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把孩子教好”的標準是什么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是海南特區(qū)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的家庭教育刊物《家教博覽》,現名《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辦刊理念。原話是這樣的:“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家長”。以我對家庭教育的理解,和我的家庭教育工作實踐經驗,我認為這句話是正確的。
孩子天資不同,性格不同,這些先天的因素,制約著對孩子的教育。而且,對孩子的教育,需要有社會,學校和家庭的配合,實現孩子的自我教育,最終教育好孩子。但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在孩子個性形成關鍵的前六年,家長影響孩子最多,跟孩子接觸最多。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長能夠把孩子的天資最大限度地利用起來,挖掘出孩子的最大潛能,利用學校和社會有利的方面,盡量幫助孩子減少各方面對孩子的不利影響,讓孩子活出最佳狀態(tài)。打個比方說,一個人如果能活出他理論上的最長壽命,就是活好了;一個孩子, 他的身高能夠達到理論上的最佳身高,等于孩子長好了,但實際上,整個人類,沒有幾個人能達到自然身高,也沒有幾個人能享盡自然壽命。所以,教好孩子,是一種家長應該追求的境界,而不是一種能夠達到的狀態(tài),我們只能向著這個方向努力!
二. 要想把孩子教育好,需要有合格的家長
有的家長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給了學校,有的推給了社會,更有些家長說,我們在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有了孩子,認為“我給你創(chuàng)造了各種好的條件,成才與否或者將來干什么,那是你自己的事”,把孩子成長,推給了孩子自己!更有些家長在不斷地抱怨,抱怨社會,抱怨學校,而孩子卻在這抱怨聲中,一天天長大,終于有一天,孩子也成了家長抱怨的對象,最終孩子學會的,也是抱怨,更有甚者,孩子成了社會不良風氣、不良影響的受害者,成了對社會和國家有害的人,家長最終只能在抱怨聲中永遠地閉上自己的眼睛。
為了飼養(yǎng)牲畜成功,飼養(yǎng)者要先學習一些飼養(yǎng)的科學知識,甚至于要參加專業(yè)培訓。各行各業(yè)都需要崗前培訓,有的培訓要達數年或十數年。難道我們做爸爸媽媽前,不需要崗前培訓嗎?孕前就應該學習懷孕和胎教的知識;孩子出生以前就該懂得新生兒的護理、嬰兒的哺育和喂養(yǎng)知識;提前了解孩子成長各階段的身心發(fā)育特點,預見孩子在各年齡段可能出現的問題……一句話,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做到有備而戰(zhàn),然后,再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觀念和行為。
作為父母,如果我們了解到孩子有各種不同的性格,我們就不會為孩子的好動而感到不可思議;如果我們了解嬰幼兒學習語言等技能有關鍵期,就不會在孩子學習技能的關鍵期,限制孩子的行為;如果我們了解了多元智能理論,并且知道一個孩子不可能各項智能都突出的話,我們就不會給孩子無限度地報興趣班;假如我們適時地了解了孩子的優(yōu)勢潛能,我們家長就不會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揚其短避其長;假如我們知道孩子的學習有不同的風格,那我們就不會抱怨孩子愛聽不愛看;假如我們知道上網玩游戲聊天能成癮的話,我們就不會無限度地讓孩子上網;假如我們在孩子玩電腦前先了解了電腦,在孩子上網前先了解了網絡,我們就會正確引導孩子走進電腦和網絡;假如我們知道做人比做事更重要,我們就不會把孩子的分數看的高于一切;假如我們知道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就不會不顧及孩子的感受,而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假如我們父母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就不會拿自己的孩子去盲目地跟別人的孩子比較……
一句話,家長的成長走在了孩子成長的前邊,就是一位合格的家長,就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社會、學校等一切有利的因素和條件來促進孩子的成長,最大限度地避免社會及學校等一切不利因素對孩子成長所造成的干擾。這樣,不管孩子學業(yè)是否優(yōu)秀,不管他將來是否能夠出人頭地,這種教育是成功的教育,這樣的家長是合格的家長,也可以說,合格的家長就一定能教育出合格的孩子!
