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班回家,見到孩子時,總要習慣性地觀察一下孩子的表情,通過觀察可知道孩子今天過得好不好,孩子的心情如何,然后適時地對孩子的心理狀況加以調(diào)控。我以為這比關(guān)心孩子的學業(yè)成績更重要,一個正常的孩子,擁有健康的情緒,對生活積極樂觀,對學習也會有上進心的。孩子天生就需要學習,也喜歡學習,只是一些不良外在的環(huán)境因素干擾或阻斷了孩子的學習需求,使得孩子開始逃避學習,不愿進步,甚至自暴自棄。
對孩子產(chǎn)生不良影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來自家長和老師的,也有來自身邊小伙伴的,有的是由“物”引起,但更多的是由“人”引起,而對影響最壞的很可能就是孩子身邊最親近的人!孩子能感覺到,幼小的他往往會承受或反抗他所不愿接受的一切。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出了問題,就會變壞。
今天,我一進家門就發(fā)現(xiàn)孩子不對勁,雙腳放在沙發(fā)上,一臉怒氣地盯著電視,估計孩子自己也不知道看的內(nèi)容。我順便問了一句:“怎么了,孩子?”“你別管了!”孩子沒好氣地回答,顯然還在生誰的氣,眼里含著淚花。我不再過問,不再打擾孩子,我要給孩子留點時間,讓孩子對發(fā)生在自身上的事情有一個梳理,思考與再認識的過程。先讓孩子自己去面對,這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驗吧,孩子會在自我體驗中加速成長。我想,這是一種看著慢,實則快的教育,只是有些家長還體會不到或做不到。
我暗示妻子暫時不要過問孩子的事,我們繼續(xù)做我們的事,一切正常,就像沒有孩子這件煩心事一樣。我們一是給孩子自己思考的時間,二是讓孩子盡快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轉(zhuǎn)移孩子注意力,讓孩子的情緒盡快恢復正常。據(jù)說,排除不良情緒的干擾能力是區(qū)分生活中的強者與弱者的重要一點。當然,這樣一種環(huán)境需要家長去做,去創(chuàng)造,而不是靠家長去勸說。
時間一分鐘,一分鐘地過去了。大概據(jù)我發(fā)現(xiàn)孩子有不良情緒半小時之后,孩子見我們?nèi)魺o其事,對她“不管不問”,慢慢地開始與我們閑聊,不過還是沒有提到我們想知道的話題,我們還是要等待,要耐心地等待,這很關(guān)鍵。
終于,我們差不多都快忘了孩子的事情的時候,孩子突然說了一句:“體育老師真壞!”我一下子警覺起來,但不會讓孩子看到這一點。
“體育老師惹你生氣了?”我先站在孩子一邊,以便繼續(xù)加深了解情況。
孩子搖了搖頭。
“那體育老師怎么對不起你們了?”我知道可以開問了,孩子已打開話匣,開始主動表達自己了。另外,從以往孩子對她班體育老師的議論中了解到,班里不少同學對體育老師不滿。
“他讓我們同學在陽光下暴曬,還罰我們跑步!”女兒除了對體育老師有些怨恨,還有些對全班同學的“遭遇”有些抱不平。誰對誰錯,誰是誰非,我暫不評價,對孩子來說也許她需要的僅僅是一種情緒上的宣泄。
“他有時喝完酒給我們上課,整天板著個臉!”孩子繼續(xù)控訴老師的不是。
孩子訴說完之后,心情漸漸平靜下來。
“這樣的老師很少,只是個別的?!焙⒆記]說什么,表示認可。事實上,孩子對其他老師的印象,還是很不錯的。
“那怎么辦呢?”我有意無意地問了一句,實是尋求問題的解決。
最后孩子暫時選擇了妥協(xié),盡量不讓老師抓住“小辮”,以免再次受到懲罰。
等待,等待孩子的成長,等待老師育人素養(yǎng)的進步。
相鄰博客
- 教育在先 成長在后(陶道武) [2009-02-10 09:05:00]
- 顧曉鳴:家庭教育就在我們身邊(轉(zhuǎn)帖) [2009-07-30 09:14:00]
- 學車(陶道武) [2009-08-24 08:56:00]
- 近視新說 [2009-08-24 15:2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