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子第四小學家教篇總結
全校共收到62篇
王肅陵石化公司財務處2009年4月
孩子今年十二歲了,馬上小學畢業(yè)升初中了,在孩子小學生活的這幾年中,我們家長其實也是隨著孩子一同成長,一同學習進步,教育孩子的點點滴滴,也變成了自己人生的豐富積累。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許多家長都有共同的認識:身體的健康成長始終應該是第一位的,只有身體健康,其他的才有可能在一個較好的平臺上發(fā)展起來。首先從我們家長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起居,有規(guī)律的生活其實會給孩子安定的感覺,自覺地按時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其次,要注重體育鍛煉,孩子二年級的時候?qū)W會了游泳,那以后我們鍛煉的時候經(jīng)常帶上她,和我們一同游來游去的時候,她也會自信地教那些只敢在淺水區(qū)玩水的孩子一些基本動作,適當?shù)捏w育鍛煉,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都有好處?,F(xiàn)在往往要給孩子做出表率,自己也不敢偷懶,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打球、跑步、游泳,既鍛煉了身體,又增加了和孩子交流的時間,一舉多得。
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平常和好多同事談論孩子的學習時,發(fā)現(xiàn)許多家長最頭痛的是孩子做作業(yè)時間很長,影響孩子的休息時間,家長也不得不陪在孩子身邊,甚至影響大人孩子的情緒,我家孩子一直做作業(yè)很快,并能保質(zhì)保量,究其原因,還是和我們的激勵機制有關,早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大班老師往往會布置一些簡單的拼音字母和數(shù)字讓孩子抄寫一下,這其實就是孩子最早的作業(yè),所不同的是幼教老師并不強求孩子把這些作業(yè)必須完成,但我們會告訴孩子這是老師讓寶貝復習的知識,并且和孩子一同抄寫完成,完成這些事情后,她就可以玩游戲、看電視等等,我們大人就可以干別的家務,或者有其他活動,時間長了,孩子印象中就會知道每天回家后有一項必做的工作,但這項工作做完后,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所以基本上孩子一放學就自覺做作業(yè),我們家長同時做飯干家務,互不影響,必要的時候加以輔導,基本上早早就能做完作業(yè),還有一些時間練鋼琴、鍛煉身體等。
有機會就告訴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念,小事之中培養(yǎng)大品德。小時候孩子送幼兒園時,剛開始不適應,哭鬧時阿姨們常常會說:“寶寶不哭,媽媽掙錢去了,掙了錢給寶寶買糖吃?!眲傞_始我也覺得這一招很奏效,因為下班接孩子時孩子會說:“我今天沒哭,媽媽今天掙好多錢了嗎,可以買好多東西了。”這使孩子有了最早的金錢觀念。我是個財務工作者,天天和錢物打交道,有一天單位加班,帶孩子去辦公室,孩子看到了我們的工作情況,很好奇地問:“你們都管那么多錢,自己是不是都可以拿?”我很認真地告訴她:“我們是為單位服務的,這些都是公家的錢,媽媽只能掙得應發(fā)的工資,別的錢都不能拿。”沒想到這件小事讓孩子記在了心里,在后來班級作業(yè)的一篇作文中,她寫道:“我覺得會計是一項高尚的職業(yè)…….我也希望自己能成為有用的人才,為國家服務”,孩子能有這樣樸素的認識,我覺得很欣慰。
在孩子的成長學習過程中,要經(jīng)常提醒孩子堅持、勤奮,并且以身作則。學習是每個人一生的事業(yè),我們經(jīng)常告訴孩子他們這個階段學習的都是基礎知識,是為以后的學習打基礎,爸爸媽媽也在不停地學習。忙完家務,我一直在堅持閱讀英文刊物,學習相關專業(yè)知識,孩子看到我們都在認真學習,也就很自覺地去做作業(yè)、復習了。剛好,孩子的鋼琴老師是我的一位同事,孩子剛開始和她學琴時,不相信她是我的同事,認為只有音樂老師才會彈鋼琴,我就告訴孩子,老師以前是音樂學院畢業(yè)的,但在以后的工作中又堅持學習了別的知識,所以現(xiàn)在可以從事不同的職業(yè),并且?guī)タ戳送碌霓k公室,又聆聽了同事優(yōu)美的琴聲,孩子很受啟發(fā),懂得了只要堅持學習,就會有收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孩子的教育也可謂是我們做父母的終身職業(yè),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也在向孩子們學習呢,在孩子身上可以看到我們的影子、我們的優(yōu)缺點,讓我們在警醒的同時,以更博大的胸懷去對待孩子們,對待我們周圍的人和事,而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的,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歲月,是每一位父母最大的財富。
點評:很了不起!從教育孩子的點點滴滴做起,與孩子共同成長,豐富了您的人生,滋養(yǎng)了孩子的成長!這就是知心姐姐盧勤所描述的好父母、好孩子!
