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回放:
那天早上,我正在刷牙。女兒吃過飯,背著書包去上學,不一會又回來了,敲著門,對著媽媽喊:“媽媽,我忘了帶抹布了!”。時間很緊,妻子沒多想就匆忙到晾臺去給女兒找抹布?!翱禳c!”女兒亟不可待地又喊了一聲。女兒可能認為這是媽媽的事情,媽媽應(yīng)該幫她做,而且要做好,不能耽誤她的事。否則,媽媽要為此負責!
相關(guān)案例:
一位母親騎自行車帶著孩子,匆忙往學校趕。真是越忙越出錯,到了學校門口,才發(fā)現(xiàn)孩子的書包忘帶了。孩子不停地埋怨母親:“你怎么搞的?”母親邊擦汗邊向孩子說:“對不起,媽媽這就回去拿!”,接著就急急忙忙登上自行車回家了。孩子望著母親遠去的背影,嘟囔一聲:“傻帽!”
原因分析:
孩子忘了帶自己的物品,誰之錯?孩子自己的事情沒辦好,怎么反倒成了別人的錯了!作為孩子應(yīng)該想想自己的言行對與錯,可歸根結(jié)底還是父母的錯!就是因為父母平時分不清哪是自己該做的,哪是孩子該做的。由于家長“幫忙”過多,致使孩子認為他的事情,理所當然地成了父母的事情,本來他要做并要負責的事情,成了父母要做并負責的事情,最后出力也不會討好,還落了一個“傻帽”的罵名。我們做家長的可不能好心辦壞事!關(guān)鍵是這樣最終會使孩子不愿做事,不會做事,這種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策略指導:
1、改變教育觀念
家長必須改變?yōu)楹⒆幼龅迷蕉嘣胶玫挠^念,我們往往會認為當家長付出多的時候,孩子獲得越多,孩子會感到越舒適,越幸福。還有家長認為付出的多,自己獲得的回報理所當然會更多,比如親情、養(yǎng)老等。事與愿違,當孩子適應(yīng)了來自家長的百般呵護之后,孩子就會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當家長有一點照顧不周的時候,孩子就會百般挑剔與指責。
2、分清你我界限
家長對未成年孩子應(yīng)盡監(jiān)護與教養(yǎng)職責,但絕不是為孩子承擔一切。孩子漸漸長大,畢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我們不能剝奪孩子成長的權(quán)利以及為此付出的正當代價?!白约旱氖虑樽约鹤觥边@是連幼兒都會說的一句話。孩子做不了的事情,他再來找家長尋求幫助,家長已經(jīng)爭取主動,孩子可能會心存感激。
3、孩子自我擔當
其實,孩子本來愿意做事,他要通過“工作”獲得自身成長??杉议L因為怕“麻煩”,或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幸?!倍Х桨儆?、不辭勞苦地“幫忙”??峙逻@個忙,家長會越幫越忙,到頭來,只有后悔與痛苦的份了。愿家長多為孩子提供一些獨立做好自己事情的機會,從做中學會自我擔當。
相鄰博客
- 指指點點——家庭教育觀察與思考(陶道武) [2010-01-16 11:58:00]
- 指指點點——家庭教育觀察與思考(陶道武) [2010-01-17 16:23:00]
- 一點心得(陶道武) [2010-01-19 09:58:00]
- “公約”的風波(陶道武) [2010-01-19 15:2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