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長退回來”
---感言顧老師在群里的一次指導
看到群里顧老師在指導時說的這句話,讓我心里一驚.乍一看有點冷,再細聽細品,很有道理.在對一些邊緣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導無效時,這的確是個短期有效的辦法。是防止孩子出現(xiàn)更嚴重狀況的方法。如果在基本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方面,都困難的家長,是該暫時放棄對孩子的教育。
首先,在我們指導師做指導時,還是必須要找準核心位置。孩子出問題,家長的自身肯定是先出問題。在這不先解決家長的問題,而一味的去做孩子的教育工作,這必然是方向錯位了。指導孩子只能是短期有效,那基本上算是曇花一現(xiàn)。家長對孩子的啟蒙、奠基、示范、導向、滲透作用,在我們指導之時,是堅決不能遺忘的。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素養(yǎng)才是首位。
其次,指導時一定要先將這個家庭的情況了解的很清楚,包括周圍的親戚朋友。我們經(jīng)常說“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其實就是告訴我們的一個方法,一個解決任何問題的基本前提。只有這樣,才能預見一切可能與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沒有準備,很有可能會被一個個意外打擊,最終失去信心,最后,勝者誰也,不說自明。
當然,在指導時,千萬不能忽視孩子的變化。一定要利用周圍可利用的資源,這主要是指那些孩子信任的、喜歡的,愿意與他交流的人,這樣可以在家長問題未解決前,不激化矛盾,否則,很容易增加指導工作的難度,甚至會導致指導的失敗,要有綜觀全局的意識。
李群雄老師對孩子和家長的兩個形象的比喻,很有意思,形象、貼切,值得一學:
“一塊海綿,放在水里,可以吸很多水,但如果給海綿包一個塑料袋,再放到水里只能吸很少的水,甚至吸不到水。孩子也是這樣,如果他心上包了塑料袋,放在知識的海洋里是學不到東西的,我們要幫他把心上的塑料袋取下來,找到他真正的心結,再對癥下藥?!?span lang="EN-US">
“要讓家長平靜焦慮煩躁的心。就像一潭湖水平靜時才能清晰地倒映出周圍的房子樹木,投下一粒石子,便會掀起漣漪,周圍事物的倒影就會模糊走樣;人的心湖也是一樣,平靜時才能正確地感知外在的世界,如果心湖區(qū)焦慮、煩躁、痛苦、失望,其判斷力、想像力、抉擇力發(fā)生偏差,無法找到最好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給父母的方子。”
很是贊賞和贊同顧老師的這句話:“當老師們學會指導家庭教育后,會大面積地調動廣大家長教育孩子的“能量”,這對于我們學校教育是一股偉大的育人力量。這就是我們教育系統(tǒng)要抓家庭教育的重要理由。“
這是站在整體教育的高度上,看待家庭教育,這其實應該是我們每個指導師必須先具有的理念,尤其是我們這些正在學校實施教育的老師們。
(本來,是該按時早睡的,聽這些,感覺真好,就喜歡這樣的討論與指導,能有很多啟發(fā)現(xiàn)在安心睡了。。。)
(18日10:21) 今早起 突然想起 《孫子兵法》計謀篇 結論部分 應該是就這個案例情況 給我們指導師指導前一個思路的警示:
“夫未戰(zhàn)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zhàn)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span>
這應該是家庭教育指導中的一個警示案例,先記在這,以后整理
相鄰博客
- (原創(chuàng))UC課堂內外的聲音 [2009-02-03 03:31:00]
- (原創(chuàng))隨筆--感言完美與完美教育 [2009-02-03 04:52:00]
- 第五學科:學習摘點(二) [2009-02-16 04:37:00]
- 顧曉鳴菜單式家庭教育指導資源庫(轉) [2009-02-16 04:46:00]
最近訪客