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騎過或開過什么車子,你對“剎車”與“喇叭”的功能都會有一個認(rèn)識,如果把這兩者一塊比較一下,或者說你更看重誰呢?我相信多數(shù)人更看重“剎車”。
為什么呢?因為“剎車”是自控,自己能控制住的東西,對于自身的安全感更強(qiáng)。而“喇叭”屬于提醒別人,需要通過別人來為自己讓道,其難度明顯加大。因為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所以我們寧愿相信“剎車”,而不愿信任“喇叭”。
這一點對于家庭教育來說,也是有啟發(fā)意義的。家庭教育好比一輛車,家長更能決定著教育的走向與成效。孩子年幼無知,也許只是個特別的乘客而已。作為父母,你必須為孩子的成長導(dǎo)航,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zé)。
問題是我們家長在進(jìn)行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你是更多的采用“剎車”呢,還是更多的采用“喇叭”?而這恰恰就決定著你的家庭教育效果。
“喇叭”只是提醒別人支持你,配合你,按著你的要求去做,而“喇叭”按的多了,肯定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別人也許會有意不為你讓路,恐怕你拿他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而“剎車”就不同了,它更多的是來自自身的控制,自身的檢點,而不會去依賴別人。當(dāng)家長把自己做好的時候,孩子會自然地受到你的影響,這就是以身作則,也是榜樣的力量。
當(dāng)然,教育的最高境界,司機(jī)不應(yīng)是父母,而是孩子。孩子自己如果知道如何踩剎車,什么時候踩剎車,那是再好不過的一件事了。
相鄰博客
- 方法 規(guī)則 理念(陶道武) [2010-04-05 11:20:00]
- 隨心而教(陶道武) [2010-04-05 12:19:00]
- 求人不如求己(陶道武) [2010-04-07 16:54:00]
- 深入淺出(陶道武) [2010-04-10 16:2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