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校剛開學(xué),女兒一時很難把心從假期中收回來,按時作息。昨天晚上,女兒寫完作業(yè)后,又看起了她心愛的課外讀物。
我抬頭看了一下時間,過9點了,孩子該上床睡覺了。我對著女兒的房間,報了一下時間:“現(xiàn)在是9點10 分”。孩子明白我的意思,而且我注意了語氣、語調(diào),只是提醒。孩子“嗯”了一聲,還沒有睡覺的意思。我能理解讀書人對書的感情,5分鐘后,我走到女兒身邊,小聲而溫和地對女兒說:“還要幾分鐘?”。女兒說:“快了?!钡@次沒有說出具體的時間,看起來,孩子長點心眼了。我這次主要是與孩子商量,滿含尊重之心。又過了幾分鐘,孩子還沒上床,我加重了說話的語氣,嚴(yán)厲而堅定,但沒有什么負面情緒,這次是對孩子不守時的批評,并提醒孩子“下不為例”。我知道小孩子有時會“摸著石頭過河”——對家長進行試探。孩子上床睡覺了,沒有再拖延時間,雖然自己的書可能還看得正有興致,但孩子還是順從地接受了制度的約束。我想,開學(xué)之初,幫孩子盡快建立規(guī)則意識還是有必要的。
仔細想來,短短的十幾分鐘,我自覺不自覺地連續(xù)采取了三種不同的方式讓孩子上床睡覺。
1、 提醒
在關(guān)鍵的時候或一項制度的初期階段,對孩子適當(dāng)?shù)奶嵝咽潜匾模⒁庹Z言簡潔、到位,注意說話的表達方式,不要給孩子嘮叨的感覺,不要帶有埋怨的情緒,甚至連督促都不是,只是提醒。就像列車員提醒乘客該上車檢票了一樣,提醒完以后還要給孩子一個轉(zhuǎn)換的時間,她要接收來至你的信息,作出自己的選擇。特別是孩子正“忙”著的時候,不能要求孩子像軍人一樣反應(yīng)那樣迅速,理解孩子對正在做的事情的那種戀戀不舍的情感。
2、商量
孩子沒有采取行動,家長也不要動感情、發(fā)脾氣。明智的家長會再給孩子一次機會,讓孩子再“錯”下去,然后家長反而爭取了教育孩子的主動權(quán)。家長可以變換一種方式再來,因為第一招是正常的提醒,親子之間沒有發(fā)生任何的沖突,所以家長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不良情緒,家長率先挑起戰(zhàn)爭的做法是不夠理智的教育行為,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第二步很關(guān)鍵,第一步能省掉不用,第二步是必須的。這一步在做的時候,要真誠,滿含關(guān)切、理解與尊重。
3、批評
最后一步才是嚴(yán)厲的批評。有了前面的“基礎(chǔ)”,孩子還不能按家長的要求來做,家長就可以對孩子直接批評了。因為家長前面已經(jīng)做到“仁至義盡”,孩子還不行動。孩子沒有反駁的理由,孩子一般都會接受家長的批評的。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有底氣,不要刺激孩子、傷害孩子。努力做到語言簡潔而有力,語氣堅定而態(tài)度要和善一些,就事論事。
相鄰博客
- 走進呱呱(陶道武) [2010-03-02 08:09:00]
- 簽約大學(xué)(陶道武) [2010-03-02 16:11:00]
- 走近孩子(陶道武) [2010-03-03 10:45:00]
- 家庭教育呼喚“智慧”(轉(zhuǎn)) [2010-03-03 15:4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