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6日
今天,在回到家看過女兒的日記之后,我把女兒在百姓量販購物的小票粘到了家庭記錄本上。女兒問我,你粘到本上干什么呀?我說,這是女兒第一次自己去買東西,說明女兒長大了,我們得在家庭記錄本上記下來。
上午,正要和女兒出去買面包,同學(xué)來了一時沒法去商場。我就同她商量,問她是否能去?她爽快地答應(yīng)了。我交待她買些桃子,面包,她帶了10元錢就出去了。我和同學(xué)說話,在學(xué)校等她半個多小時,不見回來,一時有些著急。就急匆匆奔向商場。路上不見人,我心里就有些發(fā)慌,她第一次去買東西,不知會發(fā)生什么?心里就開始設(shè)想各種情況。
是不是她回到姥姥家了。我趕緊給媽媽打電話,一聽出是女兒接的,我就松了口氣,問她,買到東西了嗎?但是仍控制不住,我說,很擔(dān)心你,又跑到市場上找了。為什么不給我說一聲回來了呢?讓媽媽擔(dān)心。女兒聽出了我的焦急,她沒發(fā)脾氣,只是“嗯”著。我掛了電話。
回到家,女兒獨(dú)自購物的“作品”還放在茶幾上。她買了桃子、芒果、面包、豆沙包,還給自己買了一包泡泡糖,10元錢剩下9角錢,我心里感嘆她挺會花。
看過她買的桃子,不新鮮了,桃皮全蔫著。她還不會挑選,以前去買東西時,她雖說跟著可是主動性不高,看來,這種實踐還需繼續(xù)。
我也發(fā)現(xiàn),在實踐前,一定要列清單,說注意事項,這次她的購物實踐也讓女兒懂得了“挑選和反饋”。她對自己買的桃子也不滿意,但我和她爸爸還是吃了,對她的表現(xiàn)表示肯定。
這種肯定激起了她花錢的欲望,下午,女兒去眼吧時,就自己去量販買了一瓶水。
我去書店接她時就問她,啊,你真棒,自己會買水了。要是你自己把自己攢的錢花完怎么辦?她說,我做家務(wù)再掙。下一步,我怎么辦?得想辦法了,家庭幣來來兌換怎么樣?
相鄰博客
- 讀留言時的感動 [2008-07-23 15:40:00]
- 重視聆聽與誘導(dǎo)談話 [2008-07-24 09:58:00]
- 對孩子的訓(xùn)練應(yīng)該堅持 [2008-07-25 11:30:00]
- 我們家的懇談會 [2008-07-25 11:3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