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品簡介 這本書是柯比(W·C·Kriby)著,金粒編譯的。 美國素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堅”之說,這不僅因哈佛建校更早,更是因為哈佛特別強調的個人創(chuàng)造力,正是美國的核心精神。而學習力是創(chuàng)造力的根本。學習力是什么?它是學習能力、動力、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總合。沒有學習力就沒有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力的枯竭也就是意味生命力的枯竭。因此,哈佛才將幫助學生具備使自己終生受益的學習力當最終目標。 只注重學校的學習,是人生失敗的開始。 一個沒有掌握學習力的人是已經(jīng)為自己準備好了人生葬禮的人。 二、什么是哈佛精神(代序言) “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需要不斷地、隨時隨地地、深入廣泛地、快書高效的學習”——哈佛學習格言 但是,我相信他們并不是在哈佛就學會如何當好一個總統(tǒng)或一個CEO的。哈佛給予他們的是一中學習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力。正是他幫助那些值得別人尊敬的人在漫長的一生中使自己不斷增值——就像我們小時候在雪地了滾雪球一樣??梢哉f,幫助每一個學生都具備這種使自己終生受益的學習力才是哈佛的最終目的。畢竟,一次性學習時代已經(jīng)離我們遠去,現(xiàn)在,每一個人所面臨的則是一個必須能夠終身學習的社會。 過去,一個人全部知識的80%是在學校學習階段獲得的,其余20%則依靠在工作階段的學習;而現(xiàn)在完全相反,在學校學習道德知識不過占20%,80%的知識就需要你在漫長的一生中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獲得。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需要不斷地、隨時隨地地、深入廣泛地、快速高效地學習。那種依靠在學校時學習到的知識就可以應付一切而受用終身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 所以我們可不愿像一些學校那樣(非常抱歉,我并不是想刻意批評誰,但事實確實如此):以犧牲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原創(chuàng)力為代價而盲目追求漂亮的考試分數(shù)。這樣的教育方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現(xiàn)在大部分都已淪為平庸——你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纯茨切W歷與社會、經(jīng)濟地位極不成正比的人吧!他們在拿到優(yōu)異的畢業(yè)成績時就注定了自己不斷貶值的命運,從而成為那種灌輸式教育的犧牲品。與此相反,我們所教給學生的則是從長遠來講能幫助他們?nèi)〉贸晒λ匦璧臇|西——學習力。 有人曾這樣形容哈佛大學的教學特點: 大部分學校的教授是在岸上教學生這樣游泳或是直接跳進水上和學生一起游泳。而哈佛大學的教授是把學生直接扔進水里,讓他自己學游泳。 不錯,在哈佛,我們用的是一種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是一種教授指導下的學生“自我教育”。我們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知識,理論,作為他們研究的基礎,但主要還是他們自己去研究,去體會。我們所要做的,只是教會學生應該采用怎樣的學習方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我們是在教會學生如何學會學習,如何在接受知識的基礎上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能獨立地思考問題,并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來解決問題。也就是說,我們的目的并不是單純地使他們掌握一些書本上的知識,而是把重點在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力上,教他們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與他人共處、學會生存以及學會思考、學會創(chuàng)新、學會持續(xù)發(fā)展以更好實現(xiàn)人生價值等等許多方面。 在哈佛學習的學生有很大的自由度,自由選課,從事不同的研究,使他們采用熱情的方式來學習,學校提供給他的時研究課題、方向和大量的信息資源,指導學生做出自己的決定并保持足夠的目標持續(xù)學習。