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成人的過程也是與父母不斷分離的過程。當你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和母親是一體。出生下來,是你完成的第一次分離,變成了一個脫離母親身體的完整生命個體。你的第一聲哭叫,向世界宣告了,從此你可以用自己的肺臟呼吸。在你長大的歲月里,你逐步地與父母分離:脫離他們的懷抱,自己可以奔跑,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朋友…… 在你13-19歲的年齡段,出現了對父母逆反的心態(tài),這是大自然在提醒我們:你應該做第二次分離了。也是在提醒你的父母:對孩子放手吧!這是你開始成為一個能夠獨立生存的人的關鍵時期(Critical Period)。
如果此時父母親敢于放手,鼓勵你去外地上大學,鼓勵你去工作、在經濟上依靠自己生活,你對他們的逆反能量,便會自然而然地轉化為奮斗自我生存的力量,迅速成長起來。父母鼓勵你走出家門,開始自己的生活,是他們對你的真愛行為,因為這種行為支持了你這個階段心理成長的需求,扶助你完成與父母的第二次分離。對于中國的父母和孩子,第二次分離需要非常的決心和努力。
五年前,作為母親,我面臨著一生中最為艱難、痛苦的抉擇:選擇去美國的醫(yī)藥公司工作、養(yǎng)兒子,過美國人的正常生活?還是選擇回中國工作,把年僅17歲的兒子,一個人留在美國上大學、獨立生活?咬著牙,我選擇了后者。這使得我們母子二人,在過去的幾年里,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分離的痛苦。至今寫到這里,我止不住淚水直流,大滴大滴地灑在計算機的鍵盤上。當時兒子還小啊,拿全額獎學金的全日制大學生,學習壓力已經夠大了,還要打工養(yǎng)活自己,他還在糾纏和南韓女孩的關系…… 我真的不放心。但是兒子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了。我衷心地感激好兒子能夠在困苦中成長起來,為自身的幸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又一次讓我體會到,真愛行為是要付出代價的,也是愛和被愛的人共同掙扎、共同成長的歷程。
“你不怕孩子和你感情疏遠嗎?你不怕他日后怨恨你嗎?”有些做父母的朋友這樣問。說實話,我也擔心過,因為兒子在最初的三年里,也抱怨過。但是,我從來沒有間斷過對他的關心和愛護。使用Email 詢問他的學習與生活,經常是我寫了3、4封信,也不見回音。在他最困難的時候,給予他一些必要的經濟幫助,分擔他的痛苦,分享他的快樂。今天,我們之間的情感更深了,彼此再也沒有了要失去對方的不安全感。上個星期日是母親節(jié),兒子從美國打電話來,我們聊了很久。我關心他的前途去向,正如他關心我在中國的心理健康事業(yè)。我多么享受這種從思想到情感的親密關系呀!這是一種只有在兩個完全獨立、成熟的靈魂之間,才具有的信任與愛戀。如此的真愛不具有彼此依賴的性質,而是兩個自由人的選擇。 (摘自《我們都有心理傷痕》)
相鄰博客
- 我們潛意識中的原始心理需求 [2010-02-11 22:11:00]
- 讀書——永遠的學習(轉季老師博客) [2010-02-12 08:38:00]
- 新年祝福:幸福 [2010-02-14 00:08:00]
- 父母至少要掌握一套教育方案 [2010-02-15 17:2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