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jīng)常說圓圓“像牛頓一樣”,這不是一句表揚,而是批評,批評她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用心,犯各種低級錯誤。
這句話來自圓圓小時候看過的一個故事。說牛頓醉心于實驗,有一次一位朋友中午來看他,但就是等不到,朋友和他開玩笑,把傭人給牛頓準備的午飯都吃了,然后走了。待牛頓終于從實驗室出來,走到餐桌旁,看看桌上的殘局,自言自語說“原來我已經(jīng)吃過飯了”,然后離開飯桌,又鉆進實驗室。
天才因為太癡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發(fā)笑或令人生氣的事,流傳下來成為經(jīng)典故事??涩F(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這類人和事,卻多半會被看作“ 不用心”、“不聰明”,引起人們的不屑或生氣。這一點尤其體現(xiàn)在兒童教育中。
絕大多數(shù)孩子在童年時代都會醉心于某件事。或者是用全部心思思考第一只小雞是從哪里來的,以致聽不到媽媽三番五次叫吃飯的聲音;或是玩得過分投入,忘了上廁所,尿了褲子;也可能讀一本有趣的畫冊,忘記了寫作業(yè)……一千個孩子會有一千件癡迷的事情,盡管這些事情在大人看來,是多么簡單或毫無趣味;再加上孩子們的幼稚和缺乏生活經(jīng)驗,他們常常會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甚至闖一些小禍。
如何看待孩子無意中犯的一些小錯誤,對這些小錯誤家長應該以何種態(tài)度處理——這其實是家庭教育的大問題。
我的女兒圓圓作為一個普通孩子,別人會犯的小錯誤她也經(jīng)常犯。比如花好幾百元買個電子詞典,用了沒幾天就丟了,都不知道丟哪兒了;做炒雞蛋,蛋皮磕開后,把蛋液直接打進垃圾桶,接下來考慮蛋殼該扔哪里,才發(fā)現(xiàn)搞錯了;讓她把剪子放回工具箱,她拿著剪子在家里繞一圈,返回來奇怪地問我給她剪子干嗎。每當這個時候,我只能無可奈何地說她“像牛頓一樣”。
她的“牛頓行為”還常常給我添亂。她初中時住校,一周回一趟家。開始一段時間,周末返校時總是有什么必需的東西忘了帶,到學校后就給家里打電話,要求送一趟。她的學校離家遠,我和她爸爸跑一趟半天時間就沒了,還得向單位請假。每到這時候,我們心里也是氣鼓鼓的,但從沒因為這個訓過她,只是表示我們特別忙,這樣浪費時間太可惜了。話說到這里就足夠了。我們明白孩子在給你打電話時,她已經(jīng)知道由于自己的疏忽給父母帶來麻煩了,這種情況下父母就用不著再責備她。
雖然她每次返校時我和她爸爸都會擔心什么事情她忘了,又要我們跑一趟,但我們不會幫她收拾東西,只叮囑她一句:好好想想,把東西都帶全了。這樣堅持一段時間下來,她就很少丟三落四的了,自己能把該帶的東西都收拾妥當。我看她專門弄了個小本,把要做的事一樣樣記下來,臨走前再翻一次,看看有沒有什么事情沒做。
人的不足有各種各樣。在生活料理方面,圓圓不是個能力很強的人,這肯定和我們的教育有關,應該是無意中包辦了不少本該由她自己干的事;也可能和人的天性有關,每個人的能力和弱點不一定表現(xiàn)在哪方面。我們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一方面是盡量接受,另一方面是盡量幫助她克服弱項。但這幫助不是熱心地幫她干這干那。知道家長不可能幫她一輩子,我們的“幫助”就是盡量讓她自己去做;我們要做的,主要是“有耐心”,允許她把事情做得一團糟。
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慮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慮了,一點不落地盯著他,從長遠來看,這是幫孩子的倒忙。
圓圓剛上高中時,早上總是走得著急,經(jīng)常忘了拿鑰匙或戴手表,弄得自己很不方便,我和她爸爸就經(jīng)常提醒“拿鑰匙”、“戴手表”。這樣過了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不是回事兒。她一直依賴我們的提醒,自己不去想辦法提醒自己。我讓她回來鎖車后馬上把鑰匙裝書包里,第二天只要背書包就肯定拿了鑰匙,不要進家門后隨手丟在寫字臺上;手表也摘下來放在書包的小袋里。她嘴上答應著,但就是經(jīng)常心不在焉,還是習慣把鑰匙和手表隨手扔寫字臺上。來源:齊魯晚報
這句話來自圓圓小時候看過的一個故事。說牛頓醉心于實驗,有一次一位朋友中午來看他,但就是等不到,朋友和他開玩笑,把傭人給牛頓準備的午飯都吃了,然后走了。待牛頓終于從實驗室出來,走到餐桌旁,看看桌上的殘局,自言自語說“原來我已經(jīng)吃過飯了”,然后離開飯桌,又鉆進實驗室。
