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不看好依靠別人教育自己的孩子。過分依賴老師也是不可取的,特別是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模式。老師可以教會孩子知識,但現(xiàn)在由于師生都忙于“分數(shù)”,沒人或沒有更多的精力顧及學生心靈的成長、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這對孩子今后的成長不利。
我這樣說是切身體會與現(xiàn)實根據(jù)的,現(xiàn)在家里哥姐的孩子都已長大成人,我作為一名教師回頭來看,還是他們自己的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與孩子自身努力是主要的。我原來以為自己是“重要他人”,其實,我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我對他們的影響或教育所起的作用很小很小,這是實話實說。也許自己原本就是一個需要受教育的人,而不是有了“老師”的頭銜就是一名真正的教育者了。
我想強調(diào)的是,“外人”只能起到一時之力,甚至面對一個個現(xiàn)實的孩子,有時會感到無能為力。不要過于相信專家,專家那里也沒有什么靈丹妙藥,只有家長自己與孩子朝夕相處,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家長自己能夠拿起教育的武器來,教育效果是最好的。當然,需要家長自身教育素養(yǎng)打基礎(chǔ)、作保障。
舉個例子:妻侄已上小學三年級了,但由于所處的教育環(huán)境不理想,一些應該具備的習慣或規(guī)則意識尚未建立起來。我去的時候,主要是陪孩子玩,而不是教育,盡管孩子們知道我是做教育工作的。玩的時候,我適時地告知或與孩子一起探討游戲規(guī)則,規(guī)則一旦制定,任何人必須堅決執(zhí)行。孩子吃飯的時候,也有一些不太好的習慣,我只能委婉的提醒。
孩子身上的一些小問題,在一個合適的年齡,通過適當?shù)姆绞揭右砸龑?,而我這個“外人”不可能天天與孩子在一起。偶爾在一塊的時候,還是要先與孩子打成一片——建立感情,不然孩子不理我,更不會接受我的建議。最起碼的現(xiàn)實是,時間有限,而遺留的問題較多,你對孩子的提醒只能是間接的,而且是主要的問題所在。這就不可能真正教育好孩子了,甚至連大方向都不一定能把握好。
總之,教育好孩子離不開孩子成長的環(huán)境,這種教育環(huán)境對孩子來說是最現(xiàn)實與有效的,“別人”無法替代,至多對孩子的成長只能得到一時之效。
相鄰博客
- “父母”不是家長(陶道武) [2010-04-10 17:32:00]
- 心太軟(陶道武) [2010-04-11 11:11:00]
- 家有琴童(陶道武) [2010-04-11 12:46:00]
- 抗藥性(陶道武) [2010-04-13 10:4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