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我和南南爸爸一人唱紅臉,一人唱白臉。多數(shù)情況下,爸爸比較嚴厲,有時候南南做錯了事,爸爸會板起面孔兇她,甚至扯起嗓門吼她,嚇得南南不敢作聲。爸爸從未打過南南,但南南很畏懼爸爸的威嚴,每到爸爸生氣,南南就嚇得大氣不敢出,常常是眼淚在眼睛里直打轉(zhuǎn),就是不敢哭出來,只好乖乖地聽從爸爸的指令。我在旁邊看到,覺得南南好可憐,不過,這時候,我一般不會去幫著南南說話,不會去埋怨爸爸;也不會落井下石,趁機指責南南。我一般不作聲,扮演旁觀者的角色。這給南南一個訊號:自己確實做錯了。這樣做的好處是,南南不會有恃無恐,不思悔改;也不會使南南覺得,爸爸訓她訓錯了,找媽媽做靠山。等事件過后,我再找機會跟南南談,剛才錯在哪了,為什么不能這樣做。使南南真正認識到錯誤,而又不致于讓她太難堪,從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
因此,家長教育孩子,一定要統(tǒng)一思想,不能一個讓孩子這樣,一個讓孩子那樣,更不能你認為這樣對,他認為這樣不對,或者家長中的一方聯(lián)合孩子與另一方作對。這種情況在有老人共同生活的家庭里更容易發(fā)生,父母教育孩子,老人總會護著孫輩。不僅使孩子無所適從,不明白是非曲直,也容易使孩子助長與大人作對的“歪風”。
不過,南南一直不怕我。盡管我也訓過她,并且有時還十分嚴厲地訓過她,甚至還打過她幾次,但南南就是不怕我;爸爸從未打過南南,可南南就怕爸爸那種威嚴,只要爸爸一生氣,南南就大氣不敢出。
當然,在多數(shù)情況下,爸爸對南南還是很和善的,是個慈祥的父親。特別是每當南南學習上有了進步,兩人在一起攻克了數(shù)學難題,爸爸會對南南大加贊賞和鼓勵。不過,爸爸一般不會跟南南沒大沒小地瘋鬧,也不會許諾什么,但南南很敬佩爸爸,也很信任爸爸。
有的家長對孩子太過嚴厲,使孩子不得不敬而遠之,有什么心里話都不愿跟家長說。本來有很好的想法,但在父母的威嚴面前,被嚇回去了。這樣長大的孩子心里太受壓抑,自信心不強,處處小心謹慎。
也有些家長對孩子又太順從,百依百順,孩子要什么給什么,不讓他受一點委屈。如果做錯了事,他們會認為,孩子還小,不要緊,既不糾正,也不講明道理,使孩子在錯誤路上越走越遠。因此,不管是嚴厲,還是和善,都要對孩子講明道理,這至關(guān)重要。
相鄰博客
- 家長如何成為孩子的朋友?(1) [2009-11-07 22:03:00]
- 家長如何成為孩子的朋友?(2) [2009-11-07 22:04:00]
- 家長的作用不可替代(1) [2009-11-07 22:06:00]
- 家長的作用不可替代(2) [2009-11-07 22:0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