我們并不關注學習和今后工作的關系,學習法律醫(yī)學的學生不僅要學習某些集中的課程,也要涉獵人文科學,從社會科學中得到一些哲學、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又能繼續(xù)學習。很少有哈佛的學生在畢業(yè)之后知道自己要從事什么行業(yè)。但是你并不能說他們就不優(yōu)秀,因為他們可能已經(jīng)可能掌握了非常好的學習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具有了高人一籌的學習力,這正是一所好的大學應該給予學生的東西。 目前,每年都有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年輕人到這里學習深造。但是,我們招收的學生非常有限,每年只招1600多個本科生,但申請的有2萬多人,另外還有2萬多人我們還要勸阻他們進行這樣的申請。 在評選中,總有一些學生讓我們欣喜萬分,他們以自己出色的創(chuàng)造力才能成為出類拔萃。 那么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哈佛的學生呢?或者,換句話說,在我們眼中,哈佛的學生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精神和素質呢?讓我們先來看一看他們是如何成為哈佛一員的吧! 馬里蘭州愛里科特市山泰高中的格雷,他在7歲的時候就能用一根細鐵絲來清除家里割草機縫隙里的雜物,8歲時,他又自己動手裝配了一件可清掃房間天花板的工具,使原來需要爬上爬下的工作變得輕松。她還擁有來那個項發(fā)明專利,一項是危險的實驗室材料的安全傳感器,另一項是特殊食品包裝紙。在剛上高中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創(chuàng)作了3部音樂作品。同時,他還是英特爾科學英才半決賽選手、校世界事物聯(lián)合國俱樂部主任、校報主編、校演講辯論隊隊長、校長顧問委員會成員。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是我校的一名本科生了。 三、提要與目錄 第一章 學什么,哈佛讓你自己決定/1
“如果一個人只滿足于完成別人所要求的事情,那么,他只能是奴隸,只有當他超越了這個限度,才會成為一個自由人?!?/span> ——哈佛學習格言 學習力是應該包括學習動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綜合體。 一個人的想象力如果不能超越它現(xiàn)時的能力,他就會停止學習,他的生活就會變成簡單的生活。 首先,明白自己為什么學習 任何人的學習,都一定要通過他的頭腦,一定要轉變?yōu)樗竿膭訖C,才能自己行動起來,被強迫學習的東西是不會保存在心里的。 正是因為一個人的生命有限,所以認清自己要什么并且找出動機是很重要的。人生若是沒有動機,就像汽車沒有了燃油,是走不了多遠的。有些人學習是為了應付考試或是應付父母和教師,這樣的心態(tài)實在很可惜。 下面是一些大多數(shù)人為什么學習的原因: A. 證明自己的學習力; B. 知識本身的吸引力; C. 取得學習另一課程的資格; D. 得到學位證書; E. 有一份好工作; F. 父母或老板要求我學習。 上述內(nèi)容可分三組。A和B屬于個人原因,你想要的回報就是學習本身。如果你選了它們,你可能會感到心里很踏實。如果你選了C、D、E,這表明你的學習原因對你很重要,但得到回報的時間很長,你可能感到學習很枯燥,因為最后的回報是太遙遠了。最后,如果你選擇F,你可能是一個厭惡學習的人你根本不想學習,只是迫于各方面的壓力而為之。 對于學習者來說,你必須要知道你通過學習想得到什么東西。因為,成功的學習依賴于學習對你的重要性,如果你不能使學習變得重要,如果你不能使學習變得有樂趣和有收獲,你的學習將始終沒有多少進展。 現(xiàn)在,讓我們來從下面列出的這些學習目的中來看看你的學習到底是想要得到什么結果: A、 我希望享受學習的樂趣; B、 我希望通曉我所做的工作; C、 我希望通過……的考試; D、 我希望我的學習與我的工作更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 E、 我希望得到更好的工作以使生活更好些。 如果你選擇了目的A和B,你就已經(jīng)找出了一些對你來說很重要的東西。如果你選擇了目的C、D和E,那你就還需要在今后把自己的目標訂得再具體一些。 去年5月份的時候,我在威德納圖書館碰到了這樣一件事。在那里,我遇見了我認識的一個學生格雷。 我問他:“你在這里做什么?” “讀幾本書?!彼卮?。 “為什么呀讀哪些書?”我問。 “不為什么。能夠閱讀經(jīng)典是我的目的。在閱讀經(jīng)典的過程中,我學到了中世紀的德語和拉丁語?!?/span> 我對他的回答非常的滿意。在一些學校的圖書館里,我也總是看到有許多學生在伏案學習,我向他們問道“你們?yōu)槭裁磳W習?” “就是要個好分數(shù)唄?!彼麄儺惪谕暤鼗卮?。 相比之下,格雷并不看重分數(shù),而是喜歡看一些經(jīng)典的書,從中獲得廣泛的知識。然而這樣的結果,也很自然地獲得了令人羨慕的考試成績。對學習來說,主管目標越明顯,越能放下包袱,越能調動學習的主動性。 在學習中有一個清新的目標,并為實現(xiàn)目標而學習的時候,學習就不再是討厭的、與自己的人身無關的負擔了。 