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長教育莫走入誤區(qū)
鏡頭一:清晨,車站。一位母親肩挎琴盒,手拉幼兒,艱難地擠公交車。母親,一臉倦意。男孩,睡眼惺忪。
鏡頭二:黃昏,路邊。老張捶捶酸疼的腰,收起了攤子。數(shù)數(shù)那堆皺巴巴的錢,他一聲長嘆:“唉!什么時候才能湊夠錢給伢兒買鋼琴呀!”
鏡頭三:深夜,客廳?!芭?!”一個巴掌打到小燕臉上。“你怎么這么笨?練了幾十遍還不會!看人家明明,7歲就獲獎了!”
這是真實的場景,也是發(fā)人深思的場景。的確,作為一種特殊的教育方式,特長教育在激發(fā)和培養(yǎng)人的潛能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它甚至可以促進人智力的全面發(fā)展。暑假期間,家長紛紛送孩子上特長班,但是,有多少父母是本著“以特長促健康全面成長”的目的,讓孩子參加特長班的?又有多少父母真正考慮了孩子的興趣?筆者以為,目前,特長教育中存在著以下幾種錯誤心態(tài):
動機功利型一位家長認為,雖然目前教育部明確規(guī)定,小學、初中不再人為地設(shè)重點學校和重點班,但“有特長總是好的,起碼有優(yōu)先錄取的機會!”“如果得了獎,中考、高考還能加分呢!”小趙的家長如是說。據(jù)筆者了解,絕大多數(shù)家長持此心態(tài)。而正是在這種心態(tài)的驅(qū)使下,各種特長班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從而導致了特長教育的“變味”——特長教育成了另一種形式的“應試教育”、“創(chuàng)收教育”。
攀比虛榮型“鄰居孩子都在學,咱總不能落后吧!”小琦奶奶的話道出了一部分家長的心聲??粗鴦e人的孩子得了這個獎,那個杯,心里就著慌,生怕自己的孩子在競爭中處于劣勢,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趕鴨子上架,給孩子報了一個又一個特長班。這也難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嘛!
十全十美型不少家長認為,“多學點總是好的”。所以,他們給孩子報了各式各樣的培訓班。今天練鋼琴,明天學畫畫,天長日久,不但孩子不堪重負,連家長也弄得精疲力竭。不過,家長們不會就此而罷休,因為他們深信:鐵杵磨成針———只要多花時間,何愁孩子不成材?殊不知,這種造材方式嚴重背離了特長教育的初衷?;顫姾脛邮呛⒆拥奶煨?,而過早地讓孩子上各種培訓班,剝奪孩子的游戲時間,無疑是對這種美好天性的扼殺。
理想轉(zhuǎn)移型不少家長認為,小時候家里沒錢,沒有機會好好學習,現(xiàn)在,自己的孩子決不能“重蹈覆轍”了。于是乎,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讓孩子掌握一切知識?,摤摰哪赣H就是其中一位。作為返城知青,她感到自己失去的太多了,“可不能再委屈了女兒”。應該說家長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過分的關(guān)心使他們走入了教育的歧途。不問清孩子喜歡什么,不知道孩子適合什么,就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這種強制行為極易使孩子產(chǎn)生厭學情緒,從而阻礙其智力的全面發(fā)展。
孩子是可愛的,孩子是天真的。家長應該努力去了解孩子的需要,因勢利導、循循善誘,給孩子一片自由發(fā)揮的藍天。
相鄰博客
- 愛的教育 [2009-11-24 13:33:00]
- 寶寶太“叛逆”媽媽該咋辦 [2009-11-25 08:32:00]
- 誤區(qū):不要替孩子尋找借口 [2009-11-25 09:06:00]
- 表揚成就還是表揚個性? [2009-11-25 09:1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