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幫助家長分析孩子不喜歡父母的原因,掌握一些與女兒溝通的技巧,增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在家庭中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學重點:1、了解孩子不喜歡父母的原因2、掌握與孩子溝通的技巧。
教學難點:教學重點2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時間:2課時
過程與步驟:
一、導入:(略)
二、教學過程:
1、經(jīng)典案例一
父母疑問:我說的是對的,孩子為啥不聽
潘女士和女兒早早就來到了論壇舉辦地點?!皝砺爩<覀兊膱蟾?,我是想掌握一些與女兒溝通的技巧?!?br />從潘女士口中,我們得知她的女兒小麗今年11歲,讀小學四年級,成績非常好,在班里排在前三名,和父母的感情也很好。但是潘女士就是覺得小麗不愛聽他們的話,做事情有自己的方式,和自己希望中的不一樣。比如放學回家,潘女士要求小麗先做完功課再玩,但小麗回到家,總是要看看報紙、玩上一陣才肯做作業(yè),有時潘女士和女兒講道理:“拖得很晚做作業(yè),效果也不好。”可是女兒就是不聽,繼續(xù)玩她的,“有時候我說得很嚴厲,她才會很勉強地去做功課”。這讓潘女士很苦惱。“我覺得我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孩子在理解和接受上會出岔?!?br />專家解疑:請聽你的孩子“說完”
論壇邀請到的加拿大家庭心理咨詢專家俄尼·拉哲羅托正是一名溝通技巧的專家。對于與子女有溝通障礙的家長們,他提供了直接、具體的建議。
俄尼說,增強家庭成員的溝通非常重要。溝通最重要的因素是傾聽。當孩子還沒有說完時,請不要在中間插嘴進行評論,這給孩子的印象是你沒有在傾聽。我曾經(jīng)聽到過一對父子的對話,兒子說:“我擔心自己上大學的事。”父親立即插話說:“別犯傻了!”面對父親這種反應,兒子無言以對。
在同樣的情形下,兒子說,“我有點擔心上大學的事?!边@次,父親沒有插話。兒子會繼續(xù)說:“我認為我上不了大學?!边^一會兒,父親可以這樣反應:“你有什么問題嗎?”兒子繼續(xù):“我恐怕考不上?!边@樣,父親開始了溝通,兒子也被鼓勵開始溝通。父親還可以用下述話繼續(xù)交談:“我在你這年齡的時候(或在我中學的時候)有過相似的感覺?!备赣H主動鼓勵兒子繼續(xù)溝通。這樣孩子就很愿意把自己的煩惱帶回家。
您希望您的孩子靠誰指引,您、家庭成員,還是街上的朋友。這是您的選擇。我們了解孩子越多,孩子與我們的感情會越深。
2、經(jīng)典案例二
父母疑問:孩子為什么關(guān)上心門
小明,今年12歲,父母是做生意的。上初中開始就寄宿在老師家,很少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后來,每天沉迷于網(wǎng)吧。錢花完了就偷偷從媽媽的口袋里拿。對父母的勸告一句也聽不進。
一籌莫展的父母找到青少年熱線的咨詢員求助。對話中,楊老師覺得小明沉迷上網(wǎng)只是一個結(jié)果,關(guān)鍵在于父母對小明的教養(yǎng)方式。在楊老師的傾聽、引導下,小明打開心扉,說出了不被父母了解、無法和父母溝通的一件件事情。
說到初中開始寄宿的那段經(jīng)歷時,小明哭了。小明原來在家附近的學校就讀,和同學的關(guān)系處得很融洽,功課也很好。但是父母卻自作主張,以讓他更好地學習為理由把小明轉(zhuǎn)到另一所學校,而且要寄宿在一個老師家,一點沒理會小明的想法。
那個老師對小明態(tài)度很粗暴,經(jīng)常說打就打,小明特別想回家和父母住,但父母的反應是:“肯定是你不好,老師才會打你?!蹦莻€階段小明心灰意冷,甚至想到了死。這件事情在小明內(nèi)心深處留下很深的烙印,從不滿父母不關(guān)心自己生活,發(fā)展到了憎恨自己父母的地步,但父母對此卻渾然不知。
看著兒子的眼淚,一直在旁邊聽著的父母驚呆了。
專家解疑:想辦法讓孩子喜歡你
