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次圓圓沒拿自行車鑰匙,到學校無法鎖自行車,恰被查到。不鎖自行車屬于違反校規(guī)的行為,要寫檢討書,還影響班級的評優(yōu)成績。這讓圓圓很難過,我們心里肯定對她也有責怪,但沒說“早提醒過你”之類的話,只是開一句玩笑,說她像牛頓一樣,難免犯些小錯誤;并鼓勵她按學校的規(guī)定,到公共教室打掃幾次衛(wèi)生,爭取把班級扣掉的分給找回來。我還把她寫得工工整整的“檢討書”用相機拍下來,逗她說從現(xiàn)在開始就給“牛頓博士”收集資料,等她將來成名了,這就是經(jīng)典故事。
我們這樣的態(tài)度讓圓圓變得愉快起來,不再為這件事沮喪。她后來通過在學校勞動很快把班級丟的分給找回來了,最重要的是從此后,她真的再沒有忘記帶自行車鑰匙和手表。
并不是說家長不要批評孩子,但批評一定要用常規(guī)的“批評”方式表達嗎?
就像割傷了自然會感到痛一樣,孩子犯了一些小錯或闖了禍,不用你說他也會感到不好意思,感到內(nèi)疚和痛苦。家長這時如果不顧及孩子的心理,再板起面孔說一些教訓的話,說一些早已說過的提醒的話,只會讓他覺得丟面子,覺得煩;孩子為了保護自己的面子,為了表達對你嘮叨的不滿,可能會故意頂嘴或做出滿不在乎的樣子。
如果家長與孩子之間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教訓與反抗的態(tài)勢,孩子就會漸漸地對自己的錯誤不在乎,對家長的話無動于衷。
許多人在平時也知道孩子有了過失要好好和他談。但一遇到突如其來的事情時,經(jīng)常條件反射地沖孩子發(fā)火,“我早就提醒過你了,你居然還……”“你怎么那么不小心……”過火的教訓話說過了,事后又后悔,可下次遇到同樣的事,還是忍不住先發(fā)一通火。
一些家長只好用“我脾氣不好”來為自己開脫,來平衡自己?!捌獠缓谩痹诩议L身上可能只是個小毛病,可它給孩子帶來的卻會是個大惡果。這會讓孩子的“小毛病”變成一個痼疾?;蜃兊闷獗┰辏员肮虉?zhí);或是屢教不改,一錯再錯。
家長一定要從內(nèi)心認識到兒童成長需要“試誤”。孩子從生活中汲取的經(jīng)驗與教訓,比你口頭講一百遍道理都印象深刻?!胺稿e誤”是孩子成長中的必修課,只有修夠一定“課時”,他才能真正獲得舉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
至于偶爾的“過錯”給孩子自己及家長帶來的時間、經(jīng)濟等方面的損失,算作培養(yǎng)孩子成長必交的學費,可以換回他的成長、成才、成功。
他拆壞了一輛新買的玩具汽車,可能就此激發(fā)了制造一架航天飛機的興趣和潛能;今天炒煳一鍋菜,明天就可能出個烹飪高手。建立正確的兒童觀,用期許的眼光看孩子那些“闖禍”行為,就會感到它們是良機而不是壞事。這樣的心境下,你內(nèi)心還會有“火”嗎?
“像牛頓一樣”既是家長如何理解孩子的一個問題,也是以什么方式批評教育孩子的問題。人們常說一個人會不會說話,不在于說什么,在于如何說。我們可以批評孩子,但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方式批評,以保護孩子自尊心、樹立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某種能力為目的。凡對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能力有損害的批評方式都是不好的,都是家長要徹底戒除掉的。
“像牛頓一樣”的批評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該生氣的事化解為一句玩笑,既讓孩子知道他哪里錯了,又不損害他自尊心,還暗含了對他的理解,甚至隱藏著對他某種才能的褒獎。這樣的批評話,孩子比較愛聽。
想一下我們自己,同樣也有很多弱點,會不時地犯些小錯。比如我不止一次地犯可笑的錯誤,穿運動衣出去跑步,跑的過程中覺得運動褲有些別扭,回來才發(fā)現(xiàn)是把前后穿反了;去商場退一件衣服,進了商場才發(fā)現(xiàn)衣服根本沒帶出來……這些毛病像膚色一樣,長在我身上,不好去掉。我的先生和孩子也各自有他們的“毛病”,發(fā)生了,我們笑笑,經(jīng)常自嘲我們的那些低級錯誤為“像牛頓一樣”。這在我的家里完全是件趣事,不會遭到蔑視或訓斥。來源:齊魯晚報
我們這樣的態(tài)度讓圓圓變得愉快起來,不再為這件事沮喪。她后來通過在學校勞動很快把班級丟的分給找回來了,最重要的是從此后,她真的再沒有忘記帶自行車鑰匙和手表。
并不是說家長不要批評孩子,但批評一定要用常規(guī)的“批評”方式表達嗎?
