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的教育合伙人薛老師說,這次的家長會形式要變一變,家長要說一說家庭教育的做法和體會。自己家庭教育工作做得很一般,離標準差得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應該向各位家長朋友學習,咱們班的孩子都很“厲害”個個都有獨到的“厲害”,有的學習頂呱呱、有的交際能力很強,有的口才很棒,有的繪畫能力強,有的書法很棒……從孩子們身上就可以看出你們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用心的素質培養(yǎng)。王祚來到(轉學)這個班集體快樂的交友、學習,每個孩子對她都有啟發(fā)、幫助、鼓勵,使她進步很快。)
一個人的基礎在家庭,不是學校,也不是社會。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基礎。學校教育以教授知識和技能為主,輔助家庭教育,家庭配合;家庭教育以素質教育為主,輔助學校教育,學校配合。二者各有側重的分工具有強烈的時代要求。
一、家庭教育的認識
我感覺家庭教育有以下幾個特點:
(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學齡前家庭教育抓緊了,孩子上學就會有一個較高的起點。
(2)家庭教育的感染性。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特別有教育力量。
(3)家庭教育的針對性。孩子在父母面前表現出的個性非常真實。家長可以做到一對一的教育。
(4)家庭教育的長期性。人的一生中會遇到許多的老師,但是他們的教育都是節(jié)段性的,只有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是持久的、連續(xù)的。
(5)家庭教育的靈活性。家庭教育是面對孩子個人的教育和訓練。日常生活中進行什么活動教什么,發(fā)現什么缺點糾正什么,內容靈活,方法也靈活。
(6)家庭教育的社會性。家庭教育分散在各家各戶,社會上有多少個家庭,就有多少個課堂;有多少個父母,就有多少個教育者。
感覺自己是屬于比較注意家庭教育,可工作做得一般的家長。對孩子的教養(yǎng)主要從生活出發(fā)。比如:物有定位,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書包文具放到固定的位置,方便拿取,節(jié)約時間。 幫家長做事,學做家務,采取的方法剛開始看家長怎樣做,接著教她做 ,后來兩人一起做,最后交給她完全做。讓孩子體會到,看似簡單的事情,不親自做一做,會有很多想不到。煤氣灶有時一次打不著火,沸鍋會把爐火澆滅,涼水鍋里不能放面條,需要等水開了,等等生活細節(jié)。也注意了對孩子良好生活態(tài)度的培養(yǎng),不講究吃穿,對別人不攀比,慢慢了解每家的生活都是不一樣的,事情有重要和次要之分,有些事情不是一下能做完,需要耐心、毅力。認識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珍惜自己擁有的,了解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感覺到家庭教育的原則是:物質上不能完全滿足,讓孩子分清想要還是需要,讓孩子明白當用不省,當省不用的生活道理。精神上不能完全滿足,愛而有所限制,懂得生活中不能有絕對的自由。
二、家庭教育的做法
家庭教育是決定孩子成才與否的第一步,家庭是孩子學會各種能力、各種習慣的地方。有一位教育界人士說過,小學階段,重要的不是知識的學習,而是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珍惜時間、及時復習、預習、自覺做作業(yè)。在每天的生活中逐漸培養(yǎng)以下習慣:
(1)讓孩子講述一天所學的內容、做作業(yè)之前先看一遍老師當天講的課本知識,起到鞏固復習的作用;利用星期日復習一周的知識。
(2)學習過程中(一門功課的學習時間)不能隨便離開書桌。
(3)開始學習前,讓孩子整理好書桌,并做好學習前的其它準備。
(4)學習過程中不能被其他無關因素干擾,培養(yǎng)提高抗干擾能力。
在家里很注重品德教育,感到道德好的人,無論做何事,事事順利,處處隨緣,好像有貴人相助。培養(yǎng)孩子有好的道德修養(yǎng),要教育孩子尊敬師長,與同學們保持良好的互助關系,要愛護比自己年紀小的人。
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語言禮貌,教孩子習慣用“請”、“對不起”、“謝謝”等禮貌用語。另一方面是教孩子懂得規(guī)范的行為禮節(jié),讓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孩子幫助和體貼家人的品行。讓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不易,讓孩子理解父母,為父母分憂解愁。目的是培養(yǎng)孩子在享受父母關懷的同時,也細心關心父母。
