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陸士楨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壞習慣就像堤壩上的蟻穴,姑息放縱得到的終將是整體的崩潰坍塌。家長要善于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就要從約束自己的行為開始,并采取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還要努后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摒除外界環(huán)境對孩子思想的污染。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給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首先就是家庭環(huán)境。中國有句俗話:“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备改傅纳盍晳T直接影響孩子的生活習慣,孩子的情感、是非、好壞、善惡和美丑等觀念都是在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中逐漸形成,父母最初及持續(xù)灌輸?shù)氖欠怯^念、善惡標準、待人接物原則和生活習慣等無疑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父母對孩子的習慣所形成的影響最早、最持久。因此,習慣更容易在家庭中以“遺傳”方式傳遞,傳遞的內(nèi)容其實就是父母的所作所為對孩子的影響。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言談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一位家長說:“對孩子的教育可以簡單到‘從自身做起’這樣一句話。”
如果父母的生活習慣很差,如看電視、睡懶覺、無休止地娛樂、東西亂放等等,這些都是直接影響培養(yǎng)孩子好習慣的不利因素。
孩子在未進學校之前,由于受父母的不良習慣的影響,也早已在無形中養(yǎng)成了不良的習慣,那么,就算學校的教育再好,收效也會大打折扣。因此,作為家長,要及時引導幫助孩子獲得對人對事的正確認知,幫助孩子解決所遇到的各種困惑和疑慮,確立孩子對良好習慣的認同并身體力行。同時,要堅持做到“教育孩子,首先教育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真正把“說教”變成“身教”,在潛移默化中,在細雨潤物中,把孩子的好習慣逐漸培養(yǎng)起來。只有這樣,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才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現(xiàn)實,孩子的美好人生也會由此起航。
要制止和消除孩子的不良行為,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父母還必須采取一定的方法,比如可以采取肯定與否定、獎勵與處罰、表揚與批評等手段。如果孩子做了好事,受到他人的贊揚,就會繼續(xù)做好事。如果沒有人表揚他的話,這種“做好事”的行動力可能就會慢慢消失。所以,在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中,父母要注重與孩子的行為方式密切互動。
有這樣兩位家長,一位長期出差在外,另一位則賦閑在家。她們對孩子好習慣的培養(yǎng)方式大相徑庭。那位出差在外的家長,因為孩子習慣了每天有人叫醒才起床,不得不定點給家里打電話完成“任務”,否則孩子很有可能上學遲到。而那位賦閑在家的家長,卻眼睜睜看著孩子在鬧鐘響過依然沉睡,一直睡到兩節(jié)課過后自然醒來,面對孩子的驚慌失措,這位家長平靜地告訴孩子:自己的問題就得靠自己解決。孩子雖然遲到了,但孩子從此再沒有將自己的事“分攤”給大人。
兩位家長,兩種愛的方式,到底哪一種是對孩子的真愛?相信我們都知道,那就是第二位家長的態(tài)度才是對孩子的真愛,但是,試問我們自己,我們給孩子的是哪一種愛呢?第二種嗎?好像不盡然。不同的教育方式自然會造就不同的習慣結(jié)果。
這種容忍、遷就、不作為的態(tài)度在一些家長看來是愛孩子,真的嗎?實際上是愛的誤區(qū),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家長一定要走出這種愛的誤區(qū)。
除此之外,還要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但我們也不要忽視了周圍的社會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懊夏溉w”的故事就足以給我們很好的啟示。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人,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很了不起的大思想家,大學問家。后人稱他為“亞圣”,僅次于孔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diào)皮,孟母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最初,他們住在墓地旁邊。有一次,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母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然后,孟母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母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于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母很滿意地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
“孟母三遷”說明孩子應該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周圍社會環(huán)境無疑也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起了很大的影響作用。從態(tài)度上來考慮一下,我們會為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而“擇善而居”嗎?
家長積極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策略和方法:
?。?)認清孩子不良習慣的根源,對癥下藥。父母要根據(jù)每個孩子的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2)在孩子的不良習慣剛剛形成或萌芽之際,父母就應及時予以糾正,不要等惡習難改時才引起重視。
?。?)讓孩子有意識地、認真地去回顧原先那些無意識的不良習慣,使他自己清楚地了解不良習慣的行為進程,增強對它的意識程度,降低其“自動化”程度,從而克服這些壞習慣。
(4)阻斷干擾孩子的信息,幫助孩子擺脫干擾、避免反復。
相鄰博客
- 用規(guī)則協(xié)助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轉(zhuǎn)) [2008-05-11 11:44:00]
- 良好習慣要從點滴抓起,從早期抓起(轉(zhuǎn)) [2008-05-11 11:48:00]
- 善于糾正孩子的壞習慣(轉(zhuǎn)) [2008-05-11 11:55:00]
- 不要人為地強化孩子的不良習慣(轉(zhuǎn)) [2008-05-11 11:5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