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案基本情況
性別:男 年齡:12歲
二、問題行為概述
該生是安徽外來民工子弟,父母開一小餐廳,文化層次低,小孩的行為散漫,衛(wèi)生習慣差,三年級時拖欠作業(yè)是常事,父母是辦公室的常客,老師向家長反映該生拖欠,其父母就一頓拳腳,可仍無濟于事,他照常我行我素,家長=老師感到很苦惱,認為這個學生已無法管教了,由他去吧,造成學習成績差,常丟三落四,上課書也不帶,作業(yè)更是少做、漏做,甚至不做,是班中有名的“人物”
三、個案背景資料
1. 由于該生父母開餐館,工作很忙,家中的生活環(huán)境很差,連做作業(yè)的臺子也沒有,他的作業(yè)即使做了,也只污七八糟,全是油膩,他回到家,看見家中有顧客在吃飯,他早已將做作業(yè)的事拋到腦后去了,到了第二天上學,才想起作業(yè)沒做。
2. 由于家庭的關系,該生的衛(wèi)生也很差,衣服常常是幾天不換,全是污垢,整天拖著鼻涕,因此同學也不愿與他玩耍,他也很孤獨,父親教育他的方法就是拳頭與鞭子。
四、輔導策略與經(jīng)過
1、 我接受這個班以后,重點教育學生做主人,要主動進行學習,學習是自己的事,在通過班隊課進行思想教育,整頓學習,整個班級的學習有了根本的好轉,該生也受到了教育,拖欠作業(yè)現(xiàn)象有所改進。
2、 我利用自己的時間去向他家訪問,與他父母溝通,要求他們不要老是打罵孩子,要做思想工作。
3、 有時他做作業(yè)忘做,我就讓他到辦公室做,一直陪他做完,有時干脆讓他到辦公室做完在回家,我備點點心讓他吃點后再做,有時要做到6:30才回家。通過這樣的做法,他明白了,作業(yè)是一定要做的,與其不做還不如早做完,然后我常在班中表揚他,讓同學們對他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周圍的朋友也多了,有許多同學也樂意同他作朋友了,讓他感到了學習的樂趣,增強了自信心。
五、問題改變情況
通過一系列的家訪,談心,思想工作,這個學生開始改變了,變活潑了,愛學習了,作業(yè)再也不拖欠了,還經(jīng)常為集體做好事了,受到同學的歡迎,形成良性循環(huán),我乘機常鼓勵他,表揚他,進步越來越大,這次期終考試,英語良,數(shù)、語都是優(yōu),他的作文有常受到表揚,這次被評為學校大會表揚。
六、個案小結
對外來民工子弟一定要平等的對待他們不能有絲毫輕視,讓他知道老師也是愛他的,從而追求真、善、美。融入到整個集體中去,揚起努力奮發(fā)的風帆,成為一個好學生。http://www.szcledu.com/xjzx/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31
相鄰博客
- 幼兒攻擊性行為個案與心理輔導的探究 [2009-07-01 14:00:00]
- 心理輔導個案報告 [2009-07-01 14:04:00]
- 在家長會上的親子經(jīng)驗交流 [2009-07-02 19:40:00]
- 教育心得-----一次在家長會上的經(jīng)驗交流 [2009-07-02 19:4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