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是學校、家庭、社會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學校教育。但學校教育是否有效,還要得到家庭和社會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作用更為突出。
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變“請進來”為“走出去”
近年來,受社會影響,教師家訪逐漸減少了。有些教師無論對誰講話都用教育人的口氣,對家長也不例外。居高臨下的訓斥、埋怨的作風,影響著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效果。學生犯了錯誤,打個電話把家長傳到學校,氣全撒到大人身上,家長把火氣帶回家中又撒在學生身上,學生根本沒得到正面教育。家長十分反感這種做法,學校與家長之間、與學生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化。針對這一普遍現(xiàn)象,我校變把家長“請進來”為主動到學生家里,和家長聯(lián)系。在家庭這一特定環(huán)境中,教師教育人的口氣自然而然地發(fā)生了變化,語氣趨于平緩,大家真正做到了平等,家長愿意把心里話、真心話跟教師說,教育產(chǎn)生了一致性。
二、變“被動家訪”為“主動家訪”
主動家訪,防患未然,使家長能主動配合學校做好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1.每個學期放假前,學校要求各位班主任老師對學生要有計劃地進行家訪。班主任要提前上交家訪計劃,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家訪的宗旨是:多報喜,巧報憂,并指導家長有的放矢地考慮和安排學生假期活動計劃。2.新接班的班主任要從接到學生檔案起,認真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文化修養(yǎng)、家庭環(huán)境、親友情況,以便做到胸中有數(shù)。另外,還要求新班主任抓緊時間普訪,以便盡快掌握學生的情況。
3.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不到校,半天之內要主動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了解學生去向。有時,因為我們學校的學生住得極為分散、偏僻,沒有門牌號,有的班主任為訪一個學生要花費一天的時間,甚至于白跑一天也見不著家長。有的家長自己也不清楚孩子的去向,班主任們不氣餒,千方百計地找到學生,很多問題得到了及時解決。
4.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異常表現(xiàn)或有不良苗頭,班主任及時家訪,有時不止是班主任,有關領導也共同前往,把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三、變“談話方式家訪”為“請家長參與教育活動”
我們深深感到,學校單一的教育收效甚微,應加大與家長的交流,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增強教育的力度。
1.請家長參加學校組織的主題校會、主題班會。在“五·四”校園之星表彰會上,請家長代表給獲得榮譽稱號的同學頒獎;開學伊始、學期末等重大活動都請家長委員會成員到校共同商討學校計劃、工作,進一步加深對學校和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組織家長參加學校教育教學開放日活動。請家長深入課堂聽課,學校召開家長座談會,請家長們評頭品足,給學校提辦學意見和建議,這一舉措受到了家長的稱贊,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和支持。
3.開展家教征文活動,以推動家長學習家教理論。
4.定期進行培訓。舉辦教育講座,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特點,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我校家長的家教論文刊登在素質教育系列書中。
總之,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提高全本學生素質,要靠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十分重視家庭教育這塊陣地。通過家訪,我們了解學生在家里的一些表現(xiàn),獲得了對學生情況整體而全面的認識,并且向家長介紹學生在校的學習和思想狀況,得到了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學校連續(xù)八年無違法犯罪,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http://www.515171.cn/article1/ShowArticle.asp?ArticleID=81289&Page=4
相鄰博客
- “家校聯(lián)系”創(chuàng)新 [2009-06-17 14:14:00]
- 家訪的藝術 [2009-06-17 14:19:00]
- 轉化差生的思路 [2009-06-17 14:22:00]
- 在學生家長座談會上的發(fā)言(1) [2009-06-17 14:2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