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銜接期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櫻花中學 吳 筠
為了讓小學生盡快適應中學的學習生活,為了更好的開展中學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校和櫻花小學開展了銜接期教育教學工作的交流。班主任工作自然成為這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調(diào)查問卷、座談會和教師之間定期與不定期的交流,我們逐步地了解到中小學班主任教師在各自工作中的優(yōu)勢和長處,也同時了解到彼此工作中存在的種種差異。
由于五、六年級學生的年齡差異,整個學校的教育氛圍的差異和班主任教師在中、小學的教育任務的側重點的差異。班主任在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法存在著差異。進入銜接期的學生面對教育工作的差異可能顯示出短時間的手足無措、不適應。為了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中學生活。平穩(wěn)地渡過銜接期這對學生的知識發(fā)展、能力發(fā)展、個性發(fā)展都有著良好的作用。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班主任教育觀念的差異和日常工作方法的差異。
班主任教師的教育觀念的差異
班主任教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自身的教育理念又是貫穿整個教育過程中,在無形中指導著班主任的日常工作。造成中小學班主任老師教育觀念存在差異主要有這些主、客觀因素:1、學生的年齡的差異。學生的年齡越小,對老師的依賴程度越高,同時學生的“自律”能力也就越差。這就促使教師在平時的日常工作中對學生關心比較多,照顧得比較仔細。2、整個學校的教育氛圍的差異。雖然五、六年級學生年齡相差不大,但分屬于兩類學校,五年級學生本身認為自己是小孩子,是小學生。六年級在中學里,學生進入中學后,個人的潛意識中也認為自己長大了,是中學生了也促使學生的行為、能力的改變。學校在制定各種計劃時,總是全校通盤考慮,會對班主任老師提出不同的要求。這在無形中就形成了中、小班主任教師工作的指導思想的差異。3、班主任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的側重點不同。小學班主任教師以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為主要目標。做好養(yǎng)成教育。中學班主任教師在日常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中更注重對學生的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對于學生的人生觀、道德觀的教育更為重視。正是這些差異的存在,中、小學班主任教師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工作作風,班級管理從小學“半自主”到中學“相互交叉式”的轉(zhuǎn)變。正因為這些差異的存在中、小班主任教師對于同一件事會有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和做法。例如:進入中學后老師一下子發(fā)現(xiàn)學生似乎不會掃地,不會做日常值日工作,對此不禁產(chǎn)生了疑問。他們在小學時是怎樣參加勞動?小學的衛(wèi)生勞動工作安排得很細致,根據(jù)學生的自身的特點,每個學生多有固定的崗位,學生在勞動時就十分清楚自己應該做些什么?該怎么做?進入中學后勞動任務布置的較含糊。老師僅僅說明今天由誰做值日和大致要求,自以為學生會按照老師的要求分工協(xié)作完成任務。并沒有想到學生并不清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這些常常又令老師惱火。
班主任教師的工作方法差異
中小學班主任老師的教育觀念的差異勢必導致教師工作方法的差異。從表面上看,中、小班主任教師在日常班級的管理工作的方法基本是一致的。但從本質(zhì)上還是存在的差異的。小學班主任教師由于種種因素導致教師對于學生是這個不放心,那個不稱心。事無大小、事必躬親。確實,有些事情班主任教師包下來要比學生做起來順利得多。這在無形中助長學生的依賴性。形成小學班主任教師工作細膩、仔細的風格。而中學教師就比較敢于“放手”特別是剛剛教過初三的教師,他們總認為日常的班級工作,班干部能順利地完成。遇事只是總體講解一下要求,其余就較少過問了。有些工作是有大隊部直接布置給班長,有班委會討論完成。這就要求學生有較強“自律”能力,班干部有較強的工作能力。班主任教師的工作作風較粗放。例如:召開一次主題班會就會顯示出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中的工作方法。中學召開一個主題班會,老師總是先召開班委會布置任務,而具體的節(jié)目安排多依賴學生自己設計,老師以組織工作的指導者的身份,節(jié)目的審查者的身份出現(xiàn)。小學召開主題班會,老師也會先召開班委會布置任務,老師會將整個班會的設想和節(jié)目的安排告訴學生。學生成為教師的設想實施的操作者。由此可見,小學的班干部是“二傳手”的角色,進入中學后,班干部要馬上獨立主持班委會是有困難的。大多數(shù)班干部不知該干些什么?怎樣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相法,更多地等待老師布置工作。
由于中小學在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的差異所以中小學教師應在銜接期里各自做些準備工作為學生很好的度過銜接期努力。
