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我在火車上接到一位家長的電話。因為信號問題,通話時斷時續(xù)。但大概意思,聽明白了。
打電話的是一名女士。她說自己孩子秋季就要升入初三,但孩子的數(shù)學老師所學專業(yè)并非數(shù)學,而是歷史。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孩子數(shù)學成績起色不大。她還聽一些家長反映,這名老師講課不容易聽懂。因為孩子將要面臨中考,這名家長非常擔心。
8月初,當我聯(lián)系這位沒有透露姓名的家長時,她在電話里火急火燎地說:“家里有人住院,顧不上這事兒了。我把你的聯(lián)系方式告訴了另外一個人。她會跟你聯(lián)系的?!?/font>
過了兩天,果然,又一名家長打通了我的電話。
也是一位女士。她說,孩子班上的數(shù)學老師講課條理不清晰,一些學生只好在校外找家教補習。7月份放暑假后,她跟一名家長找校方負責人協(xié)商,看能否換一名數(shù)學老師,但校長說:“期末考試成績排名,你們孩子所在的班級位居年級第二。如果老師真的很差,這個成績說明了什么?”
協(xié)商不成,雙方不歡而散。
這名女士說:“我們都沒想到,事情會鬧成這個樣子。現(xiàn)在,那位數(shù)學老師已經(jīng)知道了我們想換他。孩子今后還怎么在班上待?”
放下電話后,我撥通了A校校長的電話。
A校曾是一所企業(yè)子校,出過很多“狀元”。學校校長稱,他因此背負了更多的負擔。很多家長下崗后,經(jīng)濟狀況不好,他們便將生活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他們希望孩子考上名校,從而找到穩(wěn)定、待遇豐厚的工作,所以,對孩子學習,他們極為重視,一點小事,會被無限放大。具體到這件事情,A校校長說:“那位老師工作認真負責,教學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單憑幾名家長的要求就換掉他,那今后還怎么開展工作?如何維護老師的積極性?”
對“學生在外找家教補習”一事,校長沒作評論。但他強調(diào):學年中途換老師,不符合學校制度。學生換班,也不可行,因為也不符合制度。這位校長說:“制度制訂出來就得嚴格執(zhí)行,否則,學校不是亂了套?”
之后,那兩名家長沒再打來電話。但我總是忍不住去想這件事。
從教育的終極目的看,老師和家長的出發(fā)點是一致的,應該不存在任何矛盾。但對家長而言,孩子只有一個,他是他們的全部;而一位老師所帶的班級可能有五六十名學生,甚至更多。當“全部”變成“部分”時,家校矛盾容易產(chǎn)生。
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敝蒙砑倚C苤?,孩子受到的心理傷害,也許會影響他們一生。所以,希望這起事件的當事人能夠平心靜氣地溝通,老師不要對學生心存芥蒂,家長能幫助老師找出孩子成績下滑的真正原因。都是為了孩子,有什么問題不能好好解決呢?
本文由田軍收錄。
本文網(wǎng)址鏈接http://xfwb.hj.cn/Read.asp?NewsID=38898
相鄰博客
- 親子共成長,將學校教育延伸到家 [2008-10-19 19:46:00]
- 家長學校工作計劃 [2008-10-23 21:08:00]
- 家長學校計劃 [2008-10-23 21:10:00]
- 2009年八年級下學期家長會發(fā)言稿 [2009-07-20 13:5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