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讀兩個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一、巴菲特的故事
巴菲特初中畢業(yè)那年,學校要舉行畢業(yè)典禮,老師要求所有學生穿西裝打領帶。
那天巴菲特卻照舊穿著他的破網球鞋和臟運動衫,晃晃悠悠過來了。
校長說:“站?。W校早就通知所有畢業(yè)生要正裝參加畢業(yè)典禮,你看看,全校只有你一個人沒穿西裝,你為什么不穿西裝?”
“不為什么,穿什么衣服,是每個公民的自由?!?/span>
校長氣壞了:“你給我回去,我不準你畢業(yè)?!?/span>
老爸老媽知道了,狠狠批評了巴菲特,又趕緊跑到校長那里道歉。
校長氣得直搖頭:“你們家小巴菲特,從來不好好學習,不尊重老師,又不遵守紀律,經常搗蛋鬧事,這個孩子的很多表現(xiàn)竟然能壞到這種程度,簡直創(chuàng)了我們學校的歷史記錄了,我們從來沒有見這樣差的學生,我看啊,你這個孩子這輩子算是完了。”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全球著名的投資商,生于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財富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巴菲特做到世界首富,卻能在傳記中主動披露自己青春期的叛逆行為,主動披露自己初中搬家到華盛頓后學習成績大幅下滑,甚至主動披露自己多次到商場偷過東西,這種誠實的勇氣大部分人可能都做不到。
巴菲特晚年回憶起來,仍然非常感謝他的父母。因為盡管他的父母也很生小巴菲特的氣,但爸爸媽媽從來沒有放棄他。
二、比爾蓋茨的故事
老蓋茨現(xiàn)年八十多歲,身為比爾·蓋茨夫婦慈善基金會的聯(lián)席董事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老兵、律師、非營利組織志愿者、3個孩子的父親。
一貫低調的老蓋茨從不夸耀自己在兒子成功道路上扮演的角色。他在2005年一次慈善組織領導人會議演說中說:“作為一個父親,我從未想過那個在我住所里長大、吃我的食物、用我的名字、還愛頂嘴的小子有一天會成為我的老板。但這確實發(fā)生了。”
實際上,改變蓋茨這個“問題少年”人生軌跡的人正是老蓋茨。
老蓋茨和妻子瑪麗育有3個孩子:大女兒克麗絲蒂、兒子蓋茨和小女兒莉比。蓋茨從小就表現(xiàn)出極高的學習興趣和天賦,小小年紀就通讀《世界大百科全書》。為鼓勵他閱讀,老蓋茨夫婦在這方面毫不吝嗇,只要是他想看的書,一律買下。
到11歲時,蓋茨開始向父母拋出千奇百怪的問題,為難他們。在老蓋茨看來,“這挺有意思,相當不錯”,卻給母親瑪麗帶來困擾。另外,步入青春期的蓋茨試圖擺脫母親的控制,對保持房間整潔、準時吃飯、別咬鉛筆頭等要求產生抵觸情緒,母子之間時常發(fā)生爭執(zhí)。母子矛盾在蓋茨12歲的一天達到高潮。蓋茨在餐桌上對著母親粗魯?shù)卮蠛按蠼?,言辭充滿譏諷和孩子氣的自以為是。一向冷靜的矛盾調停者老蓋茨終于怒了,端起一杯涼水,潑到兒子臉上。
這次“潑水事件”不僅成為蓋茨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讓“憤青”一夜之間變得成熟,也改變了老蓋茨對子女教育的看法。老蓋茨夫婦從此給予兒子更多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先是把兒子轉到一所比較自由寬松的私立學校讀書,在這所學校比爾蓋茨結識了改變他一生的重要“伙伴”——電腦。從13歲起,蓋茨享有絕大多數(shù)同齡人享受不到的自由。父母允許他晚上獨自去華盛頓大學用電腦,在假期四處旅游、打工。高中時,他還休學一段時間,跑到華盛頓州南部的一座發(fā)電廠做電腦程序設計員。在這段“天馬行空”的自由成長期,蓋茨認識了后來與他一起創(chuàng)辦微軟的保羅·艾倫。兩人第一次合作成果是一款統(tǒng)計道路車流量的計算機軟件。1975年,身為哈佛大學三年級學生的蓋茨決定退學,與艾倫共同創(chuàng)業(yè)。兒子的決定令老蓋茨夫婦震驚不已。
