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zhì)禮儀
一、禮儀的涵義與特點
1)禮儀的涵義:我國是“禮儀之邦”。 奠基之作是“三禮”
2)禮儀的特點: 禮儀有以下五個特點: 一是普遍共同性 。古今中外,從個人到國家,禮儀無時不在,無處不存。禮儀是人類社會共同生活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行為規(guī)范,全體社會成員均離不開一定的禮儀規(guī)范的約束。 二是前后繼承性 。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歷代的禮儀都是繼往開來的,每一種禮儀都有其歷史的淵源,一脈相承,并在繼承中得到“揚棄”。 三是個性差異性 。有道是“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個民族、各個地域、各有千秋。 四是時代發(fā)展性 。任何禮儀都有顯明的時代特色,禮儀文化是一個時代的寫照。但禮儀也是不斷革新、與時俱進的,禮儀文化不會一成不變,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當今,禮儀還與國際接軌,各國的禮儀互相交融。 五是標準多元性 。由于禮儀的五彩繽紛,評論禮儀的標準也多元化。如“四個不同”(時代、國情、場合、對象不同,禮儀也有所不同);還有“入鄉(xiāng)隨俗”、“雙方認可即禮儀”。不過,都有一個相對統(tǒng)一的標準:凡是有利于社會文明進步的言行或習俗,都是附合禮儀規(guī)范的。
二、禮儀的意義與性質(zhì)
1)禮儀的意義: 其重大的意義,有三個作用: 一是塑造形象。形象就是公眾的總印象、總評價,就是“知譽度”。良好的禮儀,可以幫助塑造個人和組織的整體形象。 二是和諧關系 。良好的禮儀,可以幫助傳遞信息,聯(lián)絡感情,增進友誼,協(xié)調(diào)與和諧賓客關系。 三是有效工作 。良好的禮儀體現(xiàn)了管理水平、組織文化和成員素養(yǎng),這種感受可以彌補工作的一些不足。“無禮寸步難行”所以,禮儀此乃基本功。
培根說:“良好的禮儀,使人品生輝,使我們的事業(yè)錦上添花”。實踐證明,禮儀是文明建設,禮儀是一大“軟件”。學禮儀、用禮儀,能使人品生輝并使事業(yè)錦上添花。
2)禮儀的性質(zhì):禮儀有三種表現(xiàn),即文明性、互利性和公關性。
(三)禮儀的五項基本原則
1)真誠原則 真誠是待人真心實意的友善表現(xiàn),不說謊、不虛偽、不騙人、不侮辱人,事事處處,誠信相待賓客。蘇格拉底曾言,真誠是禮儀的首則,“你須貢獻你誠摯的愛,學習怎樣用正當?shù)?、誠信的方法來贏得一個人的心”。有道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有真誠才能得到他人的好感。
2)寬容原則 寬容是與人為善的高尚境界,得寬容處且寬容。學會寬容、理解和體諒別人,千萬不要苛求責備、斤斤計較或咄咄逼人,得理不饒人。交往對象來自四面八方,觀念、素質(zhì)或習俗參差不齊。對許多看不慣的言行,要寬宏大量一些,不要太苛求。“寬容即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于自己和傳統(tǒng)觀點的見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
3)自律原則 相對地說,對自身要嚴于律已,用禮儀規(guī)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在心中樹立起一種內(nèi)心的道德信念和修養(yǎng)準則。實現(xiàn)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擺正自己的天平。自律了,對方也會通情達理的。
4)適度原則 是指把握禮儀的分寸,根據(jù)具體情況和情境而行使相應得體的禮儀。與他人打交道時既要熱情大方又不能輕浮媚態(tài);要自尊自重又不能自負傲氣;要相信人又不能輕信;要謙虛又不能自卑。還要注意要內(nèi)外有別,公私有別,不與客人過于親密;不要過分繁瑣、過分殷勤。言行有度。失度必失誤。
5)靈活原則 對對象身份、地位、年齡、職業(yè)、性別、健康狀況不一樣,既要一視同仁又要有所區(qū)別。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具體情況個性化對待,這是必要的。
(四)禮儀的主要內(nèi)容
1)要全面體現(xiàn)禮儀五要素:
①禮貌
②禮節(jié) 禮節(jié)主要物質(zhì)禮。人們四季八節(jié)都有禮尚往來。除了在精神(語言)上對對方友好以外,還要在物質(zhì)上給他們以各種實惠,例如交換小禮品等等。
③禮儀 禮儀主要是形式禮。儀,是形式。禮儀類似于“儀表美”。在發(fā)型、打扮、穿著等舉止形式方面;飯店賓館在操辦的各種活動的儀式程序方面,都要符合禮儀規(guī)范。
