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家庭教育咨詢有感
中原油田關工委 杜京葉
2010年4月24日
今天我和油田關工委科學育兒的老同志們一道參加了一個社區(qū)服務大集活動,進行家庭教育咨詢服務。雖然我們是第一次參加社區(qū)服務活動,第一次到這個小區(qū)來搞家庭教育咨詢服務,事前也沒有宣傳,但是家長還是關注度較高的,因為是星期六,大部分家長是帶著孩子來的,有一家三口都來的,也有小學生自己來的。從中讓我們看到家庭教育日益受到家長的普遍重視。
在我接待的來訪者中,有一個小男孩特別可愛。在父母的鼓勵下自己跑來咨詢:“我回家寫作業(yè)前老想吃東西怎么辦?我寫作業(yè)邊寫邊玩怎么辦?”我告訴他:先吃點東西再寫作業(yè)不是毛病,不必在意。邊寫作業(yè)邊玩不是好習慣,給他出主意用遞減法來改掉這個習慣,并肯定了他是個積極上進的好孩子,孩子高高興興地離開了。隨后跟來的父母除和我們打了招呼外,絲毫沒有參與孩子的話題,但從他們幸福的微笑中看得出來,男孩的父母是教育孩子的有心人,我相信他們的教育一定能成功!
但是有三個案例給我留下了不盡的思考:
【案例1】一個小學二年級的男孩,因為在學校有時候受同學欺負,男孩的父親就對孩子說:“誰打你,你就打他,他傷了我負責!”聽了父親的話,男孩就開始打架,一次雖然打贏了,但是臉上也留下了一道傷痕,媽媽說腦袋后面還有一個大包,都是打架留下的。媽媽極力反對孩子爸爸的主張,但是說了父子兩個都不聽,當著我們的面男孩就對媽媽說:“我聽我爸的,不聽你的?!?/span>
我和王慧輝老師接待了這對母子,我們就夫妻教育意見不統(tǒng)一的危害和怎么對待孩子打架問題給家長做了工作,王老師又給家長講了男孩教育的有關問題。這個案例是當前家長比較普遍存在的、典型的“怕吃虧”心理的反映,而又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學會交往,其后果是嚴重的,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
【案例2】有一個28歲的女孩,見到我們不說話,手在發(fā)抖。通過母親的敘述,我們指導師心里都明白問題出在什么地方,但是母親不以為然,她覺得其他孩子都大學畢業(yè),老大還讀了研究生,是該女自己不爭氣。
情況大致是這樣的:這家父親下崗,靠蹬三輪車養(yǎng)活一家六口,現在已去世。母親沒有工作,要打幾份沒有人愿意干的工作謀生,是我局的特困戶。因為該女是第二個女孩,生下后就送到奶奶家代養(yǎng),奶奶很嬌慣,在奶奶家是小“霸王”。八歲時回到父母身邊,學習也很好,但親子感情缺失,總感覺自己是個外人,姐弟們有意見都和父親爭論,她不敢。正當她信心百倍備戰(zhàn)高考的時候,因為家庭當時經濟困難,母親說:“你考上也供不起。”結果影響情緒,成績下降,沒有考上大學,母親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反而說一些有傷女兒自尊的話,日積月累,女孩不和人交流,閉門獨處,更不會和男孩交往,母親犯了愁。
有關領導都很關心該女孩的問題,局里專門給她安排了勞務工,我們也將關注這一女孩的情況,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案例3】11點鐘,服務工作點都已撤離,就剩我們一個點了。我們正在準備撤離的時候,一個老太太路過,看到我們就走了過來,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讓我們都感到震驚的案例,是她親戚家的孩子:一個六歲男孩,父母認為他淘氣,經常打罵,且打得特狠,甚至用針扎, 但男孩的淘氣有增無減。
因為工作人員在等著我們收桌椅了,再說咨詢者又是親戚,所以我們給她提供了我們的辦公室地址,約好時間我們想和孩子的父母面談,進一步了解情況再做定論,我們不能讓這種家庭暴力再繼續(xù)下去。
離開咨詢現場,我們的心在震顫!教育父母,拯救孩子,在回家的路上我們關工委幾個同志都在共同探討著,任重道遠??!
今天晚上我關工委特邀培養(yǎng)女兒考上北大的岳升杰老師現身說法,講《覺醒吧!父母們!》,希望家長們不要錯過機會,特別是還在用傳統(tǒng)方法教育孩子的父母們,聽聽吧!該覺醒了,
至少不要再犯低級錯誤了!??!
相鄰博客
- 不會自學的人是文盲 [2009-12-12 04:44:00]
- 調查顯示:上海小學生超重和肥胖者增多 [2009-12-12 05:54:00]
- 大一男生悲觀厭世上吊自盡 [2010-04-22 20:39:00]
- 初二男孩當媽媽面刺老師 50多名同學被嚇呆 [2010-04-22 20:4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