10年后,你希望自己做什么 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筑蜂房之前,就已經(jīng)在頭腦里把它建成了。 目標和計劃是通向快樂與成功的魔法鑰匙。 學生應列出與你的學習有關的各種目標,另外,還要列出與你這些目標有關的其它因素: 1、 我有什么能力? 2、 我的目標需要我怎樣去行動? 3、 在我已經(jīng)確定的目標中,成功意味著什么? 4、 如果失敗了,又意味著什么? 5、 我是否賦予自己的生命和時間以應有的價值? 6、我的學習是否可以給我足夠的靈感和勇氣,把我從平庸中拯救出來。 如果你能正確地回答出上面的這些問題,我想,你就已經(jīng)找到了真正適合你的目標,你的學習也就更主動、更長久。 學習目標確立后,你可以發(fā)揮想象,描述出目標實現(xiàn)后所成的樣子。當你對目標的意義有了深刻的理解,當體會到目標實現(xiàn)能帶給你無限的快樂是,那么,你就會馬上采取行動,設法讓目標得以順利實現(xiàn)。 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你還必須要對一定時期的學習目標、措施、步驟進行一些部署和安排,這就是計劃。 一個完美的長期學習計劃可以幫助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學習是向哪個方向發(fā)展、應采取什么策略、制定什么措施、開始什么行動、如何安排時間、動用資源……從而減少學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使得學習變得緊張而有序。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必須具備下列幾項條件: A、 明確的目標; B、 達成的方法; C、 清楚的階段; D、 每階段有具體成效。 哈佛的字典里沒有“畢業(yè)” 形式上的學習生活雖然終結了,但你一輩子還是學生。不到生命和世界告別時,你真正的學習生活是不會結束的,也不應該結束。 我讀過一篇文章,他描述個一位父親的擔憂: 每一次我到幼兒園接女兒回家,望著她那無憂無慮的小臉蛋,我的擔憂就愈發(fā)沉重起來:可憐的孩子??!你知道不知道,許多年以后,當你踏入社會謀求一份辦公室文員的職務時,最少會有8個同胞與你競爭這個位置,其中包括兩個耶魯?shù)牟┦俊⑷齻€牛津的碩士,而另外三個人則具有5年以上在跨國公司工作的經(jīng)驗。到那個時候,如果不能比他們更優(yōu)秀,你就做好申請救濟金的準備吧! 如果將人看作一棵樹,學習力就是樹的根,也就是人的生命根。 興趣是偉大的導師 不必先談研究學問,其實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興趣第一!如果只為生活而學習,絕沒有成就事業(yè)的可能;有了興趣然后調動自己最大潛能,專心一個目標,不論干什么,在這個大原則下,你必將有所成就。 一個學生曾經(jīng)讓我看過他父親寫給他的信,信中的內(nèi)容是我感覺到,他父親是一個非常懂得學習的人,也是一個非常懂得如何幫助自己的孩子學會學習的人。在征求了這個學生的同意后,我把這封信作為一個共享數(shù)據(jù),讓它也能夠使他人得到啟發(fā)。在這封信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下面的這一段內(nèi)容: 我并不注重你在學校的學習成績,那是靠不住的,關鍵你一定要在學生時代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并努力去發(fā)展它。因為,在你學習的時候,強烈的興趣會使你全身心地投入。 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學科,然后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激發(fā)出你身上的全部潛能,最終在這一領域取得成功,孩子,這就是我所希望你做到的。 這封信中所提到的“興趣”,就是指帶有某種強烈傾向性的求知欲望,是促使自己從事某項學習、解開某個奧秘的不可遏制的激情和力量。 可以說,興趣就是學習力中最充沛、最快樂、最輕松、最美好、最活躍的質量。在興趣的引導下,你會精神振奮、思維活躍、目標專一、不知疲倦地執(zhí)著追求。 然而,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呢?這是教育界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我也只能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來簡單的談一談。 首先,我們要搞清外界大量的信息中哪些信息可以使人們發(fā)生興趣,或者說發(fā)生興奮劑愉快的感覺,哪些信息又可以使人抑郁或者感到厭煩。有意識地輸入前者,排斥后者,則是培養(yǎng)興趣的根本原則。 1、新鮮的刺激比重復的刺激更容易使人興奮。 2、生動形象的東西比平淡、抽象的有趣 3、節(jié)奏感強烈的東西比單調的東西有趣 4、真實的東西比虛假、遙遠的東西有趣 5、學習內(nèi)容的難度與原有知識相適應 6、學習內(nèi)容與實際需要相適應 從自己最需要的地方下手。