一、在各自優(yōu)勢上借鑒對方的成功之經(jīng)驗
五、六年級教師要保持一種定期的交流。班主任論壇的形式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對方的成功經(jīng)驗和實際工作情況,做好各自的工作。如:小學班干部輪崗制的操作,一人一崗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感,。中學的榮譽冊的激勵制度幫助學生從“他律”向“自律”轉(zhuǎn)變。班長會議制度發(fā)揮干部的工作能力。六年級班主任老師應注意吸取五年級老師在管理上的成功經(jīng)驗,設置坡度,讓學生良好的度過銜接期。例如五年級老師在班級中采用輪崗制激勵學生。六年級的老師可以完全借鑒的,并有所改變和提高,進一步適應中學的實際情況。我們將五人班委成員相對固定,這樣有利于老師對學生干部進行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其他干部崗位就可以采用輪崗制。這樣一方面可以激勵學生自動參與班級的管理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對中學的管理形式不太陌生。我們也借鑒了“一人一崗”的制度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五年級老師可以借鑒中學的管理經(jīng)驗,注重小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為進入中學后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做好準備。建議在小學布置勞動工作時不必過分細致,可以讓一個小組包干一個地區(qū)設施組長(可輪換 )讓學生相互協(xié)商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勞動任務。表揚或批評以小組為單位這樣一方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也培養(yǎng)小組長的組織和領導才能。
二、中小學教師應制定一套教育目標
目前對于教學工作有明確的目標,而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目標相對比較含糊 。那么在小學五年級學生應該有什么基本要求、基本能力、進入中學后有哪些能力需要繼續(xù)培養(yǎng),有那些要求要進一步提出?應該制定一套符合銜接期學生心理特點的教育目標?,F(xiàn)在班主任老師完全是憑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人能力訓練班級,為銜接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五年級的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勞動習慣,具備按時完成作業(yè)的能力。學生干部有初步的組織和領導才能等等。六年級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應該繼續(xù)鞏固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勞動習慣,達到能夠認真完成各科的回家作業(yè)。學生干部應進一步培養(yǎng)達到能在某一方面獨立開展工作有組織班會的能力,更注意培養(yǎng)全體的學生的初步的人生觀,進一步發(fā)展是非觀這樣中小學老師在班主任銜接期工作減少盲目性。
三、建立新的評價方法
學生固然應該有一定的橫向比較,對于在成長中的學生來講,縱向比較的意義比較大。那么建立縱向比較的評價方法。首先,應該建立學生檔案,檔案內(nèi)容應該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優(yōu)缺點、主要特點、家庭教育情況、已采取什么教育方法、收效怎樣?等等。這樣進入中學后可利用學生換一個環(huán)境希望有良好的表現(xiàn),抓住機會,做好教育。并且及時表揚學生的點滴進步。這樣讓學生對新的學習生活充滿信心。而目前我校設計的“一表一卡”制度就是這種新的評價方法的初步的嘗試。
中小學班主任教師在四、五分段的銜接過程中,憑著對學生的熱愛,嚴格要求學生。首先做好觀念上的銜接,在班級管理中擺正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堅持“雙主體”的教育理論。其次在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在思想政治上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自我辨別能力,學習上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身體鍛煉上有自覺鍛煉的自強能力,生活上要有自理能力,社會活動中有一定的自治能力和交際能力 。幫助學生在一生中重要時期跨好重要的一步。為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http://yhzx.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25184
相鄰博客
- 如何邁過中小學銜接這道坎 [2009-07-29 13:36:00]
- 中小學銜接的探索與實踐 [2009-07-29 13:39:00]
- 注意做好中小學銜接工作 [2009-07-29 13:43:00]
- 中小學銜接教育的實驗探討及研究(1) [2009-07-29 14:0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