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休養(yǎng)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傷口慢慢愈合,精神狀態(tài)較前大有進步,只是膠帶引起的過敏反應(yīng)讓我不能忍受。
女兒看到我疼痛難忍的樣子,告訴我:“媽媽,我貼膏藥的時候,也是這樣難受,我用手掐一掐就好多了。”女兒真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好孩子,她的方法其實我早用過,后果是疙瘩越來越大,越來越難受。女兒在小學三年級暑假學游泳的時候,熱身時不小心摔裂了尾骨,當時貼的膏藥使女兒的屁股上了起了很多的疙瘩,我看到了確實心疼,安慰女兒:“你是一個堅強的孩子,忍一忍就好了。”現(xiàn)在想來,女兒向我求助,是讓我解除她的痛苦不再難受,而不是聽我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不知道當時女兒是怎樣的感受,現(xiàn)在我親身體會到了那種痛苦,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安慰,而是消除奇癢的方法。
心與心的溝通、心與心的交換對孩子來說是多么 的重要?,F(xiàn)實是我們做家長的做到了嗎?我們是家長可以主宰孩子的一切:穿什么樣的衣服、玩什么樣的玩具、看什么書、與哪種類型的伙伴玩耍、學習成績達到什么標準等等一切的一切無不是家長操心的。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呢?“我還不是為他(她)好?!奔议L都是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好,孩子就該一切聽家長的,不允許有稍稍的反抗,否則認為這個孩子怎么這么不懂事呢?怎么就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呢?孩子的身上就像背著沉重的十字架,為博得父母的歡心,不得不奔波于各種培訓班、不得不熬夜做永遠都做不完的習題……
父母對孩子是高標準嚴要求,似乎只有這樣才是對孩子負責任。 當孩子達不到家長的要求時,家長犀利的言辭、高亢的責問,孩子本該高昂的頭垂得越來越低,甚至雙手捂住耳朵、關(guān)上房門以示反抗。孩子的心離家長越來越遠,而家長渾然不知。給孩子提出要求時是否想過:孩子能做到了嗎?符合孩子當前的能力嗎?孩子是否努努力就可以做到?
由于孩子年齡小不會處理與同伴的關(guān)系,當孩子受了委屈向家長訴說時,我們是怒氣沖沖地訓斥孩子無能、替孩子出氣還是接受孩子當前的內(nèi)心感受,教給孩子與人相處的方法呢?
當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我們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是引導還是責罵孩子?眼光是否僅僅盯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朋友的女兒活潑可愛、心靈手巧,只是學習成績處在中游,媽媽非常不滿意,每次考試過后,問女兒只有這幾句話:“得了多少分?幾個得100分的?***考的怎樣,你看人家***?”女兒生氣的說:“我就知道你說這個?!?/font>
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與孩子換位思考,與孩子心與心的交流,孩子心存感激,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是一束溫暖的陽光,引導孩子正確前行。
相鄰博客
- 住院的日子 [2010-04-15 11:58:00]
- 與老師的電話交流 [2010-04-21 18:08:00]
- 如何幫助孩子做好上小學的準備 [2010-04-29 19:36:00]
- 生日 [2010-05-03 21:1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