美
相鄰博客
- 我在意大利讀小學 [2010-05-17 13:44:00]
- 加拿大的小學(一)孩子的樂園 [2010-05-17 13:59:00]
- 中華家庭教育交流三群重要通知 [2010-07-07 15:37:00]
- 國外寶寶6大熱門EQ [2010-07-07 17:2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