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案例:
志宇是一名大學畢業(yè)的男青年,在家待業(yè)已經近一年了。畢業(yè)后也曾去招聘,但大部分公司在面試時,就將其拒之門外,幾家公司也試用過,但不久便被解聘回來。如今在家里越呆心情越不好,與父母之間的關系越來越不融洽。
與其母親交談深入了解才得知,家里經濟條件比較優(yōu)越,開個小超市,志宇從小就在幸福呵護中成長。再加上志宇從小體弱多病,因此父母更加疼愛他,家里的活父母一點也不讓伸手,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學習上父母也不過多過問,怕造成孩子壓力過大,會上火。孩子上大學也是找人花錢上的,在大學期間成績也不太理想,多科被掛,勉強拿到畢業(yè)證。
診斷分析:
家庭教育氛圍不良,不適應孩子成長的要求,造成志宇在適合能力、勞動能力、學習能力等上的匱乏的主要原因,志宇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也是在情理之中。
一、父母缺乏家庭教育意識。缺乏正確的家庭育兒理念和科學的育兒方法,沒有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沒有在家庭成長的環(huán)境有意識地去教育孩子。
二、父母對孩子溺愛。志宇從小體質多病,父母只在物質上進行豐厚的供給,使志宇成了物質的富足者,而在精神上卻成了貧窮者。
三、缺乏社會適應能力。志宇從小生長在安逸、舒服、寬松環(huán)境里,父母為他的生長而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是環(huán)境適應他。走向社會后是每個人適應社會,志宇的父母從小就沒有為他創(chuàng)造去適應生活環(huán)境的機會,從小在這方面就沒有得到過鍛煉,從而造成了志宇的適應能力差。
四、缺少動手的能力。志宇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己的事情有時都不會自理,沒有自己去勞動獲得需求的意識,勞動能力相對自然會比較低下。
五、心理承受能力差。志宇小時候體弱多病,得到了父母在身心上的無微不至的照顧,在這種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里,身體逐漸強壯,可心理卻變得日趨脆弱起來,面對從沒有遇到過的困難、問題便很難適應承受。
六、缺乏積極的心態(tài)。一個孩子在生活中不斷的克服困難,戰(zhàn)勝困難才能有一個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志宇無論是在物質上、學習上、過于寬松,精神上過于空虛,沒有目標,缺少斗志,走向社會自然沒有努力拼搏,勇于進取的精神,面對來自于社會上的困難自然會選擇退縮。
案例啟迪:
一、做父母的要擁有科學的育兒理念。用先進科學的育兒方法,教育孩子、影響孩子,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提前預防和引導孩子的健康成長,不是等孩子在思想和行為上出現問題后,再想起找家庭教育專家指導教育。確切地說孩子出現問題后再進行教育是再教育,再教育要付出更多的辛苦。
二、不要走進教育的誤區(qū)。不溺愛孩子,身體上的虛弱,應該增強體質,適當地進行鍛煉,不能因為身體上有病,讓孩子在思想也"病"想來。
三、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能力。勞動是人最基本的活動之一,是一個人生存的手段。父母從小就應該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能力,這樣做可以增強孩子的有自理能力,以后走向社會很好地適應社會。
劉微和志宇從小都體弱多病,但兩家父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培育出孩子的素質也是截然不同的。
劉微的父母用適合家庭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家庭教育中辛勤耕耘,收獲了碩果,孩子得到了健康的成長,他們?yōu)楹⒆拥某砷L感到幸福、快樂,也受到了周圍人的尊重和好評。
志宇的父母對家庭教育的無知,對孩子的溺愛,在物質和精神上把孩子像"小祖宗"一樣的供奉,使孩子在能力和性格上造成了缺失。他們?yōu)楹⒆拥奶幘澈臀磥矸赋?,悔不該當初?
幸福使者把幸福的"種子"給予父母時,父母就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的土壤培育他,要用先進家庭教育的教育理念澆灌他,要使他開花結果,而不是癡癡地等待。
幾分耕耘,幾分收獲,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去耕耘才能有收獲。父母不要把幸福的"種子"供奉起來,虔誠地祈禱幸福的降臨。不要看到別人收獲了果實,才想起自己為什么沒有收獲。不要等到自己的孩子出現了問題才想起后悔當初,父母們切記莫讓幸福的"種子"被蟲蝕空失去了生命力!
本文由鐘紅娟收錄
相鄰博客
- 什么樣的家長是我們的好家長(轉) [2010-07-30 23:18:00]
- 成功與失敗的家庭教育案例對比分析之成功案例(轉) [2010-07-30 23:28:00]
- 做好家校結合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轉) [2010-07-30 23:47:00]
- 孩子該不該打?什么時候打才有效? [2010-07-30 23:5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