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記憶能力、提高課堂效率,歸根到底,就是怎么把自己的頭腦用好了,其實在用腦這個問題上是有很多的學問的。大腦可以說是一種思維的花朵,它應該是人間一種最美的東西了。所以我們要懂得科學用腦,講究用腦衛(wèi)生,千萬不要把這么美好的東西糟蹋了,那豈不是暴殄天物。
雖然大腦在你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已經(jīng)存在了,但是你真的認識你的大腦嗎?要了解大腦,先要了解一下下面的幾個數(shù)據(jù):
第一,人的大腦里可以儲存一千萬億個信息單位,相當于整個南美洲的電信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信息量。
第二,一個人的一生,大腦的智力僅僅開發(fā)了10%。就像愛因斯坦這樣的重量級的科學家,他的大腦也僅僅開發(fā)了12%。也就是說,一個人有90%的大腦是要白白浪費的,潛能挖掘不出來。
第三,一個人的大腦越用越靈。所以我們不要擔心孩子過于刻苦,把腦子用壞了怎么辦。因為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動腦的人,他的智商比懶惰不思考的人,高50%以上。所以,一個勤于思考的人,智力發(fā)展得快,大腦的潛能挖掘得多。但是一個無所事事、比較懶惰的人,他的智力衰退得就快,甚至會出現(xiàn)老年性癡呆。
所以,整天無所事事,不光使你的智力受影響,更重要的是為你的晚年帶來巨大的不幸。
第四,一個人的腦神經(jīng)只要缺氧一分鐘,腦神經(jīng)就失去知覺了,要是缺氧五分鐘,腦神經(jīng)就徹底死亡了。因此,在火災的現(xiàn)場,死去的人大多不是被燒死的,而是因缺氧窒息而亡。
我們從以上這幾個方面認識了大腦后,在平常的學習中,我們就得講究用腦衛(wèi)生。
不要在饑餓的狀態(tài)下學習
因為人的大腦所需要的葡萄糖來源于肝臟中儲存的能量,也就是肝糖。一個人一旦處于饑餓狀態(tài),肝糖會自動釋放出來,于是大腦就因缺少葡萄糖的供應,處在被抑制的狀態(tài)。因此,大腦就沒法正常運轉(zhuǎn)。我們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在非常餓的時候,腦子就一片空白,啥也不想干,啥也記不起來,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一個學生,千萬不要在饑餓的狀態(tài)下學習。特別是現(xiàn)在很多學生,早晨6點起床就簡單地吃一點兒,甚至有時起晚了就不吃早飯,然后一直要學到中午12點,中間有五節(jié)課的時間。一般情況下,到了第四節(jié)課就不是學習了,簡直就是與饑餓作斗爭,到第五節(jié)課,甚至就是餓得發(fā)慌了搖搖欲墜。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學生是沒法兒學習的。那么應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早餐一定要吃好,多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比如喝點兒牛奶,吃個雞蛋,再來點兒牛肉等,保證自身能量的供應。
不要在飯后學習
一個人吃完飯之后,胃部需要大量的血液來消化、吸收剛吃過的食物,但是人的血液量是有限的,大量的血液參與胃部消化,大腦就會缺少血液供應,而處在被抑制的狀態(tài)下。大部分人在吃完中午飯之后,都會想睡覺、犯迷糊,就是這個道理。另外,一個人剛剛吃完飯接著坐在那兒學習,暫且不說學習效率,對身體也不利。長此以往,壓迫正在處于消化狀態(tài)下的胃部,極有可能形成胃部的積淀而導致胃下垂。有人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有科學依據(jù)的。
相鄰博客
- 王金戰(zhàn):打造超凡的記憶力(二) [2009-10-25 16:53:00]
- 王金戰(zhàn):打造超凡的記憶力(三) [2009-10-25 16:55:00]
- 怎樣與孩子溝通 [2009-11-19 19:19:00]
- 讀懂孩子的眼神 [2009-11-19 20:2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