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庭教養(yǎng)誤區(qū)
——問題幼兒行為教育個案分析
詔安縣實驗幼兒園 沈哲彬
一、個案對象的基本資料:
超超是我們中班一位五歲的孩子,他長在知識分子家庭(一家子有五位教師),能認幾百個字,對繁體字很感興趣,能背誦多首古詩,從家長、電視等途徑獲得較多的知識信息,是大家手心里的寶,但他動作遲緩,行為怪異,不合群,是全園皆知的“問題”兒童。
二、半日行為實錄(2006年9月26日,星期二,上午):
8點10分:
爺爺帶他到幼兒園,他走到晨檢老師的跟前,伸手讓老師檢查,爺爺在身后提醒說:“怎么沒有叫老師?”他叫了聲老師,爺爺又提醒說:“要問老師好?!彼透寺暎骸袄蠋熀?。”接過晨檢老師的紅牌,爺爺拉著他的手上樓了,剛走了幾級樓梯,他就軟倒在樓梯上。
8點12分:
小朋友們都在操場上參加戶外活動,他在爺爺?shù)膸ьI(lǐng)下也來到操場上,爺爺說他每天都不做操,今天要留下來看他做完操才回家。他不參加活動,一直站在爺爺?shù)纳磉?,在爺爺?shù)墓膭酉滤雵L試走高蹺,他自己不會上高蹺,在爺爺?shù)膸椭律狭烁哕E,走了幾步就掉下來。接著他對小朋友做單腿站立的動作發(fā)生興趣,他說他要學(xué)“神舟六號”飛行,雙手側(cè)平舉,單腿戰(zhàn)立,但左腿剛收起來,馬上掉下去,怎么也做不好。
8點30分
今天的早操他在爺爺不斷的提醒下斷斷續(xù)續(xù)的做了幾個不協(xié)調(diào)的動作,幾個跳躍動作他都只做手的動作,腳步跳不起來,在四散跑時老師拉他的手慢跑了幾圈,老師沒拉他的手他又不跑了,懶散的站著。爺爺大聲提醒他跑,但他跑了不到一圈,在無人推擠的情況下摔倒了,接下來,任爺爺怎樣鼓動,他都站著不動,再也不肯做操了。
9點10分:
教師組織活動時,他忽然手做持槍狀,跑到中強的前面一番猛射,一邊笑嘻嘻的說:“挽弓(中)當挽強?!崩蠋熍u他根本不聽,反而微笑著更加猛烈的射擊;騙打110抓他,他不怕;老師裝做沒看見,想冷處理讓他自己收手,他依然不停的掃射,攪得老師無法正常上課。
10點5分:
吃點心的時候,他把臟東西如:玩具、蠟筆屑、樹葉等東西放在同伴的碗里,他自己在旁偷著樂。趁老師、同伴不備,他屢次進行。自己的點心涂上口水,然后自己又吃下去。當中老師的說理、強制、懲罰等方法都沒有效果。
吃完點心,他忽然對幼兒園對面一棵枇杷樹發(fā)生興趣,一直纏著老師問那是什么樹?還自個兒告訴老師槭樹葉到秋天的時候就會變黃,掉下來,外面的樹會不會?
