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反思能力(1) 醉梅 文/主講 來自:u/fjlld/archives/2008/20081124194648.html
|
海靈格名言: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首先要檢查自己。 一、什么是檢查反思 簡單點說,檢查反思就是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檢查自己有沒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尋找問題的根源,找出不足、發(fā)現錯誤,從而改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 一、檢查反思的好處 1、 檢查反思可以少走彎路,讓頭腦更清醒。 反思,就好象一面鏡子,經常照一照,出自己的問題。 2、檢查反思可以讓我們在教育上更加謹慎。 家庭教育不是擺積木,可以推倒了重來。孩子不是試驗品,試一次不行,再試一次。 教育需要三思而后行,也需要行后而三思。 檢查反思,會讓我們頭腦清醒,會讓我們遠離教育的盲目,遠離教育的誤區(qū),會提高 我們教育的敏感性,敏銳度,會讓我們教育孩子時變得更加小心,謹慎,細致,認真。 3、檢查反思是個人成長需要 檢查反思是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在自我探索中我們成長了,孩子才能成長,如果我們不能先于孩子成長,至少我們要和孩子一起成長。而成長,自我檢查反思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二、為什么有的家長不反思 沒有反思的意識。 不知道自己的錯,以為孩子的錯。 不會反思,停留表層上。不知途徑。 三個方向進行檢查反思 水平檢查反思:聯系自己本身,進行檢查反思。 向下檢查反思:聯系自己的孩子,進行檢查反思。 向上檢查反思:聯系自己的父母,進行檢查反思。 一、水平檢查反思。 1、 檢查關系模式。 第一,檢查親子關系好不好。 專家名言:好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 親子關系很重要,但我們的教育中,卻認為:我該怎么教育很重要,要孩子怎么做很重要,要孩子聽話很重要,卻忘記了最基本的前提:親子關系要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檢查家庭關系好不好。 夫妻關系好不好,三代同堂家庭關系好不好,都很重要。道理講起來,大家都明白, 但是家長往往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忘記了另一方的影響。光把眼睛盯到孩子身上了,忘記了家庭關系對孩子的影響了。 家中有老人帶孩子的隔代家庭,比較麻煩。最大的麻煩是兩代人教育方式不一致,有沖突。家長要理智地堅持原則,老人要無原則的遷就,溺愛。造成孩子小小年紀會鉆空子。 2:檢查語言模式 負面語言:否定的、斥責的,批評的,辱罵的,諷刺的,奚落的,挖苦的,嘮叨的,嘲笑的,貶損的,抱怨的,氣憤的等等。 正面語言:贊賞的,正面暗示的,表揚的,鼓勵的,肯定的,欣賞的話。等。 經常用正面的語言來浸潤在日常生活中,時間長了,就會親子關系就會有大的改觀,孩子就會朝好的方向發(fā)展。 二、向下檢查: 把孩子當作自己的一面鏡子,反觀自身。 1、檢查這是誰的問題 有時,我們發(fā)現了一些孩子身上的問題,教育上的困惑,家長分不清這些問題到底是自己的還是孩子的。會混亂地攪和在一起。這個時候,指導師就要能幫助家長區(qū)分這些問題,檢查這是誰的錯,這樣,才不會怪罪于孩子。 舉例一: 孩子在家討好父母,在外討好別人,小小年紀學會了奉承人,看人臉色行事。 壓抑孩子正常的需要來迎合成人,犧牲孩子正常的成長為代價。 舉例二:孩子為什么撒謊。 2 檢查這是誰的需要 “我這是為了你好!”但我們仔細反思一下,就可以發(fā)現,名義上是愛孩子,實際上是愛自己。名義上為孩子著想,實際是滿足自己的內心需要。 考考你一:你這次考試考這么差,簡直丟盡了我的臉,你看隔壁的誰誰誰,上小學時沒你成績好呢,現在人家上了成績光榮榜了。 答: 考考你二:孩子,你要什么盡管說,我都會給,爸爸現在有的是錢!不象小時候是個窮孩子啦。 答: 考考你三:兒子13歲了,不象小時候那樣陪著我散步,很多話也不和我說了,沒有那么貼心,知心了。我真怕她有一天離我而去。我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 答: 阿德勒名言:“真正的愛,母愛的真正本質在于關心孩子的成長,這也就意味著母親和孩子的分離。” 考考你四:我孩子6歲,子衣服經常是搞得很臟,怎么么就不講衛(wèi)生啊。。我就是看 不慣他那臟的樣子。我象他這樣年紀,很愛干凈,衣服不讓他臟一點點。 答: 小結:家長要弄清這是誰的需要。我們應當反思一下,是不是我們潛意識中的原始心 理需要,只有認請了是誰的需要,他才能不再埋怨孩子,不再對孩子太苛求。孩子不 是自己的私有財產,這點在現代家庭教育十大理念中強調又強調了的。 檢查3:檢查家長自己的性格 我們?yōu)槭裁次覀円尲议L關注自己的性格特征,氣質特點?因為孩子或多或少會遺傳 家長的某些性格特征或氣質特點。而這些性格往往影響孩子的性格。家長能從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性格的影子,可是,有的家長不一定會告訴你這些。這就要求指導師去主動了解家長的性格,必要的時候,要請他描述一下自己的性格特征。比如,問他性格是偏內向啦,還是偏外向啦;你在大眾場合會不會顯得拘束啦,你是急性子的還是慢性子的人?等等。
三:向上檢查反思: 1 審視自己的過去 孫瑞雪名言:您要做的是改變您自己,不讓您自己成為您童年的俘虜,最終不讓您孩 子成為您童年的俘虜。 我們的信念系統、人生態(tài)度、情感方式、思維模式和價值取向,從哪兒來的?都是由 過去的生活經歷中積起來的,我們都是在過去的人生經驗里成長起來的,我們的心理,有著過去的烙印。這烙印里,就有好的東西也有不好的東西。很多是藏在潛意識里的,只是我們沒有發(fā)現。 我們作為人總會有缺點,有的也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礙,所以,我們去反思,就是幫助我們自己去檢查自己,檢查自己的過去,檢查自己有沒有心理傷痕和陰影,這些心理傷痕和陰影有沒有給孩子帶來影響。通過這樣的反思來掃描自己,去除心靈的雜質,去發(fā)現自己,治療自己。從而改進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的各方面狀態(tài)特別是心理狀態(tài)變得比以前更好,只有這樣,才能以更好的姿態(tài)去教育孩子,才能扔掉以前的沉重的包袱輕松上路。 所以,要引導家長做歷史回顧,通過審視自己的童年,回憶自己的過去, 看自己有沒有心理傷痕和陰影,從過去的生活經歷中,找到和現在相關的因素,發(fā)現自己和孩子有什么關系,自己的心理有沒有影響到自己的教育行為和方式。 案例:忍受不了孩子的哭 要善于引導家長去回憶過去,去挖掘心靈深處的東西,意識下面的東西,找到和現在的聯系。這樣的做的目的,讓家長知道,他現在的行為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看清自己錯在哪兒,是不是自己的這些經歷和傷痛影響了自己的教育行為。 |
相鄰博客
- 網絡為何能左右青少年的成長(1) [2009-03-04 18:26:00]
- 財商從零用錢開始培養(yǎng) [2009-05-29 07:51:00]
- 教師教育子女誤區(qū)(四) [2009-07-03 16:27:00]
- 檢查反思能力(2)(轉載) [2009-07-06 21:3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