如何將一個叛逆男孩培養(yǎng)成微軟公司創(chuàng)始人、全球首富以及美國最大慈善機構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的父親老比爾·蓋茨的答案是:“逼”他成熟,然后給他充分自由和支持,但適時加以引導和敦促。
啟示:
每個人都想給別人一個完美的印象。但事實上,沒有人是完美的。無論人本身還是人所在的大自然,甚至整個宇宙,都不是完美的。你認為是完美的東西,但對其他人其他生命來說也不是完美的。即使是那些著名英雄人物也絕非完美,也不是生來就完美的,而是修煉很多年后才變得比較完美。
有些家長,一心想要塑造天才少年完美少年,結果注定只能失敗。
我們看到,很多大英雄大人物后代的條件要比父母祖輩好得多,但他們的能力要差得多,成就要小得多。因為真正的將軍永遠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槍林彈雨中打出來的。很多將軍的后代從小受到最好的保護,根本沒有經歷過槍林彈雨,反而很難成為將軍。
如果你的孩子很乖很聽話,做家長當然很幸福。但你要知道,很多小時候學習很好表現(xiàn)很好的學生,長大后卻沒有太大的成就。
如果你的孩子很不乖很不聽話,做家長當然很辛苦,但只要你不放棄,你的孩子反而可能會有大成就。許多成功人士,比如巴菲特、比爾蓋茨、喬布斯等人,小時候表現(xiàn)并不出類拔萃,甚至表現(xiàn)很差,后來卻有巨大成就。一個重要原因是,成就越大,越需要與眾不同,他們從小不愿受制于社會強加的條條框框,執(zhí)著地尋找創(chuàng)新的方式。學生時代越想要學習成績好表現(xiàn)好,越需要與眾相同,與規(guī)定的答案相同,這反而會束縛天生的創(chuàng)造力。
人生是一個長跑,少年時期只是短短的起跑階段,后面的路很長很長,贏在起跑線根本不可能,而決定勝負關鍵看后面,最后贏才是真的贏。馬拉松比賽最后的冠軍往往不是開始領先的人。
各位家長,浪子回頭金不換,初中時表現(xiàn)如此差的小巴菲特,最后不但改邪歸正,而且最后努力成為世界首富,你的孩子表現(xiàn)再差,也決不要放棄。小比爾蓋茨在11歲之后即使也成了讓家長頭疼的孩子,還接受了父親失控的“潑水”一擊,但是從此父母給予了他充分的自由,這份自由是家長的改變,并不是不管,是家長對孩子的接納,是在自由中給予孩子引導和督促。從比爾蓋茨接受父母的“從善”事業(yè),到老年能主動連“人”帶“錢”全部投入慈善事業(yè),和老父親并肩作戰(zhàn),我們可以看出,老比爾蓋茨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是非常智慧的,而且從始至終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兒子。
不放棄,始終還有機會。一旦放棄,永遠再也沒有機會。你的孩子未來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長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不折不撓,永不放棄。哪怕所有人都說,你家孩子沒有希望了,放手算了,那我們也不放棄,因為我們要對自己問心無愧。好不容易生了一個子女,教育成這樣子,如果放棄教養(yǎng),就問心有愧,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我們要突破一個難關,就是付出努力,還要百分之百的信心,效果自然呈現(xiàn)出來。
為了愛,父母永遠不要放棄。
相鄰博客
- 帥氣從“頭”開始(蒔苡) [2010-08-17 23:11:00]
- 家庭教育原則--育人之基(轉) [2010-08-19 17:00:00]
- 陳鶴琴:家庭教育原則16條 [2010-08-19 18:18:00]
- 沃倫 巴菲特名言語錄 [2010-08-20 15:1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