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了一個電視節(jié)目,至今還有印象:一位省級名企業(yè)家氣沖沖沖進一所名校的教室,狠狠地煽了正在上課的教師一巴掌!而這位教師是這所名校的很優(yōu)秀的一位教師。
起因是這樣的,這位優(yōu)秀教師所帶的班級是全校公認的優(yōu)秀班級,可在最近的一次班級評比中未能拿到先進紅旗,老師在班里說了這位家長的孩子一句,說是這位家長的孩子拖了后腿。
平時孩子的學習很一般,估計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不好,最終大打出手,據(jù)說這位女教師還因此流了產(chǎn)。打人的名企業(yè)家也是一位女同志,因此先被拘留十五天。
無論怎么說,這位家長做的不對,可家長在面對記者的時候,她說,她做的不對,是一時沖動,但她不后悔。理由是她希望孩子在學校是快樂的,可孩子在學校不僅不快樂,甚至還經(jīng)常受到同學和老師的歧視。她還說:“其實,孩子在小學都學些什么呀?無非就是加減乘除那點事!至于把孩子整天整成那樣嗎?”
是呀,我們老師雖是這次打人事件的受害者,同時也是應試教育的受害者,面對眼前的教育,想說愛你都很難!我想對于這位優(yōu)秀教師恐怕也會有這樣的想法與看法。我們的學校教育與廣大教師,無論面對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似乎都會有無奈的感覺,我們似乎生活在兩者的夾縫中,無法自拔。
名企業(yè)家是一位成功人士,對教育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她的看法也算得上是有真知灼見的。這位教師也是教師隊伍中的佼佼者,她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盡力,成績有目共睹,并得到領導與老師的好評。兩人在教育的觀點上都沒有錯,但為什么卻在現(xiàn)實的教育過程中產(chǎn)生如此大的分歧,以至于大打出手,而打人者即使坐牢也不后悔?
這就是一個教育的體制問題,我們的學校教育遠離了“人”的教育,我們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還是沒有做到“以人為本”,“以人為本,科學發(fā)展”同樣也是我們教育部門應該真正落實并融入教育過程之中的。
教育 現(xiàn)實中由于評價標準不一致造成的問題還有不少,比如經(jīng)由上級主管部門評定的省、市級規(guī)范化學校,可在當?shù)夭⒉槐焕习傩照J可,甚至連本校的老師都搖頭。我們的評價部門還是要多走走群眾路線,在評價一所學校或一位教師的時候,還是要聽聽學生的意見,家長的看法。
有人說,如果你不能為孩子選擇一所好學校,你就為孩子選擇一位好教師,如果你不能為孩子選一位好教師,那恐怕只能自己做個好家長了,不然孩子如何成長得更好呢?
相鄰博客
- 中國式家庭教育:具有積極性是成功孩子的共性(轉) [2009-12-07 10:30:00]
- 晚年的遺憾(陶道武) [2009-12-07 10:37:00]
- 兒子pk父母(陶道武) [2009-12-09 15:36:00]
- 積極的暗示(轉) [2009-12-10 15:5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