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了一篇關于教育方面的文章,里面關于“情感賬戶”、“情感豆”的說法我以為很有意義,值得引起每一位家長的思考。
大體意思是說,自打孩子一出生,實際上父母與孩子之間就已經建立了一個“情感賬戶”,問題是家長在今后的對孩子的教養(yǎng)中,你是在不斷地往這個賬戶里“存入”情感,還是不斷地從這個賬戶里“支出”情感。有不少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確實給予孩子較多的無私的關愛,當然這個賬戶里存入的情感就會越來越多。孩子一大,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不聽話了,實則是家長自己想控制孩子,但隨著孩子的年齡的長大,“見識”越來越多,孩子鬧獨立的想法越來越強。不明智的家長的想法與做法是,時刻想著把孩子從思想和行為上把孩子拉回自己身邊,受自己的擺弄和控制,并以此體現(xiàn)出自己的“好”,體現(xiàn)出自己的盡職盡責,不然的話,那叫什么爹和娘?連街坊鄰居、親戚朋友都會看自己的笑話!
當然,家長支取情感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就象我們從銀行里取錢會有多種消費的辦法一樣。問題難就難在不少人明明是在不斷地從與子女建立的“情感賬戶”里取“錢”,卻總是不斷地認為自己是在存“錢”,甚至已經透支了,家長自己感覺不到或是感覺到了卻不知如何存入。不是嗎?我們身邊有多少家長與孩子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又有多少家長與孩子戰(zhàn)火不斷,打打殺殺,甚至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反省吧,那些還在執(zhí)迷不悟的家長朋友,清醒吧,那些糊里又糊涂的家長朋友。請家長朋友不要簡單地認為付出一定會有回報,你支出對方不一定存入,更多的是大家都在支出,大家都在存入。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希望不斷地往我們的“情感賬戶”里存入,而且越多越好。那么,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有沒有好辦法?長效藥就是家長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素養(yǎng),不斷給予孩子理性而智慧的關愛,使你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賬戶”不斷存入,而不是不斷支出!有針對性的做法是家長在學習家教的過程中,嘗試一下“情感豆”的做法。很簡單,準備好兩個空瓶子,當你發(fā)現(xiàn)你做了一件利于孩子成長,加深親子感情的事情時,就往一個瓶子里放上一顆豆子;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在做一件無益于孩子成長,傷害親子感情的事情時,就往另一個瓶子里放上一顆豆子。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不斷提醒自己,我每天要做些什么,要說些什么,使親子關系不斷良性發(fā)展。而親子關系又是教育好孩子的基礎,家長朋友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這需要家長具備較好的觀察力與判斷力,需要不斷思考與學習家庭教育這門課程了。
相鄰博客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