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深入了解、真誠理解
人們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就必須了解“后進生”。首先:要深入了解造成這些學生落后的原因。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智力水平是相差不大的,部分學生“雙差”的原因往往與家庭因素密切相關。教師要從各方面徹底了解這些學生的家庭情況,才能在以后的轉化工作中更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比如我班的譙黎,唐彬。他們成績差,就是因為家庭的緣故,譙黎的父親生前因為神經失常而去世,母親沒有工作,靠做點零工維持生活。因此,譙黎顯得特別的孤僻,他覺得沒有人瞧得起他,同時家務活多,家里對他的學習無法輔導,因此他的成績很差。唐彬因為家里經濟困難,母親遠走他鄉(xiāng),父親因此脾氣暴戾,更無法關心他的學習。于是,我首先做到在生活上先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但是是一種母愛般的關切。樹立他們的自信心,不再自卑。愿意和我親近,和同學親近,能在集體中快樂地生活,才能使他們有了學習的勁頭。
其次,學生不同的志趣、愛好、才能、稟賦、思維、傾向造成了學生不同的發(fā)展程度和發(fā)展特點。教師只有對學生的這些特點加以全面了解,才能制定較好的轉化方案,因材施教,發(fā)揮長處,改正短處,以長補短。轉化工作效果更明顯,成效更大。如易圣皓,他就是特別愛題足球和打乒乓球,對其他的全無興趣。但他喜歡同學夸獎他,佩服他,于是我在有一天就找他打乒乓球,我很快就敗在他的手下。于是我見機行事說我要拜他為師。叫他以后經常教我打球。當著那么多同學的面,他是那么很自豪地答應了。于是,我接著說,但學習上我比你好。那你就要拜我為師,你也得好好學。我們比賽??凑l的進步大。他很樂意地接受了。從此以后,至少他的作業(yè)基本都按時交了。錯也越來越少了。當然。我也經常去請教他打球。
再次,“后進生”普遍具有“自卑”心理和行為習慣難以矯正的特點。教師要在深入了解的基礎上,真誠理解學生,真誠對待學生。教師既要有嚴父式的家長形象,對他們從嚴要求,指出他們的不足,提出明確的要求;又要有慈母般的家長心理去理解他們,關心他們,寬容所犯錯誤,表揚他們所取得的每一點小進步,循循善誘,讓他們在曲折前進中將“差生”的帽子與心理拋在腳下,找準人生的坐標,勇往直前。而那種靠家長施加壓力或由個別學生暗中監(jiān)督的方法,不僅收效不大,反而會使他們變的更加自卑自私,得不喪失。我在家長會上也經常講,絕不允許任何人說我的學生是什么笨蛋啊,傻瓜啊,弱智之類的話。因為作為家長和老師,在孩子面前是比較有權威的,如果我們都說這孩子是笨蛋的話,那孩子肯定堅信無疑我就是一個大笨蛋,那他還會有動力去改變自己嗎?
