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zhí)顚懸幌聠柧?,根?jù)你最有可能的反應(yīng)誠實作答。
1. 你的孩子動手打了另一個孩子,這時你會:
A.非常生氣的要他回家,家法伺候。
B.假裝沒看到。
C.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打架是難免的,不需要太在意。
D.告訴孩子這樣是不對的,要他跟另一個小朋友道歉。回家后再詳問為何他會這么做,針對問題開導(dǎo)。
2. 你的孩子把自己的房間弄的亂七八糟,不整理就想跑出去和別的小朋友玩,這時你會:
A.義正嚴詞地要孩子立刻整理,不然就會懲罰他。
B.沒關(guān)系,房間亂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C.讓孩子出去玩,幫他整理就可以了。
D.問孩子為什么不收好,如果急著出去玩,問孩子打算什么時候整理,要他承諾后才讓他出去玩。
3. 已經(jīng)很晚了,你的孩子不去睡覺,跟你說他肚子餓,這時你會:
A.不是很高興的跟他說,誰叫他晚餐吃那么少,要他立刻去睡覺。
B.要孩子去睡覺,告訴他睡著了就不會覺得餓了。
C.親手弄一些東西或找出東西給孩子吃。
D.弄一些東西給孩子吃,跟他說從明天起晚餐要吃飽,不要三更半夜找東西吃,并說明這樣做為什么不好。
4. 發(fā)現(xiàn)未成年的孩子看不健康的影碟,這時你會:
A.臉色一沉,把影碟搶過來銷毀,并嚴加懲罰。
B.沒關(guān)系,不過就是電影而已。
C.孩子如果想看,只要他覺得高興就好,大人不一定要干涉。
D.問孩子為什么想看,介紹他更好看且適合他年齡的電影,借此轉(zhuǎn)移孩子不當(dāng)?shù)暮闷嫘摹?span lang="EN-US">
5. 當(dāng)你的孩子不做他分內(nèi)該做的家務(wù)時,這時你會:
A.把他臭罵一頓,要他立刻著手進行整理。
B.故意不理他一陣子,他受不了我不理他,自然會把家事作好。
C.我家的孩子基本上不怎么需要做家務(wù)。
D.提醒孩子該做家務(wù)了,如果有什么困難,也要跟父母溝通,才是負責(zé)人的行為。
6. 當(dāng)孩子在百貨公司看到一個玩具,吵著要買,這時你會:
A.嚴肅地告訴他不行,家里玩具已經(jīng)那么多了,完全不為所動。
B.雖然很煩,但是沒關(guān)系,就讓他吵,看他可以吵多久。
C.立刻買給他,看他那么高興覺得十分心滿意足。
D.問孩子是否可以從他省下的零用錢或壓歲錢扣款,并且提醒他有許多好玩的玩具,要他考慮一下,是否愿意將現(xiàn)在存的錢花在這個玩具上。
7. 如果你的孩子半夜被噩夢驚醒,跑來找你,這時睡眼惺忪的你會:
A.告訴他趕快去睡覺,叫他不要那么膽小,不過就是一個噩夢而已。
B.假裝沒被搖醒,這樣孩子就會乖乖地回去睡覺。
C.趕快起來安慰孩子,如果孩子一直不愿意回房間睡覺就一直陪著他,雖然自己覺得很困也會陪他。
D.想辦法讓孩子逐漸安靜下來,問他以前是否有做過快樂的夢,告訴他等一下回去后可以換作之前做過的快樂夢,讓他能夠安靜地再度睡著。
8. 如果你的孩子今天哭哭啼啼地回家告訴你,老師打他,這時你會:
A.反問他是不是自己搗蛋做錯事才被打,要他不要老是裝可憐,找借口,做錯事就要勇于承擔(dān)。
B.告訴他這沒什么大不了,讓他哭一下就會好了。
C.聽完孩子的敘述后,憤憤不
D.要孩子說給你聽究竟是發(fā)生了什么事,然后打電話問老師當(dāng)時的情景,綜合判斷后再給孩子情緒上的安撫及處理事情上的引導(dǎo)。
9. 當(dāng)孩子摔破碗時,這時你會:
A.忍不住罵孩子:“你就是這么不小心,連個碗都拿不好?!?span lang="EN-US">
B.多說無益,趕快把地上的碎片清一清,這樣就好了。
C.嚇一大跳,趕快問他是否受傷,安慰他受到驚嚇的心靈。
D.語氣堅定但不失和氣地告訴孩子,下次要小心,不然家里漂亮的碗盤就會越來越少了。在確定他能夠認可你的話﹑吸取教訓(xùn)之后,請他把地上的碎片清理干凈。
10.你覺得教育孩子的主要目標(biāo)是:
