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教子的心理誤區(qū)
有人把單親家庭的孩子直接稱為“問題孩子”,這種說法雖有過頭之嫌,但單親家庭的孩子比雙親家庭孩子的問題要多,這卻是不爭的事實。主要的問題是來自于撫養(yǎng)者的負面心里信念教育了,并傳遞了給下一代。其中包括:
教其憎恨或內疚
離婚是一種童年心碎的重復,當事人雙方都有其心碎的模式?!霸骱藜皥髲汀笔瞧渲幸环降闹匾撁媲榫w,而另一方有著“內疚及補償” 的重要負面情緒。雙方的情緒反應都有著對應的關系。有的撫養(yǎng)者經常教育孩子:你父親(母親)的心怎么狠,人怎么壞,這種教育方法會在孩子的心目中產生這樣一種想法:連我的父親(母親)都會這樣,那其他人還會待我好嗎?從而逐漸形成一種對整個社會、對一切人都懷有嫉恨的心態(tài),常常用冷漠甚至仇恨的眼光看待世界。
償其厚愛
有些夫妻離婚后,撫養(yǎng)者把自己的全部愛和希望都撲在孩子身上,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都給予滿足。這種償其厚愛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寵愛,就是嬌生慣養(yǎng),它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任性、霸道及自我為中心等不良性格。單親家庭的孩子不比雙親家庭更需要愛,因為愛是無法衡量及比較。重要的是多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需要,并鼓勵他們主動溝通。聆聽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去引發(fā)孩子的主動溝通。
縱其散漫
有的人離婚后,還要尋找新的伴侶,組建新的家庭,時間和精力都無法集中到孩子的教育上來。于是,有的撫養(yǎng)者見孩子漸漸大了,就放手不管了,一切由孩子自己安排。要吃,拿錢去;要穿,自己去買;孩子的作業(yè)不看;放學的時間不問;這種是父母容易掉井的心理誤區(qū),亦是其離婚的主要原因的強迫性重復。
限其往來
離婚子女情,這是離婚者的共性。但是,有的撫養(yǎng)者無端地限制孩子與另一方的接觸,這不利于孩子的心理與情感的健康發(fā)展。人為地阻隔孩子與父親(或母親)的往來,容易導致孩子的情感空白,扭曲孩子的心靈,特別是孩子本來與父親(或母親)有很深的感情,離異后,一方強迫孩子斷情,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勢必會使孩子出現(xiàn)煩躁不安、痛苦難耐等心情,久而久之,還可能出現(xiàn)憤怒、冷酷等對抗性情緒,有的還可能私自出走。
來源: http://www.znjy.cn/Article/jzwq/1957.html
相鄰博客
- 四種原因導致性別教育錯位 [2009-11-26 09:06:00]
- 離異家庭教子四大誤區(qū) [2009-11-26 09:08:00]
- 家長的20個無意識行為害了孩子 [2009-11-26 09:14:00]
- 避免家教的盲目性,遠離教子誤區(qū) [2009-11-26 09:1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