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寬容教育轉化后進生
孫智誠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作為社會中的人,承受著各種各樣的壓力。而作為學生中的后進生,面對著來自老師、家長及社會的壓力,更是備感壓抑。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轉化后進生,成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
對后進生的轉化,嚴管嚴教固然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方法,但對后進生的某些方面采取適當的寬容,卻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皣烙诼杉海瑢捯源恕笔且环N美德。寬容是一種體諒,是一鐘理解和關心。寬容并非是放任自流,撒手不管,相反,寬容是一種感情的投入,是一種對后進生的包容。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多次受人寬容的人,情感會得到感化,從而產生自愧和負疚感,這種心理會使人產生動力,催人奮發(fā),從而達到轉化的目的。有了情感上的碰撞,后進生從心理上便接受了我們的教育,這是成功的第一步。同時,因為后進生往往能力不足,自信心不強,加上長期積聚的慣性,他們往往表現(xiàn)出言行不符,出爾反爾,甚至是感而不化,教而不改的情況。因此,轉化后進生,還必須要有耐心、信心,能運用運動的、發(fā)展的變化的唯物辯證觀點看待后進生,相信后進生能夠改好.
那么,班主任應在哪些方面寬容后進生呢?
一.寬容后進生的對抗情緒
由于后進生長期受壓抑,缺少溫暖,好像周圍的人和事總與自己過不去,很容易導致偏激情緒。在開始階段有些后進生甚至會出現(xiàn)暴力傾向。當老師找其談話時,可能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是當面頂撞老師,表現(xiàn)極為不滿;二是表情冷漠,沉默不語,表現(xiàn)出極強的對抗情緒。這時,班主任必須冷靜,立于善于疏導,給予寬容??梢灾袛嗾勗捇蛘咔擅畹刈儞Q話題,這樣做既可緩和氣氛,又可了解其內心世界。俗話說,話不投機半句多,要讓人講話,得首選讓人相信你的話,切忌針鋒相對,居高臨下,以勢壓人。戴帽子、打棍子,甚至冠以莫須有的“罪名”,只能惡化師生關系,輕則爭吵,重則發(fā)生沖突,把后進生推向教育的對立面,于今后的轉化工作不利。
二、寬容后進生的反復表現(xiàn)
容易反復是后進生的一大特點。后進生的思想、學習、行為習慣等方面已形成了一些不良習慣徹底改掉并不容易,也不現(xiàn)實。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有“允許別人犯錯,又允許別人改錯‘的博大胸懷,要相信后進生一定能教好,要意識到后進生的反復是因為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在內外因素的作用下,這種反復就會自覺不自覺地表現(xiàn)出來。因此,在做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時,我們要做好長期工作的準備,不要因為他有了進步就松懈下來,或者因為反復而失去信心。當后進生出現(xiàn)反復時,應該認真同他總結成績,盡可能地挖掘他的閃光點,只要他有一點點的進步,就應該給予肯定。在此基礎上,還要深入了解后進生反復的原因,給后進生注入新的前進的動力。
三、寬容對待后進生的學業(yè)成績
寬容對待后進生的學業(yè)成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后進生的學習基礎較差,學習能力不強,學習習慣也不好,所以,我們對他的學業(yè)成績自然不能要求過高,否則欲速則不達,容易傷害自尊心,打擊其自信心產,產生反效果、負效應。班主任不要老是拿尖子生與后進生的成績作比較,甚至在班上評頭論足、冷嘲熱諷。譏諷和挖苦,只能加深后進生的自卑感以及妒忌心理。班主任也不能專門表揚獎勵優(yōu)秀生,使后進生對獎勵可望而不可及,甚至望而生畏。后進生自己和自己比,進步了,就可以獲獎。一個高明的老師善于用放大鏡去觀察、發(fā)掘學生的優(yōu)點、發(fā)現(xiàn)優(yōu)點更大力加以贊揚肯定。從而使后進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贊揚肯定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激發(fā)其向更高的目標奮進。我們應創(chuàng)設更多這樣的機會。
四、做好家長與學生之間的“調解員“,也是一種寬容。
家長們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有的家長對子女要求過高,管教過嚴,對子女的不足或錯誤,動輒責罵,棍棒相向,或者進行嚴厲的“經濟制裁“。遇到這樣的家長,我們不能火上澆油,而應做好家長與學生的調解工作。我們可以暫時為后進生隱瞞一些缺點,甚至為他們講些好話,首先取得家長對他們的諒解,然后與家長一道研究教育的方法。老師的這種寬容,必然引起后進生的情感共鳴。老師取得了后進生的信任,就會拉近與后進生的距離,至少不會把后進生推向教育的對立面。在負疚的內心情感作用下,后進生一定會產生積極向上的動力。
家訪是調節(jié)家長與子女關系的最好方法,但家訪也要講求質量,不能事無巨細、好事壞事都 家訪。家訪次數多了,會增加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學生產生防御心理,結果是費力不討好。隨著通訊技術的發(fā)展,家訪有進可以用書信、電話、電郵等方式代替。對開后進生,家訪更要巧而精,決不是越多越好。后進生怕老師家訪,是因為他們平時沒能得到老師、同學和家長的肯定,存在一種不正常的師生對立關系。因此,老師在家訪前,一定要對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了解,甚至事前找其談心,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每次家訪,都要為學生帶來歡悅,帶來動力。那種把家訪當成是告狀機會的做法,是十分不妥的。其結果只會使師生關系惡化,為后進生轉化工作設置障礙。
俗話說:“樹要皮,人要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自尊心。適度寬容的工作方法,冷靜處事的工作作風,能有效地保護后進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充分發(fā)揮班主任愛的力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轉化后進生的重要途徑。
教育是心的教育,是愛的教育。為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請舒展你博大的胸懷。http://gz.yuwen789.com/Article/200704/3166.html
相鄰博客
- 后進生的特點及轉化 [2009-09-01 14:19:00]
- “情”、“理”、“行”、“恒”——轉化“后進生”的四字訣 [2009-09-01 14:21:00]
- 讓“朽木”可雕 讓“頑石”低頭——后進生轉化工作的一點感悟 [2009-09-01 14:25:00]
- 轉化差生的思路 [2009-09-01 14:2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