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談到他親戚的姑婆,一生從來沒有穿過合腳的鞋子,常穿著巨大的鞋子走來走去。
兒子晚輩如果問她,她就會說:“大小鞋都是一樣的價錢,為什么不買大的?”
不管買什么鞋子,合腳最重要,不論追求什么,總要適可而止。
想想教育孩子也要盡量采取適合于孩子的教育,在一次公開課的交流會上,一位老師的課受到好評,教研員讓這位老師談談自己的看法,她說,每節(jié)課我都會認真地備課,認真上好每堂課,每次我都要讓每一位同學都喜歡我的課,都喜歡數(shù)學,可惜這樣的想法至今未能實現(xiàn)。可見這是一位認真負責的好老師,課講得也很好,但卻不能讓每一位同學都喜歡數(shù)學,都喜歡學習。這就是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再好的老師來教孩子,恐怕也不能保證每個孩子都學習好。再說,班級授課制這種集體授課法,想真正尊重各個學生的意愿,找到適合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式可以說是不現(xiàn)實的。我教過十幾年的初中數(shù)學,應該說也是一位小有名氣的數(shù)學老師,是教學改革的積極參與者,我對教學上的理念與模式十分信誠,但在教學實踐中卻發(fā)現(xiàn),當我對教學的改革越徹底的時候,卻是教學成績差異越明顯的時候,后來我才明白:這不是我的錯,這才是真實的課堂教學,有的孩子喜歡并有能力學好數(shù)學,有的孩子不太喜歡,有的孩子甚至討厭它,這在中學階段已經(jīng)分得比較清楚了,我們一般的家長和老師很難改變。有位老教師在一次教研上無意中說了一句:“孩子不可能都考好成績,有的孩子某一科考不及格也很正常,盡管他付出了努力。如果大家都考好了那才叫不正常,那說明試卷出的有問題?!碑敃r我很年輕,認為這位老教師說的話有些消極,教了幾年發(fā)現(xiàn)那就是教育現(xiàn)實。
再想想家庭教育,我們的家長往往對孩子的要求都是一致的,特別在孩子的學習上,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各科都考滿分,只爭第一不爭第二不符合每個孩子的實際。我們要摸清每個孩子的不同喜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從現(xiàn)實來看,因材施教只有在家庭教育中才有實施的真正可能,但卻考驗著家長的教育方式、水平與智慧。不懂教育的家長往往都把孩子想盡一切辦法往重點學校送,考不上也要上,結果就像穿了大鞋一般,弄得孩子很不舒服,壓力很大,甚至苦不堪言。事實上,只有家長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我們不能把孩子一推了之,僅僅把希望寄托在學校及學校的老師身上,這是不負責任的。鞋子穿大了不好,穿小了不好,穿錯了也不好,愿每位家長都為自己的孩子找到一雙合腳的鞋,讓孩子健康成長。
相鄰博客
- 負擔(陶道武) [2009-05-21 16:43:00]
- 差異(陶道武) [2009-05-22 10:39:00]
- 轉:初中生各年級心理特點 [2009-05-25 16:22:00]
- 讀書(陶道武) [2009-05-25 16:2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