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多數孩子,我們提倡孩子主動學習,但如果孩子主動學習效果不好,效率低下,或對于年級較低的小學生,由于正處于習慣養(yǎng)成階段,家長要舍得時間去陪一段時間。好比醫(yī)學上的骨傷夾板、拐杖等,對于病人的早期恢復,是可行的。這時間的長短,可能只有兩個月,可能長達一年。但即使是一年,家長如果豁得出去,我們認為,沒有陪不好的孩子!
第二,舍得一部分金錢,不計回報地投入。
錢是用來買東西的,比如買來衣服食品,可以使人飽暖;比如買來服務,可以使人便捷或舒適;比如花出去給領導送禮,可以使自己能在舒服的環(huán)境里工作;比如買來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可以使孩子未來具有更錦繡的前程。我們鼓勵在“吃”、“學”兩個方面“富孩子”,在“穿”“玩”兩個方面“窮孩子”,這個原則是有益的。
第三,舍得放棄自己多年養(yǎng)成的習慣,來重新開始。
有的家長喜歡打牌,但如果孩子的學習需要引起警惕的時候,做家長的需要舍得幾年,放棄自己多年的愛好,督促一下孩子的學習;有的家長不會英語,但當孩子的英語非常糟糕,而自己對英語又一竅不通的時候,需要家長為此掃掃盲,至少能幫孩子考考單詞,背背課文;有的家庭父母經常爭吵,但為了孩子,你們應該互相忍兩年,給孩子提供一個相對愉悅的家庭空氣。
第四,舍得自己做為長輩的“架子”,和孩子做平等的朋友。
中國的“孝道”和“尊敬長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教育孩子這個專題上應該做出一點修正。我們所處的時代,已經不同于歷史上四世同堂的大家族,那時孩子的成長主要源于家庭教育。今天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尤其是社會教育無孔不入,來自電視、同伴、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通常比家長的說教更有影響力,對于孩子,只憑高高在上的家長式教育是不易被孩子接受的。家長必須改變拘泥的方式,固執(zhí)地以長輩自居。那樣除了引起孩子的反感,不會起到什么作用。所以,家長應該舍得架子,和孩子平等地溝通交流,只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給孩子做一個誠懇的指點,這樣,孩子才能在情緒上接納家長,才能進一步接受家長的教育。這種平等關系非常重要!http://www.17xxw.com/Parent/qzjl20080912/200809/20080902005115_10838.html
相鄰博客
- 家長學校;八種做法幫他清除心中自卑 [2009-08-18 13:50:00]
- 家長學學校:各年齡段孩子的教育重點 [2009-08-18 13:51:00]
- 家長如何與老師相處(1) [2009-08-18 13:54:00]
- 家長如何與老師相處(2) [2009-08-18 13:5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