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孩子小的時候,出現(xiàn)問題比較好解決,而長大了,尤其到了高中孩子個性很強,家長意見很難聽進去,這是為什么?應該如何解決?
朱寶艷老師指導:
1. 用親情感化孩子,做好親子關系疏通。只有孩子理解家長了,才能更好的配合家長的意見和想法去完成。舉例:“癡心爸爸如何拉回網(wǎng)癮兒子”。
2. 當孩子放學回來后或者家長與孩子產(chǎn)生意見分歧后,先給孩子一定時間的獨處,這樣會讓孩子達到一種自我反省,讓孩子自我認識錯誤的過程遠比家長斥責和教育效果好的多。因為高年級的孩子已經(jīng)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往往對一些自我的不良做法也可以有很好的反思能力。
3. 家長要注意與孩子交流的態(tài)度和語氣。面對孩子的問題時不要過于心急,要給孩子改正和調(diào)整的時間?!靶募背圆涣藷岫垢?,家長只有以平和的心態(tài),讓孩子體會到家長的尊重和重視,才能從心里接受家長的建議。
案例二:我孩子現(xiàn)在上高二了,學校還在補課,孩子不是很愿意去,這星期幾乎天天沒有上早自習,剛才老師還打電話來說了。天氣熱也是事實,孩子不去我也沒有盯。孩子說她火氣大,還想找老師吵嘴,我應該怎么和老師說明現(xiàn)在這種情況和如何處理?
1. 解決好孩子對老師的誤會與隔閡,做他們之間的和事老,則是家長的當務之急
2. 如果孩子身體狀況很難堅持上課,可以讓孩子在家安心休養(yǎng)幾天。孩子身體舒服些了,心情也就好些了,學習效率才能有所提高。
3. 孩子熱的拉肚子,盡量讓孩子減少酷暑的痛苦,提供清涼環(huán)境和食物補充。
1、 孩子真的是因為天氣熱,引起拉肚子等身體的不適,家長要理解孩子,一是帶她去就醫(yī),而是在飲食上做好調(diào)整。讓孩子感覺到親情。
2、 由于孩子身體不舒服,沒去上課,也沒主動給老師請假,造
3、 高中的孩子,應該有克制力了。比如:不該吃的食物就不要再去吃。
4、 這件事情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去跟老師解釋,該認錯時就要認錯。而不是家長去包辦、代替。
案例三:孩子從6歲上學,目前9歲半,上四年級,卻怎么也學不好英語怎么辦?而且孩子邊做作業(yè)邊說話,總也安靜不下來,是什么原因,怎么辦呢?
范紅娥老師指導:
1. 提高孩子的語感環(huán)境。例如做作卡片,玩游戲,對話等,使孩子在玩中學,這樣才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而不要強求孩子死記硬背,這樣反倒會使孩子產(chǎn)生更嚴重的厭煩和逆反。
2. 孩子上學過早,心理發(fā)展跟不上身體發(fā)展。孩子心智仍停留在幼兒階段,孩子做一些小動作是正常的??梢院秃⒆咏涣饕幌?,和同座說話是什么原因?走進孩子的心理,多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更好的找到問題的切入口,早一些找到問題的根源。
3. 家長本身就是老師,所以更要耐心等待孩子的心理成長。不能拿自己的孩子跟比他大的孩子比,要根據(jù)孩子年齡段的敏感期特點,進行因勢利導。
案例四:孩子13歲,上初一,暑期時期想給孩子補課是找學校任課老師還是外來老師?而且學習自主性不是很強,學習成績總上不去辦?
范紅娥老師指導:
1. 相比較而言,還是任課老師比較了解孩子和課程進展與側(cè)重點。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是找任課老師補課效果比較好。
2. 當孩子發(fā)下考試卷時,不要心急的只關注分數(shù),先看看孩子哪些知識掌握不扎實,給孩子做好指引,讓孩子感覺到我們重視的是他對知識的掌握,并不是一味的只盯著分數(shù)。
3.初一是孩子從小學到初中的一個轉(zhuǎn)折期,這就要求孩子從心理上要從小學生轉(zhuǎn)變?yōu)橹袑W生,在思維上要從具體運演上升為抽象思維。隨著學習科目的增多,知識量的加大,就要求孩子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學習,才能夠收到效果。所以,家長既要正確引導又要給孩子一個適應和轉(zhuǎn)變的過程。
4. 要給孩子足夠的信心和目標,讓孩子制定一個明確的學習計劃。同時,家長也要和孩子進行良好的親子溝通。不要給孩子特別指定和包辦孩子的任何事情,給孩子獨自鍛煉和成長的機會。
5. 有時候,家長過多的干涉,引導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和作用。家長應盡量多和孩子溝通,多傾聽孩子的感受,進入孩子的心靈,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心聲。
6. 家長要端正與孩子交流時的態(tài)度。是一種包辦和指令,高高在上的分配給孩子任務?還是理解和尊重,做到放手和對孩子的信任進行交流?
7. 家長需要多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多站在孩子角度去思考問題,只有了解了孩子的真實想法,才能給與更有效的引導和幫助。
1、家長你自己也反思到了,平時的笑容比較少。這些言行,舉止也會影響到親子關系的。
2、如果想跟孩子的交流達到一種暢通,首先要解決好親子關系,這樣你對孩子的教育才能夠有效。
3、家長要讓孩子感覺到親情,感覺到你確實是理解他,接納他,關心她。
4、家長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游戲,達到共情,跟孩子交朋友,這樣才能拉近你們的關系,真是的感受到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這樣,才會跟孩子有共同語言的。
5、有了良好的親子關系,你的話他才能聽進去,教育才有效。
朱寶艷 范紅娥 整理
相鄰博客
- 7月5陽光團隊在線個案咨詢 [2009-07-09 22:51:00]
- 7月12號陽光團隊咨詢記錄 [2009-07-17 17:04:00]
- 7月26日陽光團隊個案咨詢 [2009-07-26 22:56:00]
- 8月2日陽光團隊咨詢記錄 [2009-08-02 20:3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