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魔術師”蔡笑晚
蔡笑晚一家在浙江瑞安赫赫有名:長子蔡天文,現為賓夕法尼亞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次子蔡天武,14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25歲獲得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博士學位,現為美國高盛公司副總裁;三子蔡天師,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yè),曾被美國圣約翰大學錄??;四子蔡天潤,華西醫(yī)科大學畢業(yè),曾被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錄取為博士生;五子蔡天君,中國科技大學碩士;六女蔡天西,18歲成為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28歲擔任哈佛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
將子女一個個送上精英之路,今年66歲的父親蔡笑晚功不可沒。“把父親的角色當事業(yè)來經營”是蔡笑晚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一、早年的逆境磨礪了他的意志:
蔡笑晚從小熱愛讀書,考上重點高中后,由于這只1957年“反右”,而他的父親曾擔任國民黨的法醫(yī)。政審不合格,他被學校除名了。年輕的蔡笑晚用一年的時間把高中的課程全部修完,并參加了高考。然而“家庭出身”好似一道銅墻鐵壁,再一次阻斷了他的求學路。
于是,他進小學當了一名教師,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評上先進青年。在學校的推薦下,蔡笑晚終于憑借三門科目滿分的成績被杭州大學物理系錄取,圓了自己的讀書夢。
?。保梗叮材?,父親去世了,讓蔡家陷入了困境。作為長子的蔡笑晚不得不從杭大退學,承擔養(yǎng)家糊口的重擔。
不久,“文革”襲來,動蕩的時代讓蔡笑晚感到前途渺茫。得知妻子懷孕后,“所生幾個孩子,把他們培養(yǎng)成才”的念頭占據了他的腦海,“把自己的智慧、知識、追求延續(xù)到下一代身上,轉化為下一代的發(fā)展優(yōu)勢。”
蔡笑晚最為父親的事業(yè)就這樣拉開了序幕。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笑晚”,寓意不能在青春年少開懷大笑,就要讓自己笑在最晚,笑得最好!從1967年到1977年的10年之間,蔡笑晚和妻子共生5子1女。
堪稱“人才魔術師”蔡笑晚及其子女組成的“蔡家軍”早已名揚四海,其6個子女5位博士1位碩士。“我以父親為事業(yè),子女的成功是我最大的榮耀。”2007年上半年,蔡笑晚撰寫的《我的事業(yè)是“父親”》一書在全國發(fā)行,將自己教育子女的經驗心得與更多的人分享。去年8月3日,“蔡笑晚獎學助學基金”第一次發(fā)放,總金額為5萬元,獎勵瑞安市上年度考入名牌大學的優(yōu)秀高考生2名,獎金為各1萬元;其余部分用于獎勵品學兼優(yōu)的貧困學生。
二、婚后把父親作為事業(yè)完成人生夢 蔡笑晚作為父親的事業(yè)就這樣拉開了序幕。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現在的“笑晚”,寓意不能在青春年少時開懷暢笑,就要讓自己笑在最晚,笑得最好!從1967年到1977年的10年之間,蔡笑晚和妻子共生育了六個孩子,五男一女。
三、與眾不同的早期教育
蔡笑晚說,因為自己沒有成材,追趕時間的緊迫感很強,所以長子一出生他就開始進行早期教育。“那個年代不流行早期教育,可能連這個概念都沒有,至少我自己就不知道,對第一個孩子的做法純粹是出于追趕時間的心態(tài)。”
實施的教育手段主要依靠數字,這與很多人主張的語言教育有所不同。兒子還在襁褓中的時候,蔡笑晚就用手指在他的下巴上劃一下,嘴里念“一”,或是拍著他的小手有節(jié)奏地數數。八個多月時,老大天文就能按順序念出一至五,一歲多就能認識一至十的阿拉伯數字,然后是中文數字和大寫數字。
“一般的家長只從一教到十,但我一直教他們念到千位數,讓他們對大數字也很熟悉。等到他們會寫的時候再教加減乘除法,因為有了大數字的基礎,多位數的運算就便利一些了。一年級學生最多就是進行兩位數的運算,但我的孩子在上學之前就會算四位數的加法了。”
曾經有從事教育的朋友反對蔡笑晚的數學訓練方法,并向他介紹了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教育要與兒童各個階段的身心發(fā)展相一致,不能超前,也不要錯過最佳教育時間。但蔡笑晚堅持自己對“最佳教育時間”的判斷,孩子們兩歲半后,他開始進行簡單的加減運算訓練,不久就驚奇地發(fā)現,即使在幼兒階段,孩子也具備進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且教得越多學得越快,根本不存在盧梭認為的“理性”睡眠問題。
也許正是幼年階段開始的數學訓練,給老大天文埋藏下了強大的數學因子,為他日后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蔡笑晚說,他對自己的資質沒有懷疑,對子女的資質也從不懷疑,而且他覺得天底下所有孩子的智力,如果不是先天存在什么疾病,都不會相差很大,關鍵就看早期教育的開發(fā)。
相鄰博客
- 2008年11月2日UC孩子為什么厭學 [2008-11-02 21:45:00]
- 人才魔術師”蔡笑晚《讀書會記錄》之二 [2009-03-04 23:25:00]
- 父母 用貼標簽的方式強行改變自己固有的不良習慣 [2009-05-29 19:59:00]
- 美德對事業(yè)成功的影響 [2009-05-29 20:2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