與鄰居友好往來,創(chuàng)造一種親切、和睦、互相關心的鄰里關系。從細處著眼。帶孩子出入公共場所時,從細節(jié)著眼,培養(yǎng)孩子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的品質。在公共汽車上要主動讓座給老弱病殘幼和懷抱小孩者;在商場推開彈簧門時應注意身后有沒有人,有人時應當等后面的人撐到門時才走開。
乘電梯時要站在右邊,不要妨礙有急事的人從左邊超過;進影劇院不應遲到,觀看時不應交談,以免影響他人觀看;出入公共場所要講文明;不要亂扔果皮紙屑,既影響環(huán)境衛(wèi)生,也妨礙他人健康。
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培養(yǎng)健康的體魄還可以鍛煉堅強的意志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發(fā)的覺得重要,只有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才能更好去學習,去更好地為大家服務。剛開始時,我陪著鍛煉,講述鍛煉的好處。慢慢地孩子自己也能感覺到鍛煉帶來的好處,有時也懈怠,就得靠鼓勵完成了。比如跳繩(一般鍛煉跳500個左右)。會告訴孩子先把這個目標分解成5個100、100個再分解成10個10、在跳繩時先別被這500個嚇倒,心里只想著我要跳繩的小目標10個就好,跳得過程中鼓勵自己只跳好下一個就行,加上堅持的力量,一般都能完成目標。孩子從中能感覺到體育精神對自己的鼓舞作用,從中也能認識自我。
讀書習慣的培養(yǎng)是由全家讀書的習慣慢慢養(yǎng)成的,讀書開闊視野,提高理解力,增加見解。多讀書讀好書確實讓人受益。孩子真像一本書。這本書天天都有新變化,年年都有新發(fā)展,做父母的也許今天讀懂了,但明天未必一定讀懂。
教育好孩子就得自己要管好自己,不能心里想著教孩子學好,而行為上卻在起著相反的作用。俗話講 “言行師表”,平時要保持一個平和,不心焦的心態(tài),不要動輒就發(fā)怒生氣。我的脾氣不太好,特別容易跟孩子形成對抗,對抗的結果是雙方都生氣,問題還得不到有效解決。例如孩子在看自己喜歡的電視,一聲“吃飯了”,孩子必須馬上過來,不過來就不是好孩子。想想看,到底是誰在任性?經常說孩子任性,其實自己有時比孩子還要任性,我讓你過來你就得過來。反過來,如果是自己在看一個最喜歡的電視劇的時候,就會調整吃飯的時間,別人讓自己過去一定不愿意過去,過去了也一定是很不高興。轉變觀念之后,和孩子平等交流,做出合理安排。如再碰到這樣的事就會耐心等一下,若時間緊,就在事前講好規(guī)定,孩子也能理解。托爾斯泰指出:教育孩子的實質在于教育自己。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
三、家庭教育的目標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孩子是一項艱巨的工程,需要不停地學習,不停地探索。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是一輩子的,家庭教育的力量是無形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我感到在孩子教育方法上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供孩子鍛煉的機會。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可以提示孩子動動腦筋想一想,也可鼓勵他們實踐,通過鍛煉使孩子獲得自信,以堅強的意志戰(zhàn)勝困難。從小培養(yǎng)孩子堅強的性格,讓孩子終身受益。
(2)設置一些小小障礙,放手讓孩子去解決,培養(yǎng)孩子獨立做事、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孩子將來的生活一定會有所幫助。
(3)經常給予鼓勵和幫助,有進步要肯定,遇挫折時,要疏導,幫孩子分析道理,找出問題所在。
(4)鍛煉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鍛煉孩子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的意志和性格。在家中要營造寬松的氛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使孩子形成寬容、忍耐、客觀平和的心態(tài)。
(5)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素質,鼓勵孩子與人交往,不以“妨礙學業(yè)”為由,并逐漸培養(yǎng)誠信意識、現代意識。
孩子在10歲以后就有了行為能力,父母越尊重孩子,孩子就越發(fā)自尊,對自己也更加負責。家庭教育的本質是家庭學習。 http://sjzflps.jjtang.com/read-htm-tid-220845.html
相鄰博客
- 參加女兒家長會經驗交流發(fā)言稿 [2009-07-02 19:20:00]
- “教子有方”家長會經驗交流會發(fā)言稿 [2009-07-02 19:21:00]
- 新課改理念下的家長會 [2009-08-22 14:25:00]
- 如何開好家長會 [2009-08-22 14:2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