天才因為太癡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發(fā)笑或令人生氣的事,流傳下來成為經(jīng)典故事??涩F(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這類人和事,卻多半會被看作“ 不用心”、“不聰明”,引起人們的不屑或生氣。這一點尤其體現(xiàn)在兒童教育中。
絕大多數(shù)孩子在童年時代都會醉心于某件事。或者是用全部心思思考第一只小雞是從哪里來的,以致聽不到媽媽三番五次叫吃飯的聲音;或是玩得過分投入,忘了上廁所,尿了褲子;也可能讀一本有趣的畫冊,忘記了寫作業(yè)……一千個孩子會有一千件癡迷的事情,盡管這些事情在大人看來,是多么簡單或毫無趣味;再加上孩子們的幼稚和缺乏生活經(jīng)驗,他們常常會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甚至闖一些小禍。
如何看待孩子無意中犯的一些小錯誤,對這些小錯誤家長應該以何種態(tài)度處理——這其實是家庭教育的大問題。
我的女兒圓圓作為一個普通孩子,別人會犯的小錯誤她也經(jīng)常犯。比如花好幾百元買個電子詞典,用了沒幾天就丟了,都不知道丟哪兒了;做炒雞蛋,蛋皮磕開后,把蛋液直接打進垃圾桶,接下來考慮蛋殼該扔哪里,才發(fā)現(xiàn)搞錯了;讓她把剪子放回工具箱,她拿著剪子在家里繞一圈,返回來奇怪地問我給她剪子干嗎。每當這個時候,我只能無可奈何地說她“像牛頓一樣”。
她的“牛頓行為”還常常給我添亂。她初中時住校,一周回一趟家。開始一段時間,周末返校時總是有什么必需的東西忘了帶,到學校后就給家里打電話,要求送一趟。她的學校離家遠,我和她爸爸跑一趟半天時間就沒了,還得向單位請假。每到這時候,我們心里也是氣鼓鼓的,但從沒因為這個訓過她,只是表示我們特別忙,這樣浪費時間太可惜了。話說到這里就足夠了。我們明白孩子在給你打電話時,她已經(jīng)知道由于自己的疏忽給父母帶來麻煩了,這種情況下父母就用不著再責備她。
雖然她每次返校時我和她爸爸都會擔心什么事情她忘了,又要我們跑一趟,但我們不會幫她收拾東西,只叮囑她一句:好好想想,把東西都帶全了。這樣堅持一段時間下來,她就很少丟三落四的了,自己能把該帶的東西都收拾妥當。我看她專門弄了個小本,把要做的事一樣樣記下來,臨走前再翻一次,看看有沒有什么事情沒做。
人的不足有各種各樣。在生活料理方面,圓圓不是個能力很強的人,這肯定和我們的教育有關,應該是無意中包辦了不少本該由她自己干的事;也可能和人的天性有關,每個人的能力和弱點不一定表現(xiàn)在哪方面。我們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一方面是盡量接受,另一方面是盡量幫助她克服弱項。但這幫助不是熱心地幫她干這干那。知道家長不可能幫她一輩子,我們的“幫助”就是盡量讓她自己去做;我們要做的,主要是“有耐心”,允許她把事情做得一團糟。
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慮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慮了,一點不落地盯著他,從長遠來看,這是幫孩子的倒忙。
圓圓剛上高中時,早上總是走得著急,經(jīng)常忘了拿鑰匙或戴手表,弄得自己很不方便,我和她爸爸就經(jīng)常提醒“拿鑰匙”、“戴手表”。這樣過了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不是回事兒。她一直依賴我們的提醒,自己不去想辦法提醒自己。我讓她回來鎖車后馬上把鑰匙裝書包里,第二天只要背書包就肯定拿了鑰匙,不要進家門后隨手丟在寫字臺上;手表也摘下來放在書包的小袋里。她嘴上答應著,但就是經(jīng)常心不在焉,還是習慣把鑰匙和手表隨手扔寫字臺上。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不考100分——媽媽教育方法的不同 可能影響孩子一生(五) [2009-06-25 00:40:00]
- 用期許的眼光看“闖禍”——媽媽教育方法的不同 可能影響孩子一生(七) [2009-06-25 00:51:00]
- 考好了不獎勵——媽媽教育方法的不同 可能影響孩子一生(八) [2009-06-25 00:54:00]
- 最重要的做人技巧,就是做個好人——媽媽教育方法的不同 可能影響孩子一生(十五) [2009-06-26 00:2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