④禮態(tài) 禮態(tài)主要是風度禮。孔子曰:“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F(xiàn)在人們講“風度翩翩”,都是指風度禮。風度,也叫氣質(zhì)、氣度。服務員要有雅俗共賞、和藹可親、不卑不亢、表里合一的君子風度。招聘廣告上講的“儀態(tài)端莊、氣質(zhì)佳”,就是講的風度素質(zhì)。
⑤禮品 禮品主要是品格禮。古人叫“心儀”。相當于現(xiàn)在講的“心靈美”。不要把禮儀誤解為只是外在的形式。其實內(nèi)容更重要,內(nèi)心美才是禮儀的基礎。人稱周總理是“東方的美男子”,不僅是指他的外表美,更是指他的內(nèi)心美。所以必須加強調(diào)道德修養(yǎng)。例如拾金不昧、公益奉獻等,都是難能可貴的“禮品”(高尚的品格)。
2)常用行為規(guī)范十注意:
①迎賓禮 接待外來人員要風度宜人,笑容適可,真誠投入。
②電話禮 “四要”:先報名;善問事;話短說;親道別。電話是不見面的交談,要注意語態(tài)親切,還要學會“長話巧處”、“長話短說”。
③接待禮 辦公室接待“五字”:一呼;二坐;三水;四辦;五別。還要實行“首問制”、“善終制”。徹底克服“門難進,人難找,臉難看,話難說,事難辦”的失禮舊習。
④頭禮 頭稱人的“首級”,是禮儀的集中區(qū)。一是窗口。臉面是人的窗口,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要重塑臉型為“方園型”。在原則事上方一點,嚴肅一點;在非原則事上,園一點,微笑一點。要善于真誠自然的微笑。二是學會點頭,按對象和情境,分淺點(象征性的點一下)、深點(幅度大一點、緩慢一點)。頭點得好是很美的。要特別修煉臉部的表情。“塑造自我,從頭做起”。
⑤身禮 就是鞠躬禮,也分淺躬和深躬兩種姿態(tài)。要注意:距離要合適,大約 15°—30°為宜。日本式的深鞠躬為大禮,彎腰的幅度大,正身時間緩慢一些。一般情況下,富有表情的欠身一下就可以了。要學會“頭禮”與“身禮”的相對區(qū)別。所謂“服務身裁體形”主要是指訓練有素的“身禮”。
⑥手禮 手禮的形式很多,諸如鼓掌,揮手,合十,拍肩,拱手、用手指等等。其中,握手最有代表性,象征性的握手可稍隨意些。正式的握手較為講究:握否,先后,力度,時間,程度,表情,次數(shù)等等,都要得體、文明,尤其在外交活動場合。在飯店賓館服務中握手,同性間可以主動些,異性間可以被動些。也可適當應用國外的手禮,為 OK,并指的勝利,拜拜,以調(diào)節(jié)氣氛。
⑦異性禮 “男女有別”,歷來是社交中的敏感問題。要好自為之,注意分寸,免損形象。有三句話值得注意:異性在交往范圍上“廣而不狹”;在交往的程度上“親而不癡”;在交往的對象上“真而不假”,當心上當受騙。還要學會一些“酒禮”技巧。
⑧禁忌禮 禮儀中有許多禁忌,不可輕易犯忌。諸如:不要輕易的向人討名片或打聽隱私的問題;多人握手時切不可交叉(構(gòu)成十字架,意味著死亡);要力免不吉祥的語言用詞;此外,不同的人對數(shù)字、顏色、送花、排序、交往方面等,都有所忌諱,務必注意,以免疏忽和失禮。此外,有三種玩笑(政治、生理、隱私)要禁開。在住宿、宴席、舞會、旅游方面,都有禁忌事。
⑨儀容禮 禮儀中最引入注目的是儀容儀表。儀容指容貌,主要指人的頭部,包括面部、發(fā)型、化妝、飾物等。女的不能濃妝艷抹,頭發(fā)過長。男的不能留胡須和長鬢角,不帶戒指。儀表,主要指衣著飾物。女的應,必須扣好衣扣,不許敞開;男的領帶不宜太花,不許光腳,要穿深色襪子。同時,還要注意坐姿、站姿、走姿。工作時不能背靠墻壁或他物。不許邊走邊笑、哼唱、打響指、吃東西等失態(tài)言行。儀容禮,是最能給他人留下第一印象的。
⑩外事禮我們應熟諳外事禮儀。下列幾點務必注意到:要了解和尊重外賓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外賓很講究守時守約和工作效率;他們倡導女士優(yōu)先、老人優(yōu)先;他們坦誠和儉樸,反對浪費,吃法也不同;外賓的排序與中國不同:“右大左小”;打交道時要注意“七個不問”(年齡、婚姻、收入、經(jīng)歷、信仰、政治、隱私),不要中國式的問候(忙嗎,飯吃了沒有,到我家玩);特別要善待西方的“親熱禮”:飛吻、擁抱、親吻,有兩個原則,一是心領了,這是他們的常用禮儀,二是考慮中國的國情,要用適當?shù)姆绞酵裱灾x絕,而又不損害友好之情
http://www.jysls.com/thread-608480-1-1.html高文東整理
相鄰博客
- 改變孩子用手習慣得不償失 [2009-11-24 12:31:00]
- 美國的社交禮儀 [2009-11-24 12:37:00]
- 中國傳統(tǒng)禮儀簡介 [2009-11-24 12:44:00]
- 培養(yǎng)孩子五大習慣 [2009-11-25 08:5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