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非常教育咨詢中心連續(xù)接待了幾位中學生家長。除了個案的不同情況外,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煩惱,那就是處于青春期的孩子總是拒絕和自己交流。有的孩子把自己鎖在房間里,閉門不出;有的孩子只要家長一開口馬上就說“打住!別和我說話”。這讓家長們非??鄲?,有幾位母親在敘述時,更是傷心地流下了眼淚。大家都希望我能夠給出一些在這個方面可操作的建議。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道德經》的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譯文】
深知什么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澗。甘愿作天下的溪澗,永恒的德性就不會離失,回復到嬰兒般單純的狀態(tài)。深知什么是明亮,卻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復到不可窮極的真理。深知什么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復到自然本初的素樸純真狀態(tài)。樸素本初的東西經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樸,則為百官之長,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其實,《道德經》這一章所講的內容對于我們家庭教育的啟示在于:不要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采取過于直接、強烈的做法與孩子溝通,更要懂得“為溪、為谷、歸于嬰兒”的靜守策略,坦然從容地面對孩子的情緒動蕩階段,這是一種有所為的“無為”狀態(tài)。而事實上,我們的很多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常常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生怕自己的心里話孩子不知道,在親子溝通中,孩子就很容易感覺你嘮叨不休。
說到這里,很多家長可能會更希望了解具體作法,那么,大家不妨買兩本有關人生哲學的書,安安靜靜地看看書、修心養(yǎng)性。如果孩子從外面回來了,就抬頭沖他微笑一下,算是打個招呼;然后繼續(xù)看您的書,不時闔書思考。當孩子從你身邊經過,你就微笑著看看他,就好像欣賞一件自己得意的藝術品。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會開始觀察你,與你主動交流。即便這個時候,你也不必太多說話,把你要說的話,“前半句說了,后半句咽了?!北热?,你原本要說:“今天的天氣真好,孩子,你應該出去走走,不要在家窩著?!蹦敲矗阒恍枰f,“今天的天氣真好,春天的感覺就是舒服??!”這樣就足夠了,也只有這樣,你的話才會留有空間,才有山谷般吸引的力量,孩子才有機會接你的話茬,才有機會真的出去走走。
表面上看起來,我們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有意離家長們很遠,其實,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長不懂得親子交流之道,主動交流的意愿太過強烈和明顯,以至于將孩子潛意識中的逆反情緒很大程度地激發(fā)起來,從而將孩子推得遠遠的。因此,建議大家在家庭教育中學會“靜”的境界,當你自己能夠靜了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整個家庭“靜”了很多,孩子也會自然而然地安穩(wěn)下來。
祝大家微笑常在,愉快從容!
相鄰博客
- 12歲中學生放暑假就是上網玩游戲 [2009-08-06 23:15:00]
- 寫給家長:學會簡單--淺解《道德經》系列之三 [2009-08-07 15:56:00]
- 對待心中雜念,勿強是關鍵--淺解《道德經》系列之四 [2009-08-07 16:17:00]
- 讓一個差生變好真的很簡單 [2009-08-08 00:0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