給孩子一個適度寬松的能《2》
自我發(fā)揮的個人空間
在對于孩子的教育中,我們做父母的碰到了許多的苦惱和不解:學習、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交友、時尚的追求等方面,都發(fā)生過沖突和矛盾,下面就一些相關問題的處理、解決,談一些我們的思路和作法,供大家來一起商討和交流。
首先要說的是在孩子興趣愛好方面的自我選擇的問題。在這個事情上,我們做家長的就走過彎路。我孩子在5歲的時候,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就開始參加了一些她所喜歡的興趣班,當時她喜歡的樂器是古箏,但我們家長卻認為古箏是一個較簡單的民族樂器,較之西洋樂器如手風琴、鋼琴等來講,過于簡單,學了以后如想有更進一步的發(fā)展,可能沒有益處。即使以后再改,也因?qū)W習任務的不斷加重而不再可能有時間了。結果硬是逼著她學習手風琴。由于從心里深處一開始就存在抵觸情緒,加之老師施教的嚴厲,不太懂幼兒心理,每次學琴、練琴就如同遭受體罰是的,可想而知,不但琴學得極不情愿,更不用說能自覺的去練琴了。到后來,在學了一年半左右后,還是按著孩子本人的意愿,讓她改學古箏。結果,不但每次上課都能主動的自己去,而且在回家后總能自覺的去練習。甚至有時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她還會不自覺的上琴彈奏一番,以排解心中的不快。
其次,我們在對待購買孩子的衣物等物品的問題上,也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在她較小的時候,總是我們父母給她作主,從考慮舒適、健康、耐用等角度著想,買一些我們認為實用的東西給她。有時雖然她不滿意,但畢竟沒有太多的發(fā)言權,也說不太明白,只能不情愿的接受。但到了三年級以后,她的自我主宰意識越來越強烈。其原因一是和她周圍的同學、朋友們比較,有著她們自己的審美觀。再者,在網(wǎng)絡、電視等媒體的影響下,也有著時代的印記。對此,我們做家長的也在不斷的跟著變化和適應。如在購買衣物的問題上,與她一起挑選、試衣,我們家長只是在一些衣物的質(zhì)地、成色上多提一些建議,而對樣式等,只要不是太過分,也就認可她的選擇。結果我們發(fā)現(xiàn),其實孩子所挑選的衣物、鞋子等,還真是比較符合現(xiàn)代的社會潮流,看起來大方、適宜。孩子也因為有了她自己的發(fā)言權,對父母們堅決反對的東西,她也能逐漸的妥協(xié)、讓步,最終達到了一個和諧的、圓滿的解決效果。
我們在對孩子所讀的書的選擇方面,也曾發(fā)生過一些爭執(zhí)和困惑。爭執(zhí)的主要原因是她可以看什么樣的書。目前有些兒童類的作品,其內(nèi)容含有一些有關孩子間相互愛慕、語言上有著挑逗追求一類的話題。從我們父母的角度出發(fā),認為孩子在這個時期(小學期間)接觸這些內(nèi)容,感覺的確有些不合適。但周圍的環(huán)境中卻又有很多這樣的東西存在:媒體、電視、圖書,甚至孩子周圍的一些同學之間,都流傳著這方面的內(nèi)容。如果完全禁止,一是也不可能,其次也對孩子們之間的交流、交談造成影響,不利于她與同學之間的交往,甚至對其自信心也可能造成打擊。因此,我們作為家長的最終采取的方法是:訂閱一些她喜歡看的書報、雜志,如意林(包括兒童版的)、我們愛科學、兒童文藝等。其次,也根據(jù)她目前的愛好、所謂班級流行的叢書,給她有選擇的購買一些由知名作家編寫的系列作品,如作家楊紅櫻所寫的小說。另外,也引導她看一些純美小說系列,如曹文軒的“草房子”、法國蒂皮·德格雷的“我們的動物朋友”等書。至于學校老師所安排的看一些古典名著之類的書,我們的態(tài)度是盡量引導她去看,不愿看,也不勉強??傊?,盡量給她一個寬松、有度的一個學習環(huán)境。