A.讓他多多聽從你的話。
B.長得大就好。
C.讓孩子快樂幸福地成長。
D.教導(dǎo)孩子成為一個正當(dāng)﹑有社會能力的人,能夠過好自己的人生。
分數(shù)統(tǒng)計
1. 統(tǒng)計A﹑B﹑C﹑D各有多少個,然后把分數(shù)填入下頁方格。
2. 分數(shù)最高者,是你主要的教育方式。
分數(shù)次高者,是你次要的教育方式。
* 你一般會采取主要的教育方式,但是走不通時,則會退而求其次,采取次要的教育方式。
A:權(quán)威型教育: 低支持/高要求 D:威信型教育:高支持/高要求
B:疏離型教育: 低支持/低要求 C:放任型教育:高支持/低要求
一、權(quán)威型教養(yǎng)風(fēng)格(authoritarian)
父母的規(guī)定孩子一定要遵守,父母要求孩子服從,偏好嚴厲強勢的管教方式。通常這類型父母會體罰孩子,比較少傾聽孩子的心聲。父母有人性本惡的信念,認為孩子借口,不加以管教以后會變壞。屬于高要求、低支持的教養(yǎng)型態(tài),對孩子要求高,但是情感上的支持不多。
在權(quán)威型教育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有兩種類型:第一種比較不獨立,容易有“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傾向;另一種類型的孩子則具有攻擊性,脾氣暴躁,反抗性強。
二、疏離型教養(yǎng)風(fēng)格(uninvolved)
這類型父母容易忽略孩子,和孩子的互動不多。不太管教孩子,也不太能夠了解孩子的情緒與感受,因而不能常給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和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疏遠冷淡,比較有距離。
在疏離型教育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有兩種類型:一種可能造成人格退縮﹑沒有安全感;另一種類型的孩子容易叛逆,具攻擊性且憤世嫉俗。
三、放任型教養(yǎng)風(fēng)格(permissive)
這和權(quán)威型教養(yǎng)風(fēng)格完全相反。這類型的父母把自己視為孩子的資源,而非是塑造或修正孩子行為的動力。放任型父母很能夠接受孩子的沖動與欲求,雖然關(guān)心孩
子的情緒起伏,但不喜歡強迫孩子,也不太對孩子的行為設(shè)限。屬于低要求、高支持的教養(yǎng)型態(tài),對孩子沒什么要求,給予孩子許多情感上的支持。
在放任型教育方式下長大的孩子通常比較不成熟,缺乏自制力,容易沖動,比較不懂得感恩,覺得東西來得理所當(dāng)然,社會交往能力差。
四、威信型教養(yǎng)風(fēng)格(authoritative)
這類型父母與疏離型父母完全相反,不僅對孩子有所要求與規(guī)范,同時能夠給予關(guān)懷與支持。這類型父母因為關(guān)心孩子的情緒,多半以口語方式而非體罰方式規(guī)范
孩子。相對于權(quán)威型教養(yǎng)風(fēng)格,雖然也強調(diào)服從,但不會執(zhí)行過度嚴格,比較能夠認同并尊重孩子的需求。屬于高要求、高支持的類型。
在威信型教育方式下長大的孩子較為友善﹑自信,有社會交往能力,可以被信賴。
注:以上摘自《10歲前,決定孩子的一生》,作者:周道男 李瓊珠 周佳敏
u/kuaile88/archives/2008/2008121695352.html
相鄰博客
- 視頻《鄭淵潔談家庭教育》(上,下) [2009-03-24 18:54:00]
- 視頻《一場講座百年震撼》 [2009-03-24 18:56:00]
- 家長學(xué)校是引航幸福的燈塔 老師就是那引航的人 [2009-03-31 10:12:00]
- 孩子寫作業(yè)太慢怎么辦? [2009-03-31 10:2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