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情的好壞,取決于當事人對它的態(tài)度。意志堅強的樂觀者面對諸多問題,總是抱著仍有可為的態(tài)度,遭遇變故會變得更加堅強。正如愛迪生的一句名言:“我的成功乃是從一路失敗中取得的。”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亦哭,你對它笑它亦笑。樂觀是一種性格傾向,使人能看到事情比較有利的一面,期待更有利的結(jié)果。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樂觀思想是可以培養(yǎng)的。
要培養(yǎng)孩子樂觀的品質(zhì),父母首先必須有樂觀的思維方式。父母在處理自身問題和家庭問題時的樂觀態(tài)度,對孩子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如果這會兒下雨了,父母不要說“該死的天,又下雨了”,因為這樣說并不能改變下雨的事實。如果說:“瞧,太好了,又下雨了!小鳥在歌唱,小草也在歌唱,它們都得到了雨水的滋潤?!边@樣就會把快樂傳遞給孩子,讓他無論面對何種環(huán)境,都保持一種愉悅的心情。
父母批評孩子的方式正確與否,顯著影響著孩子日后性格是樂觀還是悲觀。父母對孩子的批評應該恰如其分,不要把幾次錯誤夸大成永久性的過失,應讓孩子體會到孩子自己所犯的錯誤是可以改變的,并知道從何處著手改變。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父母對他們的評價之上的,因此父母對孩子的言行應以欣賞鼓勵為主,并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優(yōu)勢和亮點。 來源:長江日報
相鄰博客
- 孩子總有讓人頭疼的時候 成功母親必說的5句話 [2009-08-13 14:40:00]
- 影響孩子成績的十大壞習慣 [2009-08-13 14:42:00]
- 家長學校:教育孩子十個最佳時機 [2009-08-14 13:35:00]
- 如何做好初高中銜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1) [2009-08-19 12:5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