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孩子和父母溝通的橋梁
要牢記一點:感情是互通的,思維是不同的。怎么才能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心理?不論是教科書上的教條,或是其他父母的經(jīng)驗,一言以蔽之,以孩子的視角去感受,以成人的目光去引導(dǎo)。
情感是孩子和父母進行溝通的一座橋梁。由于許多因素的差異,孩子和父母之間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喜歡的東西,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等等。但是孩子的感情波動一般不會持續(xù)太長時間,而成年人不同,抑郁、悲傷等情緒會持續(xù)很長時間,幾天、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更長。父母要學(xué)會尊重孩子的感情,不能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的感受,切實呵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小女孩和小男孩在同一個班里讀二年級,小女孩梳著漂亮的馬尾辮,每天在小男孩面前晃來晃去,晃得小男孩心頭直癢癢。終于有一天,小男孩忍不住使勁揪了一把,小女孩尖叫一聲哭了,小男孩特別興奮,他躥到老遠(yuǎn),回頭指著小女孩喊:“哈哈,哭鼻子嘍,好丟臉啊?!毙∨]辦法,只好找爸爸媽媽哭訴。聽女兒說完后,小女孩的父母清楚,如果他們介入孩子的游戲世界,無論對小男孩“欺負(fù)”女兒的行為怎么處置,都直接影響到小男孩成年后在戀愛中對異性的表達(dá)方式,同時也影響到女兒對異性世界的接受方式,于是他們決定讓女兒自己去和小男孩談?wù)劇E畠弘m然有些不甘心,還是主動約了小男孩,他們很快就和解了,從此以后,他們形影不離,成了最好的朋友。
孩子畢竟還是孩子,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成人有太多的差異,同時也很容易受一些負(fù)面情緒的影響,比如孩子很容易受到驚嚇,也很容易哭鼻子等。父母耐心地對待、理解和同情孩子的情感,加以及時的引導(dǎo)、疏通,幫孩子盡快走出負(fù)面陰影,將有助于孩子健康地成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優(yōu)秀的行為能力。這就對父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孩子的情感理解是否深刻,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得體,都將通過孩子形成的性格及習(xí)慣體現(xiàn)出來。
放學(xué)了,小男孩壓抑不住心里的激動,在大街上不顧一切地奔跑,突然不知道踩到什么摔了一跤,隨即張開嘴剛要哇哇大哭,環(huán)顧一圈卻發(fā)現(xiàn)周圍沒有一個認(rèn)識的人,哭著也沒意思,于是他很從容地站起來,拍拍衣服上的塵土,淡定地走了。
如果這件事情這樣進行:他四下張望,發(fā)現(xiàn)爺爺奶奶就在不到20米的地方,于是他就會賴在地上不起來,號啕大哭,聽得路人都會心酸。那個委屈,讓爺爺奶奶都覺得不把那塊地鏟平怎么也對不住自己的孫子。最后小男孩在爺爺奶奶的幫助下站了起來,哭著回家了。
這個故事很簡單,孩子多么年幼無知都懂得把苦難呈現(xiàn)給關(guān)心自己的人會得到同情和更多的關(guān)愛,如果父母不能體會到孩子的心理,看到孩子傷心大哭就覺得孩子受委屈了,不惜一切也要把孩子哄得開心起來。就如上面例子中的爺爺奶奶,這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使孫子養(yǎng)成了一種依賴心理。人生總有下一次摔跤,那時還會有誰主動扶他站起來呢?因此,在實際教育中,年輕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情感特點和思維方式,并根據(jù)孩子的情感特點和思維方式靈活處理孩子的情感問題:
1. 孩子的情感表現(xiàn)是真實和強烈的,他們在表達(dá)自己的感情時不會遮掩和隱藏,甚至有時讓人覺得不可理喻。如果孩子哭鬧、生氣或害怕時遭到了嘲笑或受到了懲罰或被忽視,他們會變得害羞、退縮、不能以正確的方式表達(dá)自己的感情。如果父母耐心地正視孩子的情緒波動,孩子就會健康成長。
2. 由于孩子還不能區(qū)別現(xiàn)實世界與想象世界的差異,有時看起來他們是在說謊,這時父母不要橫加指責(zé),因為那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他們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xiàn)。
3. 如果孩子犯了錯誤,父母應(yīng)該堅決地指出他錯在哪里,并給予簡單合理的解釋,但是態(tài)度一定要平和。孩子很容易記住父母所講的道理和規(guī)定,并逐漸地把這些作為自己行為的基礎(chǔ)。
4. 經(jīng)常地愛撫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有助于消除他們的恐懼感。
相鄰博客
- 家長和父母要學(xué)“讀心術(shù)” [2009-12-14 11:02:00]
- 家長不要幫著老師“對付”孩子 [2009-12-14 11:09:00]
- 親子溝通:誰在問題區(qū)? [2009-12-14 11:37:00]
- 9個溝通秘訣打開孩子的心扉 [2009-12-14 11:5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