浙江成長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長吳錦良教授對于小明的狀況并不覺得驚訝,“有一部分家長就是這樣用愛孩子的名義,做著實際上是在傷害孩子的事。”吳教授認為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家庭面臨的問題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關(guān)系,表面上父母覺得沒問題,實際上是有問題的,那就是孩子內(nèi)心對父母的接納、愛的程度到底怎么樣?到底有多少孩子在家里,能夠感受到愉快、安全、理解、寬容,讓他們可以有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外面的世界。常州曾經(jīng)有一家教育機構(gòu)做過一份問卷調(diào)查,填寫問卷的700名孩子中,竟然有54.5%的孩子在“最不喜歡的人”一欄里選擇了自己的父母。吳教授建議家長們,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快樂,讓孩子深深地愛上你。
孩子之所以接受某一個建議,不是因為這條建議是如何正確,而是因為這條建議是由一個他喜歡的人提出來的。孩子因為愛你才會接納你,聽從你的意見。
尊重會讓孩子快樂。尊重孩子的選擇,你可以通過對問題的分析來影響他,但不是幫他做決定。尊重也許本身并不能直接地、明顯地給孩子帶來快樂,但至少可以消除他很多的不快樂。
有些父母親們總是以“我們這樣做是為你好”為理由,粗暴地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強加給孩子。在很多方面,孩子的意愿無法實現(xiàn),有挫折和無力感。
父母要寬容,容忍孩子犯錯,不要因為一次考試考不好,就批評他;有一點點小地方做得不合乎你的標準,就指責他。不能允許孩子在成長、前進的過程中犯錯誤、走彎路,這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讓他們不快樂。
還有一點是要給孩子安全感。在任何時候,家都是孩子的大后方,尤其是他在外面受到委屈、挫折、傷害時,父母要營造一個讓孩子最放松、最放心、可以說出所有心里話,并且不會得到任何否定性評價的環(huán)境。
教學重點:1、了解孩子不喜歡父母的原因2、掌握與孩子溝通的技巧。
教學難點:教學重點2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時間:2課時
過程與步驟:
一、導入:(略)
二、教學過程:
1、經(jīng)典案例一
父母疑問:我說的是對的,孩子為啥不聽
潘女士和女兒早早就來到了論壇舉辦地點?!皝砺爩<覀兊膱蟾?,我是想掌握一些與女兒溝通的技巧?!?br />從潘女士口中,我們得知她的女兒小麗今年11歲,讀小學四年級,成績非常好,在班里排在前三名,和父母的感情也很好。但是潘女士就是覺得小麗不愛聽他們的話,做事情有自己的方式,和自己希望中的不一樣。比如放學回家,潘女士要求小麗先做完功課再玩,但小麗回到家,總是要看看報紙、玩上一陣才肯做作業(yè),有時潘女士和女兒講道理:“拖得很晚做作業(yè),效果也不好。”可是女兒就是不聽,繼續(xù)玩她的,“有時候我說得很嚴厲,她才會很勉強地去做功課”。這讓潘女士很苦惱。“我覺得我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孩子在理解和接受上會出岔?!?br />專家解疑:請聽你的孩子“說完”
論壇邀請到的加拿大家庭心理咨詢專家俄尼·拉哲羅托正是一名溝通技巧的專家。對于與子女有溝通障礙的家長們,他提供了直接、具體的建議。
俄尼說,增強家庭成員的溝通非常重要。溝通最重要的因素是傾聽。當孩子還沒有說完時,請不要在中間插嘴進行評論,這給孩子的印象是你沒有在傾聽。我曾經(jīng)聽到過一對父子的對話,兒子說:“我擔心自己上大學的事。”父親立即插話說:“別犯傻了!”面對父親這種反應,兒子無言以對。
在同樣的情形下,兒子說,“我有點擔心上大學的事?!边@次,父親沒有插話。兒子會繼續(xù)說:“我認為我上不了大學?!边^一會兒,父親可以這樣反應:“你有什么問題嗎?”兒子繼續(xù):“我恐怕考不上?!边@樣,父親開始了溝通,兒子也被鼓勵開始溝通。父親還可以用下述話繼續(xù)交談:“我在你這年齡的時候(或在我中學的時候)有過相似的感覺?!备赣H主動鼓勵兒子繼續(xù)溝通。這樣孩子就很愿意把自己的煩惱帶回家。
您希望您的孩子靠誰指引,您、家庭成員,還是街上的朋友。這是您的選擇。我們了解孩子越多,孩子與我們的感情會越深。
2、經(jīng)典案例二
父母疑問:孩子為什么關(guān)上心門