10點30分:
延伸活動時,老師讓大家剪學(xué)習包作業(yè),他不會使用剪刀,老師手把手的幫他把手指套進剪刀里,手把手的教他手指開合開合地使用剪刀,他依然不會掌握。接下來無所事事的他拿起小朋友的作業(yè)亂涂亂畫,一邊說:“我長大要當許主席?!崩蠋熤缓冒阉麕г谏磉?。
10點50分:
爺爺來接他回家時,老師向他反映他半天的情況,爺爺很生氣,跟他說:“去向老師和小朋友道歉?!彼叩嚼蠋煹母?,向背書一樣的說:“要向老師保證以后要聽老師的話,不玩水,不亂吐口水,不打小朋友……。”爺爺打住他的話說:“這傻孩子!去把椅子放在桌子上,然后我們回家。”他想把椅子放桌面上,但整了很久,都沒成功,后來在老師的幫助下才把椅子放了上去。
10點55分:
超超和爺爺去而復(fù)返,超超還在抽泣,爺爺還在生氣。原來爺爺帶著他快到家時,他想起早上撿的一片樹葉還在教室里,就大吵大鬧著要回來拿,爺爺拗不過他,只好帶他回來拿。
三、行為分析:
針對他的表現(xiàn)我和他的爸爸進行了面對面的交談,了解了他更多方面的情況:一歲以內(nèi)他不會玩玩具,呆怔著;一個月內(nèi)在樓梯上摔了三次;坐的時候癱在椅子上;故意從3樓陽臺上把尿撒在院子里的媽媽頭上;把大便包在紙上放到冰箱里;喜歡問這問那,看電視新聞,認識了胡錦濤,就說長大他要當“許主席”;拿大小盒子疊在一起,當“神州六號”升空等等。經(jīng)過對超超的詳細了解和觀察,我認為他在能力發(fā)展上存在著極不均衡的現(xiàn)象,他的視覺空間智力可能發(fā)展得較好,但他還存在著:肢體運動智力弱(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平衡能力差),人際交往能力不佳;不明是非;任性固執(zhí)等問題。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超超有這么多的問題行為呢?我認為有兩部分的原因:
1、超超可能有感統(tǒng)失調(diào)的傾向。
通過查詢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342763.html;
http://lunwen.kxzx.com.cn/mama/html/2004-07/848.htm;
http://www.yalay.com/html/knowledges/base/20070125/1673.html
等等多個網(wǎng)站,我發(fā)現(xiàn)超超動作笨拙、粗心;社會交往能力不佳,情緒不穩(wěn)定;自我概念差,易出現(xiàn)行為問題;固執(zhí),姿勢不佳等行為表現(xiàn)和感統(tǒng)失調(diào)的癥狀(看附件)極為相似。但由于我們地處偏遠小縣,沒有專門從事這項測試的機構(gòu),超超是否感統(tǒng)失調(diào)、是哪方面的感統(tǒng)失調(diào)無法確定,還有待考證。
2、孩子行為形成的外部原因:
①家長偏注重于孩子的知識教育,忽略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
家長一直教孩子認字、背詩、雙語(中文和英文),忽略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每天帶他入園離園的爺爺奶奶總是向老師匯報說超超又認了一個什么字,又學(xué)了一什么成語,又學(xué)習了一對什么簡、繁體字,幾乎沒有說過孩子又習得另外的什么本領(lǐng)。
②孩子過分地受到家庭的呵護,使孩子的自理、獨立等能力受到抑制。
記得超超剛?cè)雸@時,吃點心,伸著嘴巴去喝放在桌子中間的豆?jié){,一邊嚷嚷著:“喝不到?!?,旁邊的奶奶趕緊幫他拿起杯子,喂他喝;摔倒了,他就一直躺在地上等人扶。
③對孩子的活動過分限制,使得孩子的身體各部位的感覺發(fā)展 失衡。
比如使用剪刀的問題上,爺爺態(tài)度是:家里有一次電線差點讓他剪斷,還哪敢讓他使用剪刀?
④孩子的問題行為得不到及時正確的引導(dǎo),所以越發(fā)嚴重。
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行為時,家長總是以孩子太淘氣,不懂事,等長大就好了,沒有去注意。在和他爺爺?shù)慕徽勚?,爺爺總是不斷的強調(diào)超超是年底出生的,比同班的孩子小,說他的爸爸以前也是如何的調(diào)皮,長大也就好了,爺爺最常說的是:“我看到年底他就懂事了”“象他爸爸小時候”等。
綜上幾點,我認為超超的問題既有先天的原因,但主要是后天家庭教養(yǎng)失當所至。
四、教養(yǎng)策略:
家庭教養(yǎng)的失當使超超的問題行為越來越突出,當務(wù)之急是做家長思想工作,取得家園教育觀念的一致。所以我們進行了以下幾次家訪:
