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一同走過生命中的驚恐 作者:孫瑞雪 |
我坐在她的身邊感受著她的心理,尋找著她驚恐的原因,然后對她說:“肉卡在了牙縫里,沒有傷,沒有危害到你的生命。”
她還在大哭。
我又說:“肉卡在了牙縫里,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但不是疼痛的感覺?!?/font>
她還是大哭,但沒有了驚恐。
我又說:“肉卡在了牙縫里,只是感覺不一樣了,你沒有受傷!不用害怕!”
她依然大哭。
我接著說:“肉卡在了牙縫里,嚇了你一大跳?!?/font>
這時,老師突然驚喜地說:“桌上有牙簽,我找到了?!焙⒆颖愀訌埓笞?,邊哭邊期待著。
一位家長走到門前,問:“怎么了?”我說:“肉卡在了牙縫里?!蔽液图议L便都會意地笑了??粗@喜的老師完成這項工作,一轉眼,孩子已跑出辦公室。她滿面愉悅地拉著一個小伙伴的手,一起說著什么。
牙縫里有了異物,對于這個小生命來說便是一件驚天動地的重大事件,口里異樣的感覺,產(chǎn)生了心理的難以承受。驚心動魄之后便是喜悅和平靜,心理層面就是在這種境遇中提升的。下次再遇到類似的事,對感覺便有了心理上的承受力,在認識上也有了清晰和相對客觀的認識,一切自然淡然處之。成長就是這樣!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已經(jīng)不再有牙縫里有異物這樣的最基礎的身體感受了。我們經(jīng)歷的可能是心理上難以承受的、認識上難以想通的,這些東西都會轉換成心理上的經(jīng)歷,往往被視為苦難,被視為挫折,甚至當幸福和喜悅到來時,我們明知道那是更為正向的東西,它依然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恐懼的心理感受。因為那種感覺超出了我們慣常的感受,那是異樣的感覺。
這讓我想起了安徒生的《丑小鴨》,孩子們這樣問:“為什么因為丑小鴨的羽毛是灰色的,和別人不一樣,就是丑的呢?”“什么才是丑和美?”這是孩子們提出的問題。實際上,本質性的內容是異類便被視為丑的。你看,即使是一個認識上的問題,也讓丑小鴨經(jīng)歷了一場心理上的磨難。所幸的是,丑小鴨的羽毛終于變白了,變成了天鵝,天鵝的美自然是大家公認的,它才從那種心理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但這樣的經(jīng)歷具有偶然性。
實際上,我們常常會面臨這樣的事情,這就像牙縫里有了異物一樣,它可能就是一種我們常會有的人生經(jīng)歷,如果我們沒能愉悅和平靜地度過,就會讓這種異樣在心靈上留下的苦難鎖定我們的人生,生命就放棄了異樣給我們帶來的成長的機會,這種鎖定也將逐漸加重我們生命的苦難和僵硬。
我常常想,如果每個成長中的生命都有一個心靈的陪伴者,當異樣的痛苦到來時,這個陪伴者只需要站在我們的身后,與我們一同度過,陪伴我們走出這種異樣,我們自然就會從異樣中獲得喜悅、平靜和成長。這樣,我們就再也不會重復經(jīng)歷這樣的痛苦,這是我所渴望的人的成長。所以,我希望每一個成人,每一個家長都能成為自己孩子的陪伴者,這樣,孩子終究會從父母愛的陪伴中長大、成熟,成為他自己的陪伴者,這是一個必然的成長法則。
終有一天,牙縫里再有異物的時候,孩子們的心靈依然是開放和穩(wěn)定的。
相鄰博客
- 兒童如何順利渡過人際關系敏感期(孫瑞雪) [2009-11-03 15:51:00]
- 如何解決蒙特梭利教育與父輩的沖突?(孫瑞雪) [2009-11-03 15:56:00]
- 國外家教“六讓”為孩子一生奠基 [2009-11-03 16:16:00]
-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吉諾特博士1 [2009-11-04 09:4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