小明,今年12歲,父母是做生意的。上初中開始就寄宿在老師家,很少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后來,每天沉迷于網(wǎng)吧。錢花完了就偷偷從媽媽的口袋里拿。對父母的勸告一句也聽不進。
一籌莫展的父母找到青少年熱線的咨詢員求助。對話中,楊老師覺得小明沉迷上網(wǎng)只是一個結(jié)果,關(guān)鍵在于父母對小明的教養(yǎng)方式。在楊老師的傾聽、引導下,小明打開心扉,說出了不被父母了解、無法和父母溝通的一件件事情。
說到初中開始寄宿的那段經(jīng)歷時,小明哭了。小明原來在家附近的學校就讀,和同學的關(guān)系處得很融洽,功課也很好。但是父母卻自作主張,以讓他更好地學習為理由把小明轉(zhuǎn)到另一所學校,而且要寄宿在一個老師家,一點沒理會小明的想法。
那個老師對小明態(tài)度很粗暴,經(jīng)常說打就打,小明特別想回家和父母住,但父母的反應是:“肯定是你不好,老師才會打你?!蹦莻€階段小明心灰意冷,甚至想到了死。這件事情在小明內(nèi)心深處留下很深的烙印,從不滿父母不關(guān)心自己生活,發(fā)展到了憎恨自己父母的地步,但父母對此卻渾然不知。
看著兒子的眼淚,一直在旁邊聽著的父母驚呆了。
專家解疑:想辦法讓孩子喜歡你
浙江成長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長吳錦良教授對于小明的狀況并不覺得驚訝,“有一部分家長就是這樣用愛孩子的名義,做著實際上是在傷害孩子的事。”吳教授認為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家庭面臨的問題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關(guān)系,表面上父母覺得沒問題,實際上是有問題的,那就是孩子內(nèi)心對父母的接納、愛的程度到底怎么樣?到底有多少孩子在家里,能夠感受到愉快、安全、理解、寬容,讓他們可以有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外面的世界。常州曾經(jīng)有一家教育機構(gòu)做過一份問卷調(diào)查,填寫問卷的700名孩子中,竟然有54.5%的孩子在“最不喜歡的人”一欄里選擇了自己的父母。吳教授建議家長們,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快樂,讓孩子深深地愛上你。
孩子之所以接受某一個建議,不是因為這條建議是如何正確,而是因為這條建議是由一個他喜歡的人提出來的。孩子因為愛你才會接納你,聽從你的意見。
尊重會讓孩子快樂。尊重孩子的選擇,你可以通過對問題的分析來影響他,但不是幫他做決定。尊重也許本身并不能直接地、明顯地給孩子帶來快樂,但至少可以消除他很多的不快樂。
有些父母親們總是以“我們這樣做是為你好”為理由,粗暴地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強加給孩子。在很多方面,孩子的意愿無法實現(xiàn),有挫折和無力感。
父母要寬容,容忍孩子犯錯,不要因為一次考試考不好,就批評他;有一點點小地方做得不合乎你的標準,就指責他。不能允許孩子在成長、前進的過程中犯錯誤、走彎路,這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讓他們不快樂。
還有一點是要給孩子安全感。在任何時候,家都是孩子的大后方,尤其是他在外面受到委屈、挫折、傷害時,父母要營造一個讓孩子最放松、最放心、可以說出所有心里話,并且不會得到任何否定性評價的環(huán)境。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每個孩子應具備的好習慣 [2008-08-03 18:03:00]
- 如何對孩子進行社會交往規(guī)范教育 [2008-08-03 18:05:00]
- 給孩子“設(shè)”難題——王晶的故事 [2008-08-06 17:57:00]
- 關(guān)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失誤導致少年失足 [2008-08-06 18:0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