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孩子愈大,便愈難與他們溝通,甚至不知應該怎樣去交談,往往說不了幾句,孩子就表現(xiàn)得一臉不耐煩,或別過臉去,或返回自己的房間。這顯示了親子之間尚未能建立起積極正向的情感反應。
怎樣對孩子傳達友善的訊息,以達到溝通的效果呢?下面是親子教育中有效溝通的8個關鍵:
1、不要做價值判斷
即使孩子不同意你的看法,也要認同孩子可以有自己想法的權利;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理解能力,舉出適當?shù)氖吕灾С肿约旱南敕ǎ⑶姨拐\地分析雙方的意見。家長不壓制子女的思想,尊重他們的感覺,自然贏得孩子對你的敬重。
2、以積極的態(tài)度分享孩子的感受
無論孩子是向你訴苦還是報喜,你都最好能夠暫停手邊的工作,坐下來細聽。如果你只能邊工作邊聆聽,也應向他表明你的想法或感受,倘若只是敷衍了事,孩子接收不到回應,日后也就懶于與你分享心事。
3、了解孩子說的話
4、幫助孩子了解自己
5、接納孩子
必須讓孩子知道,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家長都是愛他、支持他的。不管他說了什么或做了什么,也許家長并不接納他的行為,但依然關愛他。有時只要簡單的一句話“:很好!”“、真是我的好孩子!”或“我也這樣想!”就能使孩子覺得受到家長的認同;有時不說一句話,利用身體語言如微笑、擁抱、點頭等,讓他知道你是多么疼惜他,不只是當他表現(xiàn)良好時。
6、表達感情
有些家長只有在孩子小的時候才表達親昵的行為,當孩子漸長便改以冷淡的態(tài)度,甚至拒絕孩子的“癡纏”。然而溫暖的身體接觸可令孩子切身體會到家長的關懷;此外,也別忘了接納孩子對你表達的愛意。
7、注意語氣與態(tài)度
尖銳高昂的聲音帶有威嚇的效果,家長應該避免。盡可能經常微笑,以歡愉、平和的聲音,顯示出友善、冷靜的態(tài)度。
8、多說“我”,少說“你”
不要說“放學后,你應該立即回家”,而應該說“放學后你不立即回家,我會很擔心”。
在現(xiàn)代社會,家長和子女之間是平等的關系,子女說得對,家長就沒有理由拒絕。況且,做家長的必須明白,雖然我們的年齡比子女大,經歷比子女多,經驗比子女豐富,但真理不見得都在自己手里,有時也在子女一邊。在真理面前應當人人平等,誰說得對,有道理,就應當按照誰的意見去做。
孩子的語言能力尚未發(fā)展完善,常未能以適當?shù)恼Z句表達心中意見。他生病時對你說“:媽媽,我最憎恨醫(yī)生!”乍聽之下,令你驚訝,但只要你試著了解:“哦,他做了什么事惹你憎恨???”孩子答道“:他總是要給人打針、要人吃那些很苦的藥水?!薄芭?,因為要打針吃藥,你覺得很不好受,對嗎?”
愿天下家長記?。汉⒆涌是笃降龋是笈c家長心靈溝通,在親子教育中,請不要對他們說“這里不是你發(fā)表言論的地方”。
有時,孩子并不清楚自己的情感反應,倘若家長能夠表示理解和接納,他會有更深刻的認識。當他對你說“:媽媽,爺爺買了一個絨毛小狗給表妹,我也要買一只玩具貓?!眿寢尶梢詫⑺母惺芊从辰o他聽“:哦,你是有些妒意了,感到很不公平,但你要知道這是表妹的生日禮物啊,上月你的生日時,爺爺不是也送了你一個洋娃娃嗎?”幫助孩子了解了自己,他也容易釋然了。
有了良好的溝通能力,善用親子溝通方法,不但可以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系,更可幫助孩子成長。
來源:http://hi.baidu.com/wangyinjiechu8/blog/item/8a34a7c6158d53d5d00060d3.html
相鄰博客
- 青少年犯罪呈現(xiàn)暴力型傾向 [2009-08-30 20:29:00]
- 究竟什么是青少年暴力的誘因? [2009-08-30 20:35:00]
- 警惕青少年人格障礙_問題孩子教育 [2009-08-30 20:54:00]
- 如何改孩子學習時注意力分散的壞習慣 [2009-08-30 21:0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