另外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喜歡買一些零食吃,這也是我們做家長的有些煩惱的問題。原因主要是她所買的幾毛錢的一袋的食品一是沒有營養(yǎng),其次也怕不衛(wèi)生,而且擔心可能影響到正常的吃飯規(guī)律。對此我們從開始的堅決反對、制止,逐漸的調(diào)整到承諾在某些時候,帶她出去吃如肯德雞一類的西餐食品,一定程度上滿足她的好奇心,其條件是不允許她再去買那些極其便宜的袋裝食品,即使要買,也必須到大的超市去買,有時我們家長會陪著她一起去挑選。再者就是我們從五年級開始,每個月給她一定的零花錢(每月10元),由其自己選擇控制,教會她有一定的理財、物品選擇有對比、實用等方面的意識,做事、買東西有一定的計劃、懂得取舍。但學習等方面的花費還是我們家長給她負責。目前,她至少知道買東西的錢并不是沒有限制的,有些東西也不是都可以賣得起的,而且她的錢每個月也是有限的。
最后要講的就是和父母頂嘴、鬧別扭的問題,尤其是在五、六年級所謂的孩子的逆反心理期,更是如此:衣服的選擇、大眾場合父母的言行表現(xiàn)、流行音樂的喜好、演藝明星的追逐等,都是拌嘴、鬧情緒的導火索。通過爭執(zhí)、禁止等一些父母的強制要求,使孩子的心理和情緒始終處于一種壓抑、不快的氛圍中,我們也認識到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是不利的,而且我們的思維、想法也可能的確是有點落伍了。也許正如孩子自己所說那樣,我們可能真是老古董了,與時代的發(fā)展跟不上了……。對此,我們也逐步的調(diào)整了我們對孩子的管制要求,對孩子在這些方面的挑選、欣賞方面,適度干涉,既不完全阻止,也不是任其放縱。
總之,我們在孩子的教育、培養(yǎng)的過程中,總結的經(jīng)驗是:一定要給孩子一個適度伸展的個人空間,而家長作為監(jiān)護者,適時給予調(diào)整、引導。家長與孩子的關系,既時父子母女關系,也應當是朋友、師生或者合作者之間的關系。
以上僅僅是我們做父母的在與孩子管理、教育、交流方面的一些親身經(jīng)歷上感受,很可能有些方面的作法還值得商榷,但我們很愿意與大家一起來探討、學習和改進,畢竟目的是相同的:為了孩子更好的將來。
點評:很好!您能從孩子學樂器這件事受到啟發(fā),在購物、讀書等生活方方面面給孩子適度自由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去選擇、自己學理財。同時,又給孩子制定適度的規(guī)則,這就確保了孩子成長的條件:愛與自由,規(guī)則與平等!
獨山子第四小學六年級(1)班
吳文笛家長
2009.04.05
小學生教育之我見《3》
四小六(1)班劉非遲家長 劉炬
小學生的教育問題歷來是引起社會各界和每個家長高度重視的,現(xiàn)在各類關于孩子教育和成長的書籍琳瑯滿目,然而,在具體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時,卻讓我們常常感到?jīng)]有一個經(jīng)驗能真正適合自己和束手無策,尤其是對每一個小學生的家長。以下是自己的感受和經(jīng)驗。
一、 孩子上網(wǎng)怎么引導
當今是信息化社會,每個人的生活都會不由自主的融入其中,小學生也一樣。記得還是四年級時,四小的語文考試有一次出了問學生“QQ”和“MSN”是什么意思的題目,我們家由于一直沒有上網(wǎng),結果孩子就不知道,但是只要接觸過網(wǎng)絡的孩子,至少都知道“QQ”,因為我很清楚,現(xiàn)在可能四年級的孩子就對“QQ”很熟悉了,甚至還有自己的QQ,那么怎么給自己的孩子補課呢?