B、充分信任、循循善誘
根據“后進生”的心理特點,教師在做轉化工作時,不能持有偏見,應對他們充分信任,要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并及時給予鼓勵,使他們心理上得到滿足。教師要適時地、不斷地鼓勵他們把這些閃光點發(fā)揚光大,去照亮那些偏“暗”的方面,把在某一方面的激情投入到自己所欠缺的方面,全面發(fā)展。在做轉化工作時,教師不能成為高高在上的說教者,而應成為他們可依賴可信任的朋友。在工作中應多與他們接觸,多參與他們的討論,在討論、接觸中將思想教育的著眼點由結論灌輸轉向正確思想方法的形成,使他們能夠在社會準則和行為準則的前提下進行獨立的思考,反省,逐步形成適合社會需要和發(fā)展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并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幫助,感受到自己在班集體的重要地位,從而加強他們的自律意識,促使他們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這樣,他們能樹立起“我能行”“我也行”的觀念,實現身心如一的轉化。
C、密切配合,落實措施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實現“后進生”的轉化必然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內因外,還需要外因的作用。
首先是發(fā)揮師生的幫教力量。教師除了自己直接教育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骨干,使“差生”成為同村或鄰近村的優(yōu)秀學生的幫助對象,并經常了解情況,安排內容,指導方法,及時總結表彰。我們班就成立了學習小組,由四個孩子組成,一個好的,兩個較好的,一個差的組成。確定小老師,檢查作業(yè)等等,并在全班搞評比,看哪個小組的作業(yè)交的最好,考試分最高,并在一個月發(fā)獎品一次。這樣,孩子們的激情很高。似乎誰也不愿意拉小組的后腿,因為他們很在乎自己在同學面前的人際關系,也在乎自己的形象。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其次要充分挖掘家教的潛力?!昂筮M生”家長怕進校門,怕見教師。因此教師必須主動與家長聯(lián)系,共同研究制訂轉化方案,互相聯(lián)系,互相督促。教師要及時向家長通報其子女取得的每一點成績,使“后進生”轉化得到家長的進一步支持和配合,達到轉化的目的。我經常在每個單元的考試后給有進步的孩子家長打電話。而且還夸張自己的情感,做出比內心還要高興的樣子,我這樣做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有一次,我給一個家長打電話后,家長竟然在電話里頭激動得哭了。我看得出來并不僅僅是因為孩子有了一點進步,而更多的是因為他認為他孩子的進步老師會這么在意,既然老師都能不放棄,那么他自己呢,肯定也覺得有了動力,有了信心來幫助孩子了。他的孩子后來在日記當中寫到:原來讓他們高興很簡單啊,就是要有進步。我以為誰都以為我是笨孩子,沒有人在乎我的學習。老師正看著我呢,我真的行嗎?當我在批改日記時,我也感慨萬千地寫下了:你一定行!我相信你!此刻,我真的是一種欣慰,我的工作沒有白費勁。
再次必須重視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教師應努力爭取社會的支持,經常與村委、居委會等基層組織取得聯(lián)系,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密切配合的教育體系。讓學生生活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健康發(fā)展。
D多加激勵,促其轉化
對于許多學生,特別是“雙差生”,批評漫罵是無效的錘打,和風細雨卻能潤入心田。差生比優(yōu)秀的孩子更敏感。在“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中,更能體現這個原則。教師要多點循循善誘,多點表揚激勵?!凹睢弊鳛樾睦韺W術語,指的是激發(fā)人的動機的心理過程。通過激勵,在某種內部或外部刺激的影響下,個體始終在一個興奮狀態(tài)中。要使“后進生”持久地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激勵是最為有效手段。多數“后進生”除了學習相對或暫時落后外,他們身上有著許多閃光點,還有許多一些優(yōu)秀學生所沒有的特長。教師要及時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并對他們的特長肯定、獎勵,以激勵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向他們提出希望。他們會在學習上也能象發(fā)揮特長一樣,要求上進,堅定地邁出前進的步伐。
總之,轉化后進生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現全面育人的重要保證。轉變教育觀念,加強師德修養(yǎng),改進教育方法,提高育人藝術,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是轉化“后進生”的重要措施。轉化后進生的工作是漫長而辛苦的,也許收效并不是那么明顯,但看到我的孩子們在我的努力,他的努力,家長共同的努力下一點一點的進步,這也是我在工作中一種莫大的欣慰。http://www.tj66.net/Banzhuren/houjinshengzhuanhua/193.html
相鄰博客
- 信心·耐心·愛心——新形勢下后進生轉化方法初探 [2009-07-12 14:01:00]
- 創(chuàng)造機會幫助“露臉”——新形勢下后進生轉化方法初探 [2009-07-12 14:02:00]
- 我的“后進生”教育觀 [2009-07-12 14:06:00]
- 如何做“差生”工作——班主任工作藝術之一 [2009-07-12 14:0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