之所以有助于興趣培養(yǎng),一是因為目的明確而且近在咫尺,注意力容易集中;二是因為他見效快,當看到自己已經(jīng)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時,每個學習者都會興趣倍增。 把好奇心帶進哈佛 好奇心,是指智能的、特殊的、探索性的本質,是學習力中的萬能之力,它為我們打開了認識自我和理解世界之門,并為我們的學習注入了無盡的活力。 關于好奇心的例子還可以舉出很多來,如:萊昂那多·達·芬奇、伊薩克·牛頓、約翰·沃爾夫岡·封·歌德、瑪麗·居里以及帕布羅·畢加索等。歷史學家讓·魯?shù)婪蚍Q好奇心為“我最重要的原動力之一。它簡直就是一臺發(fā)動機。使我總想看到一切、聽到一切”。 在這里我想把話說得重一些,一個總是能提出為什么的人,是一個活著的人;而一個不再提出為什么的人,是一個活著的死人。 對那些杰出人物進行調查研究的結果表明,除了好奇心,開放的心態(tài)也是他們的一個共同特征,這并非偶然。因為,沒有開放的心態(tài),就會使自己充斥在恐懼、冷漠和貪圖安逸之中,這會很快就將好奇心扼殺干凈。 弗雷德里克·威斯特曾經(jīng)做過一個叫做“思考、學習、忘卻”的電視節(jié)目,并寫了一本同名的書。他在這本書中將好奇心稱作“完全是進行學習的基本欲望”及“所有高級動物都具有的、可以戰(zhàn)勝對一切陌生事物的抗拒心態(tài)的欲望”。而戰(zhàn)勝這種抗拒心態(tài)則又對個人的求知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你必須允許自己好奇?;蛟S,你的求知欲不知什么時候受阻了,通往好奇的道路被過多的無意義的事實資料所占據(jù)。那么,就毫不猶豫地去鏟除障礙,讓通道恢復暢通,并每時每刻都注意保護好你的好奇心! 為了喚醒好奇心并使它時刻保持覺醒狀態(tài),你在開始時需要天天練習??梢栽囋囅旅孢@些事情:堅持寫日記。這可以使你每天都關注你的好奇心,關注一切令人吃驚的事,關注好想法及新發(fā)現(xiàn)。你要立刻捉牢它們,花工夫記錄下來并進行反思。 你應該經(jīng)常地問自己:為什么?什么事?誰?多少?在哪?如果……會怎么樣等等。這些疑問一旦出現(xiàn),就馬上開始研究,直到找出一個令你滿意的答案。 除此之外,你還要訓練自己感官的敏銳性,使自己習慣于不斷全神貫注于聽、嘗、聞、看或觸摸。 最后,讓我們用雙目失明、雙耳失聰?shù)暮悺P勒的一段話來結束關于好奇心的話題。她寫道: 我雖然雙目失明,卻可以向那些想充分利用天賜視覺能力的人指出,是的,我要勸告他們:使用眼睛吧,就仿佛明天將會變瞎,并且要同樣使用其它的感官。傾聽各種聲音發(fā)出的美妙音樂,小鳥的放聲歌唱,樂隊的轟聲巨響,就仿佛明天就會變聾。觸摸他們想要觸摸的各種物品,就仿佛明天將會失去觸摸的機會。聞聞花朵的香氣,享受每一快食品碎屑的味道,就仿佛嗅覺與味覺將不復存在。 你就是等待開發(fā)的金礦 潛能,是人人都有但又尚未被開發(fā)出來的巨大能量,是心中沉睡的智慧巨人,是學習力中最具有爆發(fā)威力的質量。只要能發(fā)掘出自身的潛能,人人都可以創(chuàng)造出學習的奇跡。 人們常常喜歡說:“沒有辦法”、“我做不好”。這些帶有明顯“放棄”意味的字眼,當被用到學習中時,絕對是一大災害。這種絕望式的字眼往往容易使你沮喪,駐步不前。 本章要點: 1.學習能決定你的命運 五、介紹兩篇體會文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力》 趙鈺琳(北京大學教授,北大附中前校長) 當我認真讀完由南方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學習力》一書后,我腦子里長期困惑的一些問題,逐漸有了比較清楚的答案。這些問題包括:為什么我們中國學生學習很勤奮、很刻苦,學的知識也不少,成績也不錯,我們中國的廣大教師很努力、很認真,教給學生的知識也不少,管理付出也很多,但就是難以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造力、出類拔萃的人才來;有許多學生缺乏競爭力,適應不了社會的需求;甚至有的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學校教育重點放在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習力(包括學習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而不是重點放在掌握多少知識獲得多少分數(shù)上,這是《學習力》一書,通過介紹哈佛大學成功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策略,對我們最大的啟示之一?!耙誀奚鼘W生創(chuàng)造力和原創(chuàng)力為代價而盲目追求漂亮的考試分數(shù)。這樣的教育方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現(xiàn)在大部分已淪為平庸”,“他們在拿到優(yōu)異的畢業(yè)成績時就注定了自己一生不斷貶值的命運,從而成為那種灌輸教育的犧牲品”,真是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傳統(tǒng)教育的弊病。 