第一次家訪:2006年10月16日,星期天。通過家訪了解到孩子的基本情況,確定孩子在動作、交往、是非判斷等方面存在問題,我請家長是否帶孩子找一家感統(tǒng)訓(xùn)練中心為孩子做一個測試,看看孩子是否感統(tǒng)失調(diào),是何程度的感統(tǒng)失調(diào)。家長認識到孩子在動作發(fā)展上的遲緩,人際交往、是非判斷能力差的問題,但對于為孩子做一個感統(tǒng)測試則不置可否,他們認為問題不是那么嚴重,或許他們心理根本不想承認自己的孩子有問題。
第二次家訪:2006年10月29日,星期六。鑒于第一次家訪家長的意見,我從網(wǎng)上下載詳實的兒童感統(tǒng)失調(diào)的表現(xiàn)、危害,可供家長家庭感統(tǒng)自測的幾種方法和幾種感統(tǒng)訓(xùn)練方法等資料供家長閱讀。家長看到老師帶來的資料,了解到即使正常的兒童也可以進行感統(tǒng)訓(xùn)練,表示愿意對孩子進行信息刺激,對孩子進行訓(xùn)練。
第三次家訪:2006年11月12日,星期六。總結(jié)孩子近期的表現(xiàn),我們和家長在孩子的問題及問題的成因方面達成共識,共同制定下一步教育計劃:
1、進行動作訓(xùn)練,促進超超動作發(fā)展。
家庭計劃:
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多到運動場所玩耍,改變總怕孩子磕著碰著而不讓孩子自己玩。多讓孩子自己吃飯、穿衣,做家務(wù),多給孩子訓(xùn)練的機會。
幼兒園計劃:
戶外活動、早操、自由活動、體育課等運動時間請配班老師幫忙,專人帶領(lǐng)他進行走平衡木、走直線、投擲、拍球、爬行等方面的動作訓(xùn)練。
2、抓住孩子新的興趣點,鼓勵他多做事,減少他“做亂”的時間,鼓勵和放大進步。
家庭計劃:
引導(dǎo)孩子開展新的學(xué)習內(nèi)容,如:做手工、學(xué)下棋、聽歌跳舞、做家務(wù)等,發(fā)展各方面的能力;家庭自備小紅花,對孩子的點滴進步進行獎勵。
幼兒園計劃:
嘗試著讓超超“忙碌”:課外請他搬椅子、拿玩具、撿玩具、分玩具;拼完一件玩具,讓他拆開,看看能變成什么新的玩具;操作活動“拼圖”游戲中,當他拼完圖,請同伴觀看,并再次打亂,請他再拼圖;請他把書上認識的字念給小朋友聽;和他談話,減少他沉默的時間等等。當他稍有進步時,馬上予以表揚、鼓勵,讓他逐步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和信任。
3、社會交往技能訓(xùn)練,改善和同伴的關(guān)系。
家庭計劃:
強化孩子的語言交往能力,學(xué)會常用的交往語言,提高社交能力。改變以往怕孩子和人交往中亂來而不敢?guī)Ш⒆尤ゴT的做法,多帶孩子出去與人交往。教給孩子和人交往中的常用語言,如:稱呼、請、謝謝、對不起、沒關(guān)系、商量詞(好嗎?可以嗎?)等等。
幼兒園計劃:
以往超超不主動和同伴交往,要和同伴交往時往往采用搶同伴的玩具、向同伴扔玩具、甚至吐同伴的口水等搞破壞的方式進行。為拉近同伴和他的距離,我以朋友的方式跟他聊天,帶他和同伴一起游戲,教他加入同伴的話題。讓他幫老師拿東西,當值日生等為同伴服務(wù),改變他在同伴中的印象。發(fā)揮他擅背古詩、擅長認字的本領(lǐng),為大家表演,教大家學(xué)習等,增強信心,提高他在同伴中的地位。教他向同伴提出交往請求,如:“我和你一起玩好嗎?”“你的圖書真好看,借我看一下好嗎?”等等。
五、效果評價:
經(jīng)過幾個月的訓(xùn)練,老師家長都夸超超有明顯的進步:
每天都能自覺的做早操,即使需要團隊配合的兔子舞也能和大伙一起完成。
幾天前從家里帶了一塊心愛的橡皮擦送給靜沂,主動向她示好。有一個多月了,沒有幼兒告狀超超亂吐口水,亂扔同伴的玩具。
表演時間主動要求為大家表演背誦古詩《山行》《憫農(nóng)》《草》(全篇),和同伴說自己的廈門行見聞,說得眉飛色舞,用詞生動。
能為老師畫像,有完整的繪畫作品……
孩子的行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還會不斷出現(xiàn)反復(fù),但只要我們進行適時適當?shù)囊龑?dǎo),孩子就能有進步。
相鄰博客
- 無題 [2008-07-03 17:53:00]
- 從孩子叛逆看父母教養(yǎng)弊端 [2008-07-03 17:53:00]
- 別讓挫折教育步入誤區(qū) [2008-07-06 16:35:00]
- 多吃苦不等于挫折教育 [2008-07-06 16:3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