就像割傷了自然會感到痛一樣,孩子犯了一些小錯或闖了禍,不用你說他也會感到不好意思,感到內(nèi)疚和痛苦。家長這時如果不顧及孩子的心理,再板起面孔說一些教訓的話,說一些早已說過的提醒的話,只會讓他覺得丟面子,覺得煩;孩子為了保護自己的面子,為了表達對你嘮叨的不滿,可能會故意頂嘴或做出滿不在乎的樣子。
如果家長與孩子之間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教訓與反抗的態(tài)勢,孩子就會漸漸地對自己的錯誤不在乎,對家長的話無動于衷。
許多人在平時也知道孩子有了過失要好好和他談。但一遇到突如其來的事情時,經(jīng)常條件反射地沖孩子發(fā)火,“我早就提醒過你了,你居然還……”“你怎么那么不小心……”過火的教訓話說過了,事后又后悔,可下次遇到同樣的事,還是忍不住先發(fā)一通火。
一些家長只好用“我脾氣不好”來為自己開脫,來平衡自己?!捌獠缓谩痹诩议L身上可能只是個小毛病,可它給孩子帶來的卻會是個大惡果。這會讓孩子的“小毛病”變成一個痼疾?;蜃兊闷獗┰辏员肮虉?zhí);或是屢教不改,一錯再錯。
家長一定要從內(nèi)心認識到兒童成長需要“試誤”。孩子從生活中汲取的經(jīng)驗與教訓,比你口頭講一百遍道理都印象深刻?!胺稿e誤”是孩子成長中的必修課,只有修夠一定“課時”,他才能真正獲得舉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
至于偶爾的“過錯”給孩子自己及家長帶來的時間、經(jīng)濟等方面的損失,算作培養(yǎng)孩子成長必交的學費,可以換回他的成長、成才、成功。
他拆壞了一輛新買的玩具汽車,可能就此激發(fā)了制造一架航天飛機的興趣和潛能;今天炒煳一鍋菜,明天就可能出個烹飪高手。建立正確的兒童觀,用期許的眼光看孩子那些“闖禍”行為,就會感到它們是良機而不是壞事。這樣的心境下,你內(nèi)心還會有“火”嗎?
“像牛頓一樣”既是家長如何理解孩子的一個問題,也是以什么方式批評教育孩子的問題。人們常說一個人會不會說話,不在于說什么,在于如何說。我們可以批評孩子,但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方式批評,以保護孩子自尊心、樹立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某種能力為目的。凡對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能力有損害的批評方式都是不好的,都是家長要徹底戒除掉的。
“像牛頓一樣”的批評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該生氣的事化解為一句玩笑,既讓孩子知道他哪里錯了,又不損害他自尊心,還暗含了對他的理解,甚至隱藏著對他某種才能的褒獎。這樣的批評話,孩子比較愛聽。
想一下我們自己,同樣也有很多弱點,會不時地犯些小錯。比如我不止一次地犯可笑的錯誤,穿運動衣出去跑步,跑的過程中覺得運動褲有些別扭,回來才發(fā)現(xiàn)是把前后穿反了;去商場退一件衣服,進了商場才發(fā)現(xiàn)衣服根本沒帶出來……這些毛病像膚色一樣,長在我身上,不好去掉。我的先生和孩子也各自有他們的“毛病”,發(fā)生了,我們笑笑,經(jīng)常自嘲我們的那些低級錯誤為“像牛頓一樣”。這在我的家里完全是件趣事,不會遭到蔑視或訓斥。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不考100分——媽媽教育方法的不同 可能影響孩子一生(五) [2009-06-25 00:40:00]
- 像牛頓一樣——媽媽教育方法的不同 可能影響孩子一生(六) [2009-06-25 00:45:00]
- 考好了不獎勵——媽媽教育方法的不同 可能影響孩子一生(八) [2009-06-25 00:54:00]
- 是任務,就會有苦役感——媽媽教育方法的不同 可能影響孩子一生(九) [2009-06-25 00:5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