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學習力,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自己為什么要學習,因為“沒有良好的學習動力,不明白做事情的目的,就很難產(chǎn)生強大的內(nèi)驅力”;其次,要幫助學生確定目標和制定計劃,因為“目標和計劃是通向快樂與成功的魔法鑰匙”;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因為“興趣就是學習力最充沛、最快樂、最輕松、最美好、最活潑的質量”,“好奇心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是怎么說都不為過的,不僅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還是學習力中動力之源”;該書還特別強調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因為“創(chuàng)造是學習力的最高境界”,“一個人是否具有創(chuàng)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創(chuàng)造是從問題開始的”,提倡“以問題為中心學習”的課程模式,幫助學生把失去的創(chuàng)造力、失去提問題的習慣重新找回來。從一定意義上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力,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因為“創(chuàng)造是學習力的最高境界”,“一個人是否具有創(chuàng)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創(chuàng)造是從問題開始的”,提倡“以問題為中心學習”的課程模式,幫助學生把失去的創(chuàng)造力、失去提問題的習慣重新找回來。從一定意義上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力,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力。 陽光下的雪人——讀《學習力》有感 同濟二附中 江練 處于教改風口浪尖上的我們,能夠如數(shù)家珍二期課改的理念,但是透視課堂教學,我們對“人”的關注究竟有多少呢? 是的,我們對學生解答問題的正確與否十分關注;我們對教學目標是否落實十分關注;我們還對學生是否掌握知識點與否十分關注。但仔細一想,我們對學生本身關注有多少?學生的興趣愛好還是學生的思維狀況?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抑或是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際上我們只是在原有的課堂教學框架中加入了關注人的因素,是為關注“人”而關注“人”。這種簡單的加法的思維方式導致了我們的課堂教學只是改其表而沒有改其里,也決定了從這樣的課堂里走出的人將來還是可能成為陽光下的雪人! 再看看哈佛大學令人仰止的成就吧:那里已經(jīng)走出了包括喬治W布什在內(nèi)的7位總統(tǒng),同時,一大批政界、商界、學界、軍界以及法律界、新聞界的要人都在哈佛學習或工作過的經(jīng)歷。對此,柯比認為,這些成功人士并不是在哈佛就學會如何當好一個總統(tǒng)或一個CEO的。哈佛給與他們的只是一種學習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力。正是它幫助他們在漫長的一生中不斷增值,開創(chuàng)輝煌。 師道漫長。我不希望自己培養(yǎng)出陽光下的雪人,誤人終生,我希望我的學生都能擁有一個不斷增值的人生!該怎么做?我想,柯比已經(jīng)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了。必須要掙脫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桎梏,讓新的教改理念真正滲透到每一個的教學行為中去,不要讓“以學生自主發(fā)展為本” 僅僅成為一句口號,讓教學行為與教學理念各行其道。擯棄積久的陋習固然痛苦,但是想想那慢慢融化的雪人,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在課改的烈火中涅盤呢? |
相鄰博客
- 序一 家庭教育事關千家萬戶的幸福 [2009-04-08 22:03:00]
- 獨山子第四小學家教篇總結 [2009-04-10 00:15:00]
- 學校為做了“小姐”的老師的去世降半旗 [2009-04-16 23:58:00]
- 多元智能 -- Multiple Intelligences《轉載》 [2009-04-17 21:5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