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妻子打電話說,她要照顧住院的妹妹晚上不回家了,夜里也要在那陪護。我心里咯噔一下,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要由我照顧了,說實話,女兒在生活起居方面平時一般都由她媽媽照顧,由于我們一家三口平時關系比較融洽,誰不在家都會感覺到家不像個家了。
我還沒到家,就已看到女兒因進不去家門,正往回走,不時地看著自己的手表,心里可能在想:家里怎么會沒人呢?我大老遠地打了聲招呼,以減短孩子孤獨與寂寞的時間,可孩子反應不太強烈。我后來才知道可能與下午上英語課有關,因為課程表的緣故,大多數(shù)同學上英語課時沒有帶課本,而老師直接提問了還沒有講授的內(nèi)容,估計孩子回答的不好。我當時對女兒說,到了高年級或中學的時候,一名優(yōu)秀生應該知道今天重點學了什么?明天我們要學什么?哪知孩子并不領情,還嘟囔了一句:“爸爸,你真煩人。”我當時沒反應過來,我給孩子講道理孩子怎么沒聽進去呢?老師提問你,你沒回答好,說明你沒預習,說明你的學習方法還是有些問題,難道我說的不對嗎?我一看孩子的反應不太對勁,經(jīng)驗告訴我,我不要再說了,實在說不到孩子心坎去,還不如換個話題呢?直到今天,我在寫這篇博客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孩子當時孩子需要的并不是什么方法指導,女兒對此并不陌生,女兒當時只是需要別人的理解和支持,來安慰一下自己不好的心情而已。同理心我知道呀,平時不止一次看到過這個詞或相關內(nèi)容,怎么突然間就忘了呢?我當時如果對孩子說:“喔,老師沒講肯定不好回答,回答不好老師的問題,影響了你今天的心情是么?”在此基礎上慢慢調(diào)節(jié)好孩子的心情,這時再簡要提醒一下孩子的學習方法問題,這樣的教育效果我想應該會更好些。由此,我還想到,以往孩子有時與爸爸聊著聊著,突然會拋出一句:“沒勁?!比缓蠛⒆泳蜁Y束與你的對話,去干別的去了。有的家長可能會為孩子的話感到生氣,我則不斷反思著自己:還是自己不了解孩子呀,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還是自己的教育水平不夠,我還要繼續(xù)努力!我想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才能更多地走近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媽媽不在家,我們還是按照常規(guī)生活,回到家,女兒先做作業(yè),等她做完,我把飯菜做好,我們商量好晚飯后去散步。我們還打算第二天早上一塊去鍛煉,鍛煉完以后早點吃什么,一切都在女兒的計劃之中。第二天早上,我們按時起床,是女兒喊的我,我趕緊換好運動服準備與女兒一塊去鍛煉身體,可女兒在梳頭上花了較多的時間,原因就是平時一般都是媽媽幫著梳,女兒多少有些急躁,我不動聲色,充分讓孩子體驗有媽媽愛的感覺,同時也充分體驗平時不要過于依賴媽媽!最后,我沒有埋怨孩子,只是取消了晨練的計劃。孩子自己也沒說什么,但她肯定知道由于自己的原因,鍛煉身體的計劃沒有完成,她也許會思考與感悟的更多。
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女兒其他都做得很好,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很多事情需要孩子自己計劃,獨立完成??磥?,媽媽不在家,有時對孩子也是一種鍛煉。媽媽不在家,“小鬼”就會當家。
相鄰博客
- 也說家教(陶道武) [2009-09-08 11:14:00]
- 書店(陶道武) [2009-09-09 08:46:00]
- 真愛(陶道武) [2009-09-10 15:45:00]
- 家庭教育自編教材(陶道武) [2009-09-12 08:5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