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達爾文3歲多的兒子弗朗西斯非常想要找爸爸出來玩,但他也知道爸爸正在書房工作,不喜歡別人去打擾。不過弗朗西斯還是忍不住來到了爸爸的書房,他鼓起勇氣,輕輕地把房門推開一條小縫,把小腦袋伸進門里面。
達爾文看到了弗朗西斯,于是問道:"孩子,你有什么事嗎?"兒子望著爸爸,怯生生地伸出骯臟的小手,掌心里托著六個便士,用懇求的口氣對爸爸說:"爸爸,我給你六便士買糖吃,你能出來跟我們玩一會兒嗎?"
看著兒子天真可愛的樣子,達爾文真不忍心斷然拒絕孩子的請求,不忍心傷害幼小的孩子的自尊心。于是,他放下手頭的工作,到花園里陪孩子們玩了一會兒,然后他親切地對孩子說:“孩子記住,以后給多少便士也不能破壞工作時間不能打擾我的規(guī)矩了,爸爸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會在不工作的時候和你們玩的?!?/font>
點評:
教育孩子需要有時間差,這就叫做“教育的滯后原理”,別用自己的認為來斷定一件事情的真?zhèn)?,事后再考慮自己剛才的認為是否正確,這才是正確處理事情的方法。達爾文當時沒有拒絕孩子的要求,而是滿足孩子的要求后,再告訴孩子對錯,這樣孩子就會從心底接受父親的教育。
相鄰博客
- 請喝杯茶 [2009-10-18 19:08:00]
- 做高明的家長 [2009-10-22 19:26:00]
- 了解孩子是家庭教育的前提(于俊卿) [2010-08-31 01:31:00]
- 家庭教育智慧語(2)(轉) [2010-09-03 10:2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