二、爭做合格父母
由于社會和歷史的原因,制約了家長的成長,也制約了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多數家長在孩子沒有問題的時候,意識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旦孩子有了問題,問題就比較嚴重了。家長應該認識到,孩子各方面的好習慣需要從小培養(yǎng);培養(yǎng)好習慣難,改掉一個壞習慣比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更難。然而,我們不能因為難就不做了。面對一些對教育孩子失去信心的家長,我常常安慰他們說:“不要后悔以前,重要的是:從今天開始,把孩子的教育重視起來,把我們的差距趕上去,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能夠從自身找原因,能夠認識到自己不足的家長就是好家長,針對孩子的問題,我們多跟老師交流,找專家咨詢,上網查資料,查方法,看書學習,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這就是提高自己應對孩子教育問題的好方法。發(fā)現了孩子的問題,我們及時修正,這樣雖然孩子的成長不是一帆風順,但能保證在正確的道路上曲折前進,最終偏離不了大方向。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象一個盲人,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說象我們引導盲人走路,盲人走到哪,是否會遇到危險,是否會走彎路,是跟引路人有著很大的關系的,那些社會上不利因素的影響就象盲人走路時遇到的逆行的車或人,或者就像是一些違章停放的車輛等,只要引導他巧妙地通過,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所以,作為家長,不管你的家庭教育水平如何,只要你懂得了“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家長”,只要你認識到:“做父母需要學習”, 并且從現在開始學習,使你的家庭教育具備了:現代的教育觀念、科學的教育方法、健康的教育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諧的親子關系這五大元素,你就會成為合格的家長,你的孩子就一定能夠教育好!待續(xù)
三. 家長永遠不能放棄對孩子的教育
有一個四年級的家長對我說:“席老師,這孩子淘氣的簡直沒法,學習倒數十幾名,我真希望有人把他領走,我再生一個。”有一位初中三年級的孩子家長對我說:“席老師,我養(yǎng)這孩子還不如養(yǎng)一條狗,他除了上網吧,就是打架,我再也不想管他了,將來他該到哪就到哪吧!”還有的家長對我們說:“席老師,你能不能幫我教育這個孩子,要是您不收他的話,我就把他送到少管所去!”……
我們再看一看,問題孩子都來自于什么樣的家庭!有些年輕的父母,生下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帶,就什么都不管了;有些父母,生下孩子后,就把孩子交給文化程度很低的保姆來帶,自己則是吃喝玩樂什么都不誤;有些父母生下孩子后,就全托到保育院、托兒所、幼兒園、小學、中學……
孩子生下來的時候都是一樣的,雖然天資各有不同,但都還是一張白紙,為什么有些家庭的孩子逐漸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成了“問題孩子”?這些“問題”究竟從何而來?我們試想一下:從小沒有得到母愛和親情的孩子,能夠健康地成長嗎?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難道不應該反醒自己的教育和責任心嗎?把孩子推向社會,推向他人,這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是一種逃避。犯法的人,國家還要勞改,何況是孩子親生的父母,面對一個可塑性還很強的孩子,能放棄嗎?假如我們每一位家長,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首先反醒自己,從自身找原因,然后,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我們會發(fā)現,你變了,孩子也變了。所以,不管孩子出了什么問題,都是家長不懂教育,而不是我們的孩子不可教!家長不能放棄對孩子的教育,更不能逃避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有人認為,有些農民既不能給孩子優(yōu)越的條件,也談不上什么教育,但孩子卻常常能在高考中脫穎而出,由此認為家庭教育不重要。我們常常唏噓感嘆,但是有多少人從另一個角度想過,這些孩子的家長也許沒有很高的文化,但卻有很高的修養(yǎng),用他們美好的品質把教育滲透在了他們的一言一行里!而那些擁有優(yōu)越物質條件的家長卻從來沒有給過孩子應有的教育,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只是一味地抱怨和推卸責任,甚至無奈時想到要放棄,但是,捫心自問,我們能放棄我們的親情嗎?能放棄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嗎?能放棄我們的孩子嗎?
不能,家長永遠都不能放棄對孩子的教育!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五、結語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家長”,這不但是我們家長應該遵從的重要教育理念,同時,它也提醒我們家長,凡事要從自身找原因,正人先正己,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相鄰博客
- 為人父母須知 [2009-02-28 21:09:00]
- 現代家庭教育十大理念 [2009-02-28 21:16:00]
- 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家長 [2009-02-28 21:54:00]
- 好家長十大好習慣 [2009-03-09 13:1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