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性強的同學往往表現(xiàn)得沒有主見,缺乏自信,總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從屬地位。遇到事情總想依賴父母、老師或同學,總希望他們能為自己作出決定,不敢獨立負責。依賴性強的同學往往喜歡與獨立性強的同學交朋友,他們顯得很順從,希望獨立性強的同學能給他們出主意。如果失去了可以依賴的人,他們常常不知所措。
依賴性這一不良表現(xiàn),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糾正,發(fā)展下去危害很大,依賴性過強的人,可能對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很吃力,內(nèi)心缺乏安全感,很容易產(chǎn)生焦慮和抑郁等情緒反應,影響心身健康。如何矯正這一不良性格呢?以下提出幾種建議:
1.培養(yǎng)自信心。大多依賴性強的同學都不太自信,遇到問題時不敢自己想辦法解決,只好請求家長或老師、同學幫忙。所以他們自信心的自我培養(yǎng)就非常重要。首先要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我們是能處理自己生活和學習問題的;其次是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才能,獨立解決一些問題,增強自信心。
2.調(diào)整與父母的關(guān)系。應多與父母交流溝通;讓他們知道,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桎梏獨立性與創(chuàng)造性,喪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不利于身心健康,應該適度放手,給予了解周圍世界的自由。
3.尋找獨立鍛煉的機會。如在學校中主動要求擔任一些班級工作,以增強主人翁的意識。使我們有機會去面對問題,能夠獨立地拿主意,想辦法,增強自己獨立的信心。在家里,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性。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活,自己的一些事情先要自己想一想,自己拿主張。
4.多向獨立性強的同學學習。青少年時期同伴的作用有時甚于父母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在老師的幫助下,與獨立性較強的同學交往,觀察他們是如何獨立處理自己的一些問題的,向他們學習。同伴良好的榜樣作用可以激發(fā)我們的獨立意識,改掉依賴這一不良性格。
相鄰博客
- 青少年成才的10大心理障礙 [2009-03-18 20:29:00]
- 中學生的情緒情感特點 [2009-03-18 20:30:00]
- 運用心理咨詢中的提問技巧改善和孩子的溝通效果 [2009-03-18 20:39:00]
-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統(tǒng)一的重要性 [2009-04-15 14:5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