我們意識到孩子沒能答上問題的自責心理及和別的孩子的差距,我們感到這不怪孩子,只能怪家長沒能跟上形勢。之所以家里沒上網(wǎng),就是擔心孩子會“中毒”,因為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幾乎沒有純潔性和仁慈可言,如果你沒有“抗體”,上網(wǎng)的后果就意味著不僅會害了你自己,甚至會毀掉一個家庭!因此,面對孩子上網(wǎng)的問題,必須是要正確引導。
我們及時給孩子補上了必要的網(wǎng)絡知識,在六年級時,允許孩子每周有一次自己上網(wǎng)翱翔的機會。后來,學校的信技課更好地彌補了孩子在這方面的知識,現(xiàn)在孩子也能正確地面對網(wǎng)絡了。
二、 怎樣面對孩子玩游戲(電腦游戲和游戲機)問題
現(xiàn)在的小學生如果說自己不會玩或不玩電腦游戲和游戲機,那可能會是很讓人吃驚和奇怪的,甚至會被同學瞧不起的。因為電腦現(xiàn)在基本上大部分家庭都有,而生活條件較好的家庭,孩子肯定也會有一臺自己的游戲機的。其實,分析孩子有玩游戲的愿望和喜歡玩游戲,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有電腦的家庭,買電腦時的設想都說是給孩子學習或給自己學習用的,但電腦買回來后,電腦就首先成了家長的游戲機,孩子不可能置之不理的;二是現(xiàn)在的電腦游戲內(nèi)容確實很吸引人,我們很難拒絕其誘惑;三是孩子身邊和小學生中玩電腦游戲的太普遍了。
面對這一切,想設置屏障和維護神秘主義,結果肯定是無效,甚至適得其反。
我主張在孩子玩電腦游戲問題上,首先讓孩子早早就“開禁”,徹底打破游戲問題在孩子心目中的神秘主義;二是一定要對孩子正確引導,肯定不能每天玩游戲,我們要求是每周一次上網(wǎng)時可以玩,再就是周末完成全部作業(yè)后,可以去玩,當然也必須規(guī)定玩游戲的時間,可以肯定小學生中近視眼多的情況是和孩子玩游戲有一定關系的,因此必須教育孩子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三、 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是最重要的
現(xiàn)在家長在談到對孩子教育時,常常都會說:只要孩子健康、快樂、正常就好。其實現(xiàn)在的孩子是很難擁有這些的,實際情況是:老師累,家長累,孩子更累。因為每個老師和家長更多的是關注孩子的智商(IQ)、情商(EQ),而且現(xiàn)在又提出孩子要具備創(chuàng)商(CQ)。因此,孩子的生活在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中,每天的二十四個小時中,至少有十個小時是用來在學校上課和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yè)的,而寶貴的周末兩天看似屬于自己的時間,又被家長“強行”安排去參加各種課外學習,這種情況在小學生中是很普遍的。
我堅持認為,作為一個正在打好學習基礎的小學生來講,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德智體同步全面發(fā)展,但是,對于在上述環(huán)境里成長的孩子,是很難做到這些的。
因為每個家長都知道,當今的社會尤其是孩子將來的就業(yè)問題只會是競爭越來越激烈和殘酷無情的,他們也知道孩子不應該成為在學校學習時的“學習瘋子”和課余時間的“學習專業(yè)戶”,但是,現(xiàn)在這種現(xiàn)狀很難很難改變了,因為這涉及我國的教育體制問題,不可能很快就和國際接軌的。
這樣,對于孩子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問題,一是學校的教育中應該更多地體現(xiàn),給孩子多爭取些“快樂和輕松成長”的時間;再就是家長必須改變觀念,因為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成為數(shù)學家、鋼琴家和畫家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必須首先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從小讓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孩子懂得真善美,尤其要注意不能讓孩子從小“偏科”,這樣,就可以讓你的孩子從小擁有長大后可以應變的能力,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成就自己的事業(yè)。
我主張,在孩子正常的學校生活中,孩子必須每天完成學校的課程和作業(yè),但是在周末,必須讓孩子有一個晚上和至少半個白天的自由活動時間,這段時間,完全讓孩子自己安排,但必須有鍛煉身體的運動時間,其目的就是讓孩子在“該學習的時間”能做到“瘋狂地學習”,而在孩子“不該學習的時間”能做到“瘋狂地玩”。除此之外,每天時間不長的有教育意義的電視內(nèi)容也應該讓孩子去觀看,每天也應該讓孩子擁有讀一些課外讀物和書籍的時間,讓孩子開闊眼界,培養(yǎng)孩子多思考和多分析問題的能力。
當今的社會充滿了競爭、矛盾、壓力和危機,這給我們每個
點評:您能在關注孩子成長中善于反思,及時補救。能正確認識網(wǎng)絡與游戲?qū)⒆映砷L的影響,能意識到網(wǎng)絡資源地合理利用與孩子成長的關系,能在現(xiàn)行教育狀況下,尋求解決孩子成長的煩惱,真得很了不起!很值得推廣!
相鄰博客
- 肖老師解讀盧勤的《好父母好孩子》 [2009-04-08 21:49:00]
- 序一 家庭教育事關千家萬戶的幸福 [2009-04-08 22:03:00]
- 《學習力》轉(zhuǎn)載 [2009-04-15 20:43:00]
- 學校為做了“小姐”的老師的去世降半旗 [2009-04-16 23:5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